三星堆遗址自打1929年被发现之后,已逾90余年,历经多次的考古发掘,其中颇受瞩目的是,出土了诸如巨型青铜人像、青铜面具、青铜神树、纵目人等造型独特的青铜器,使得我国三代以来,本已十分璀璨的青铜文化,更加丰富多元。

铜大立人像
但创造了这一切的古蜀人,却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历史谜团。一则三星堆遗址所处的成都平原,基本没有铜矿资源,缺乏制作青铜器的原料;其次遗址内既没有发现大量的矿渣(天然铜矿的含铜量一般在10%至14%左右),也没有发现与制造青铜器匹配的大铸造作坊。
古蜀人的族属来源以及有缗氏更令人好奇的是,古蜀人的族属来源。学者从文献、文物两方面入手,认为古蜀人的来源有如下四种:
邹礼洪等人通过对羌人与古蜀人“大石崇拜”的比较研究,认为是来源于古羌族;冯广宏等人结合川西北地区的石棺墓等证据,认为是来源于氐族;根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提出了人皇族是古蜀人的祖先;黄帝族。其中李学勤先生根据《大戴礼记·帝系》认为,蜀和虞、夏、楚有共同的先世。可见,对于古蜀国起源问题的探讨,因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并未形成统一的意见,这尚待进一步的考古以及文献的研究。

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
此外,还有一种看法值得注意,其认为三星堆青铜器是由有缗氏从山东携带入蜀,并开创了独树一帜的古蜀文明,在《》文末有所提及,但并未展开,虽然缺乏实证,但也构成了一个完整假设的证据链。
远古时期,部族的命名往往代表了该部族的特长,如有巢氏,其擅于在树上构木为巢而得名;燧人氏则对于教民钻木取火,非常在行;“神农尝百草”,是说神农氏善于利用草药治疗疾病,此外还教民垦荒,种植粮食。那么,有缗氏、有仍(任)氏又分别代表了什么呢?

铜兽首冠人像
《说文》记载:蚕,任丝也。这是因为古代的蚕丝多出产于任地,有仍(任)氏以蚕丝作为以货易货的物品而闻名;《辞海》:缗,钓丝。缗是钓鱼用的吊线。有缗氏完成了“初级品”蚕丝的升级,使得蚕丝有了新的用途。可见,无论是有缗氏,还是有仍氏,都是以善于饲养蚕虫而闻名的部族。
少康上演“王子复仇记”主体盟族多数为羌族的夏王朝所处时期,实行的是“部落联盟制”,周边聚集了文化习俗相近,但实际上又相对独立的方国。位于山东的“有缗氏”、“有仍氏”两支小部族,是与夏王朝关系密切的部族。其中有缗氏的女人不仅能织善绣,而且又天生丽质,部族中有多人,被选为其他方国以及夏王朝的皇后以及王妃,因此有缗氏在部落联盟中,颇具影响力。

人首鸟身像
《竹书纪年 ▪帝相》记载了一则中国版“王子复仇记”的故事。夏王朝第五代国君帝相,娶了有缗氏之女,并册立为皇后;进入执政后期,曾经辅佐帝相,建立功业的重臣寒浞起兵造反,攻入夏王朝都城,杀死帝相;此时怀有身孕有缗氏之女,来不及哀悼自己夫君,在仓皇之中出逃。
有仍氏感念于帝相的恩情,冒着生命危险收留了有缗氏;次年,有缗氏诞下一子,取名少康。在有仍氏的庇护之下,少康母子得以安稳度日,长大后的少康还出任了,有仍氏的牧正(高级官员)。纸里包不住火,少康母子“尚在人世”的消息,还是让寒浞知道了,其立即派兵前往。无奈之下,有仍氏只得将少康母子护送出国;这回有虞氏接纳了少康母子。
有虞氏也属于与夏王朝关系较为密切的部族,舜便属于有虞氏。有虞氏给了少康母子一块托身之所,同时还给予了500壮丁,供少康训练。此后,少康联络了众多夏王朝的昔日旧臣,一举攻入都城,手刃了寒浞父子,重新夺取了政权。少康执政期间,广施德政,得到夏后氏遗民的拥护,重现了夏王朝往日荣光,史称“少康中兴”。

铜鸡
作为少康母族的有缗氏,以及对作为夏王室忠心耿耿核心部族的有仍氏,也因此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彼此相互通婚,渐渐地,两者便合二为一,史称有仍氏,号“缗”。
有缗氏携带青铜祖器入川华夏先民的祭祀活动起源于星辰崇拜,开始是将狩猎获得的猎物当作祭品,向某个星辰行跪拜之礼;接着生产力的发展,开始构筑祭台,摆上雕刻的神像;再后来神像被青铜礼器所取代。
关于青铜器的产生与成熟,又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领域,有认为青铜器在夏代已经兴盛的,也有认为青铜器兴盛于商代。根据现代学者对龙山文化以及大汶口文化遗址的田野考古,得出了“龙山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学会了制造铜器”的结论,从碳14测定的数据显示,这个时代大约在4600-4000年前后,处于夏代。此外,《史记》中也有大禹利用青铜,铸造九鼎的传说。

铜罍
可见,在夏代以及更早之前,可能已经出现了青铜。只是受限于原始生产力,开采以及冶炼效率低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国力强盛的一个标志。少康复国之后,励精图治,为了凝聚民心,稳定政局,恢复了铸造青铜礼器。
少康将这批庞大又珍贵异常的青铜礼器,请入了庄严神圣泰山脚下的岱庙。那么,谁会被委以“执掌祖器”的重任以及负责日常的祭祀呢?少康自然而然想到了位于山东的有缗氏。
时间一晃,夏代进入了第十四代国君孔甲时期。
《史记·夏本纪》记载: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
说的是,孔甲继位之后,荒淫无道,夏朝开始衰落,引起了许多诸侯的不满,出现了不少背叛的发生;孔甲再往后三代,便是夏代历史上最后一代国君,臭名昭著的夏桀。情况进一步恶化,政局极其不稳,不少方国开始暗中计划,举族逃离,免受夏桀的迫害,其中也包括了有缗氏。

铜人头像
《竹书纪年》:夏桀十一年,攻有缗氏之战,会诸侯于仍,有缗氏逃归,遂灭有缗。
作为夏朝元老的有缗氏,因站在方国诸侯一边,常常和夏桀发生冲突,而受到打击。无奈之下,有缗氏也做出了逃离的计划。在此之前,有缗氏自然不会丢下,放置在岱庙之中,那一整套夏王朝的青铜祖器,这是他们数百年来,付出生命代价守护的。于是,有缗氏利用“职务之便”,将夏王朝的青铜祖器,顺利入川,开启了古蜀文明的序幕。
中国之外的人都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