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时期的北平官二代,却成为新中国的副国级干部,他是善于经营的资本家,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的妹夫是正国级领导人,妹妹风华绝代世人皆知。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以100岁高龄圆满谢幕,他就是有着“红色资本家”称号的王光英。
王光英
父辈的旗帜王光英的父亲王治昌是一位开明绅士,出生于天津,青年时考入北洋大学,之后出洋留学,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是那个时代少有的高级知识分子。
回国后,王治昌先是在焦作煤矿工作,不久从政,在段祺瑞内阁中做农商部参事,依靠自己的专业水准,一直升到农商部代总长、善后会议经济委员会委员长等高级职务。
他不仅自己优秀,对子女的教育也很有一套,十个子女几乎都是各个领域的翘楚,绝无纨绔子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光英、王光美兄妹。
说起他们的名字,还有一段趣事:
1919年,王治昌以外交使节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在伦敦与英国政府磋商,期间妻子董洁如生下了一个男孩,就起名叫王光英;1921年,王治昌参加华盛顿会议,商讨海军和太平洋问题,董洁如又生下了一个女孩,就起名叫王光美。
王光英等人
王光英出生的那一年,爆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中国的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高举反帝爱国的旗帜,指引着中国继续前进,这预示着他的一生将与红色革命结下不解之缘。
他的少年时代是在西城的旧刑部街度过的,旧刑部街是清末民初达官显贵的聚居区,与他家同一条街的有曾国藩、左宗棠、张作霖等人的故居。
他家的门牌号是32号,这是一座典型的京式大宅门,高门楼、高台阶、高门槛,大门外有对石狮子,大门内雕花影壁,红柱回廊,庭园深深,花香阵阵,无不彰显出主人的富贵气度。
王光英长大后,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考入辅仁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一段时间,开始投身工商业,出任天津近代化学厂厂长、天津利生针织厂厂长等高管。
按说以王光英的家世,立场应该倾向于国民党右派,而实际上,从王治昌起就思想进步同情革命,王治昌在早稻田大学期间,结识了一位同学,此人就是国民党左派大佬廖仲恺。
王光英
据王光英回忆,小时候堂屋里一直挂着一张照片,那是王治昌与廖仲恺的合影,中间站着的小孩儿是廖仲恺之子、中共优秀党员廖承志。
这张照片似乎说明王廖两家关系匪浅,北伐前夕,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暗杀,而王治昌随后也退出了奉系控制的北平政府,虽然没有明言,但这一决定并非偶然。
王治昌在巴黎和会中,亲眼目睹落后的中国被西方列强肆意欺侮,激发出内心的爱国情操,如今看到能够推动中国革命的好友遇害,自己虽无力回天,但可以选择不同流合污,因此坚决辞官。
王治昌不仅在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时期是进步人士,在抗日战争期间也能保持民族气节,他闭门谢客,拒绝日伪的威逼利诱,经常以变卖家产度日。
王光英等人
伟大的母亲曾经有人问王光英:“以府上这样的门第,高官厚禄,为什么会这样进步,出了这么多共产党呢?”
王光英直言不讳:“是因为我的母系。”
他的母亲董洁如,祖上是天津的大盐商,近代以来又投资资本主义工商业,董洁如接受过良好教育,反对妇女缠足等封建陋习,毅然走出闺房,报考北平女子师范大学。
这种追求自由和解放的伟大精神,在新文化运动之前的旧时代,是需要莫大勇气的,说明董家也是非常开明的。
在王光英小时候,董洁如就悄悄告诉他,自家有三位亲属是马克思主义者,加入了早期的共产党组织,李大钊被捕后,这三位亲属与李大钊一起英勇就义,从此,王光英的心中播下了红色的种子。
董洁如
董洁如还身体力行,长期掩护北平的地下党组织,利用王家的社会关系办成了很多棘手的事情,王治昌对此也是默许的,不然不会主动对党组织提供掩护,而党组织也不会放心大胆地接受他们的帮助。
在董洁如的影响下,王光杰、王光美、王光中、王光正、王光和、王光平都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革命和建设工作,尤其是王光美,与刘少奇同志结为伉俪。
抗日战争后期,王光英一度也有入党的打算,他找到北平地下党负责人崔月犁,表示自己想到延安去。
崔月犁微笑着问:“你不是开了化工厂了吗,为什么要到延安呢?”
王光英说:“开化工厂只是为了谋生,但真正的出路在延安。”
王光英等人
崔月犁幽默地说:“我当然可以介绍你去延安,不过你到了延安,恐怕党还是要你去做生意。”
王光英听完一脸茫然:“我去延安是为了革命,如果是做生意,我干嘛还去延安。”
崔月犁耐心解释道:“革命和做生意并不矛盾,你在天津干好老本行,为共产党提供帮助,不也是为革命做贡献?”
