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北京市委书记,高风亮节,后官至副国级,逝世后葬入八宝山

观点视频 2023-02-15 10:31:44

《亚洲雄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歌,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上空响起,这首歌也曾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这场亚运会给国人带来太多的惊喜和震撼。而亚运会能够顺利举行、圆满结束,与中央领导和北京市民的努力工作分不开的,其中最为主要的一位领导就是北京市委书记李锡铭,他带着领导班子事无巨细地筹办了这次亚运会,在功劳簿上又记下了一笔浓墨重彩的历史。

李锡铭是河北人,家中做着小生意维生,只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国内一片战乱,即使有生意日子也过得比较艰难,好在父母有一定远见,克服所有困难供李锡铭读书。年少时李锡铭就看到了白色恐惧的残忍与阴暗,内心种下了渴望自由与公平的种子。

1946年,20岁的李锡铭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这时我国已经进入内战时期,蒋介石又露出了野心,对共产党进行残酷镇压,就在这时,李锡铭坚定地加入了共产党。学校期间,李锡铭成为组织学生运动的领导干部,承担起培养革命力量的责任,他一边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一边在学校里宣传共产党思想,成为了学校里的骨干。北京解放后,他正好大学毕业,被组织上分配到石景山发电厂工作,这虽然是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

但多年的地下工作经验,已经让他历练为思想成熟的青年,他从基层做起,在新中国成立之际,他的内心也勾勒出伟大的蓝图。工人们普遍文化水平低,甚至有的不识字,李锡铭耐心地教他们识字,当他担任团委副书记时,承担起建团工作。

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工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李锡铭对发电厂的付出有目共睹,不管是领导还是工人都非常认可这位工作认真、热情努力的青年,在1957年时,他被任命发电厂党委书记,此时他刚31岁。李锡铭的一颗心都用在了工厂生产与发展上,他是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干部,非常了解工人的切身体会,他从带动工人热情入手,又制定出一系列的技术改革,工厂的发展十分迅速,成为了同行中的标杆企业。

在特殊年代里,李锡铭也没逃过被批斗的命运,但是他在工人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工人的支持下他才免遭毒手,而他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继续带领工人生产,工厂的生产秩序这才没有混乱。1975年,由于水利电力部缺少领导干部,需要选拔一些有工作能力、又有群众基础的领导干部上任,李锡铭为此被提拔上来,担任副部长,这对于他来说又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由于李锡铭在电力部门有二十多年的管理经验,他深知中国电力发展落后的情况下,需要承担起多大的重任,他没日没夜地奔波于全国各地,从东北到河北,从河北到上海,由上海再到东北,在他的努力下全国建立起完善的发电网。

1981年时,正值改革开放初级阶段,国民经济调整办公室又需要领导人才,李锡铭又来到这里工作,处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为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李锡铭就像一块砖一样,哪里需要哪里搬,无论在哪里他都恪尽职守。在1984年时他被任命北京市委书记,他严格按照党中央的政策,认真贯彻党对改革的思想领导,在他的领导下,北京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成为了全国的领头羊。

1993年,李锡铭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能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他的工作范围也有了巨大改变,他主要负责民主法制建设,他在内务司法上提出了众多的建议,为改善我国法制环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使退休后仍然热衷于公益事业。

2008年李锡铭逝世,被葬入八宝山。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党和国家建设,不管是基层工人,还是官至副国级,他都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去对待工作,他一生清正廉洁,在群众中建立了很高的威望,他的谦虚谨慎和高风亮节,是后辈领导干部学习的楷模。

0 阅读:261

观点视频

简介:笑看天下风云,做具影响力的泛资讯、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