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Editor's comment
继去年首期《当代绘画中的“图像、媒介、物质与观念”》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坊圆满落幕后,我们满怀期待地迎来了第二期工作坊的启动。在信息爆炸与AI技术飞跃的双重浪潮中,艺术的边界不断拓展,绘画作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典范,其身份与未来再次成为热议焦点。
董大为导师以其敏锐的洞察力与极高的艺术学养和造诣,再次携手库艺术教育中心,精心设计六大课题,引导学员们深入探索绘画的深层逻辑与无限可能。从“图像的内涵”到“媒介的拓展”,从“物质的探索”到“观念的革新”,每一课题都是对绘画本质的深刻剖析与前瞻思考。
随着工作坊启动日期的临近,我们对董大为导师进行了一次特别专访,意在解答新老学员及艺术界同仁的关切与疑问。通过此次访谈,您将更深入地了解工作坊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成果展览等一系列的活动安排,感受董大为导师对艺术教育的独到见解与不懈追求。


董大为谈当代绘画
在AI时代的生存与革新
库艺术=库:去年您决定做《当代绘画中的“图像、媒介、物质与观念”》专项课题研究工作坊的构想是什么?其核心理念又是什么?董大为=董:概括来说,做这个工作坊的思考源自两个方面:一是AI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我重新审视绘画的未来,相信其可能在多个维度上的变革;二是从教育的角度来说,一直以来我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实践都认为,艺术创作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展示的空间当中,其意义和价值才会显现,尤其在当代艺术环境中,展示与自我审视尤为重要。

在此背景下,绘画可能向图像、媒介、物质与观念等多元方向发展,以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革,并探索绘画作为创作者与观众间中介的新形态。

风景画像
HdM Gallery
2020
库: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工作坊的六大课题设置及其背后的考量?每个课题如何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对绘画新的探索与认知?董:在AI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重新审视了绘画的定位与价值。如果想继续从事绘画创作,首先得弄清楚自己是否真的热爱这件事,是否真的把绘画视为一种重要的表达媒介,并且愿意在绘画媒介本身上不断探索和提问。只有真正理解了绘画的内涵,我们才能保持那份持续创作的热情。绘画作为平面图像的载体,其本质与形象的历史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因此,工作坊课题之一便是追溯绘画的本源与发展轨迹,以新视角审视其现状。

面对AI生成图像的挑战,绘画需跳出图像依赖,探索非图像领域的表达。物质媒介与物品属性成为重要维度,当代绘画的诸多变革正源于此。随后课题围绕图像理解、媒介认知与物质应用展开,旨在构建全面的绘画知识体系。然而,创作的终极目的在于表达。整合所学,明确作品主旨,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梳理绘画观念史,通过具体案例展示观念如何引领绘画变革,从而重塑我们对绘画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