一番话使王光英茅塞顿开,此后他用尽一生,忠实履行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王光英
红色资本家王光英在天津近代化学厂苦心钻研,制成了一种高纯度的新染料,俗称“黑电粒”,这种染料染色效果好,而且不需要加热,直接溶解在水中就可以了,因此销路很好。
在调查了销售渠道后,他发现普通的商业渠道并不是最多的,一大半黑电粒都辗转运入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这下终于明白了崔月犁那句话的含义。
他为了使黑电粒顺利进入根据地,设计了一种特别的包装,在铁皮罐上画一个西洋盾牌的形状,中间有一个十字架,空白处写上天津近代化学厂的英文简称TMCC。
因为无论是伪军还是国民党军,很少有会英文的,而且包装风格看起来像是西洋货,一般人也不敢盘问,这样进入根据地就比较安全,即使被截获,也不会很快追查到货物的来历。
王光英
当然,他的心里也不是没有疑问,黑电粒质量好,可是价格也比同类产品高出一截,条件艰苦的八路军(之后是解放军)为什么要买这种高价的染料?
王光英与党组织打过不少交道,深知保守秘密是党的纪律,不该问的不要问,直到后来他才从别人口中得知,黑电粒燃烧稳定,只有一小部分用来染布,其余全部用来做炸药包上导火索的助燃剂。
运进根据地的另一种大宗商品是橡皮膏,可用于包扎和手术,在战争期间都是被严格管控的,他也为橡皮膏设计了包装,图案是一个地球,地球上有一个红十字,同样只写英文厂标,看起来很像是国际红十字会的救援物资,从而蒙混过关。
全国解放后,王光英带头接受公私合营,出任改组后的天津针织品公司经理、天津市工商联合会秘书长。
他不仅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改造,在抗美援朝期间,还组织天津工商界人士游行,谴责美国干涉朝鲜内政,动员他们捐款捐物,认购国债,支援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毛主席闻讯后,特意发来电报,对此表示感谢。
游行
1957年,王光英陪同周总理,在天津接待了来访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伏罗希洛夫,在宴会上,周总理示意王光英向伏罗希洛夫祝酒。
他举起酒杯,热情洋溢地说:“我们民族资本家在党和毛主席的教育下,认清了社会主义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请允许我称呼您为伏罗希洛夫同志,祝您健康长寿!”
伏罗希洛夫为之动容,坦率地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相信你们一定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那时就不会有人说你们是资本家了。”
周总理见状,半开玩笑指着王光英说:“他可是位红色资本家。”
在那段特殊年代,有人拿这件事质疑王光英,实际上是针对周总理,一直追问“红色资本家”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为此,王光英还吃了不少苦头。
其实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说过:正像过去封建贵族中有一部分人转变成资产阶级一样,现在资产阶级中也有一部分人,顺应历史发展规律,转到无产阶级方面来了。
周总理等人
改革开放的功臣改革开放后,王光英恢复了工作,再一次向当时的中央负责人胡耀邦提出入党的请求,胡耀邦婉言拒绝了:“我们不同意你入党,不是不认可你,而是你在党外能够起到更大的作用。”
王光英表示理解组织的苦心,欣然出任天津副市长,依托民建和工商联,为发展经济尽一份力,特别是恢复和整顿了天津商业一条街,使这个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重新焕发了生机。
1980年代,他赴香港和澳门考察,在意识到港澳地区的桥梁作用后,向中央写信,阐述自己对国家发展的设想与建议。
没想到中央的改革决心非常大,完全赞同他的看法,决定在香港成立一家实业公司,由他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全权负责公司的管理运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光大集团。
光大集团
王光英上任后,并没有完全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以光大集团为纽带,沟通内地与香港和世界的联系,比如公司很少与香港本地企业竞争,在与西方国家做生意时,总是让利在先,促进企业界友好交往。
在他的大力运作下,中国引进了数十亿美元的设备和技术,投资机遇更是不计其数,为改革开放做出了非凡的贡献,无愧于“红色资本家”的称号。
年事渐高以后,他从光大集团卸任,退居二线,转入人大和政协工作,期间十分关心现代化建设事业,多次深入地方调研,研究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战略,为党中央献计献策。
他还借助家族的影响力,推进两岸接触,反对“台独”,盼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即使在病重期间仍为此牵肠挂肚。
王光英等人
王光英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的伟大品格,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患难与共肝胆相照,发自内心地拥护社会主义,而不是投机取巧。
他乐观豁达,精力充沛,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没有消沉没有抱怨,反而在狱中练起了气功,复出后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晚年时以书法自娱,有道是“自强不息身方健,心底无私天地宽”,这样的人怎能不长寿呢?
2018年10月29日,王光英在安详中去世,虚岁100岁,这是中国传统上认为的人生圆满。
他以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可能会顺风顺水,也可能会遭遇磨难,但不论碰到什么厄运,都要坦然相对,决不能灰心丧气。
凡事为了人民作出贡献的人都值得我们致敬🙏🙏🙏
这是人民的资本家家族
大染房里有这人不?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