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成式AI是全球科技发展大势,关键竞争力聚焦于AI运算力。为免过度依赖英伟达(NVIDIA)GPU,各大科技巨头都致力于研发自家AI芯片。继OpenAI后,Facebook母公司Meta也开始测试首款自研AI训练芯片。
Arm的雄心:从授权到芯片制造Arm的商业模式一直被比作半导体行业的"瑞士",这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中立姿态,通过向苹果、高通、英伟达等科技巨头授权其ARM芯片架构和设计获取收益。这一模式为Arm赢得了行业尊重和广泛应用,其设计已应用于超过3000亿颗芯片,几乎渗透到全球每一部智能手机中。然而,随着AI浪潮席卷全球,这种相对保守的商业模式似乎已无法满足Arm的雄心壮志。
Arm的转型也反映了数据中心领域日益增长的定制化需求。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应用场景的快速发展,客户对数据中心芯片的性能、功耗、成本和功能等方面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过直接销售自研芯片,Arm可以更好地控制芯片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从而更灵活地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
预计他们最早将于今年夏季发布公司首款自研芯片,这将是一款专为大型数据中心服务器设计的 CPU,这款芯片基于可定制的基础架构,能为Meta等客户提供定制化方案,而实际的生产将外包给台积电等芯片制造商。

据知情人士透露,Arm在研数据中心服务器CPU,可以为Meta等客户进行定制,生产将外包给台积电等制造商。在上个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该公司将“将定制芯片的努力扩展到(AI)训练工作负载”,通过根据特定的计算需求调整芯片来提高效率和性能。
目前Arm已经开始与其大客户之一高通争夺订单。据知情人士透露,高通曾与Meta谈判,希望为其提供一款基于Arm架构的数据中心CPU,但Arm至少赢得了部分业务。另一位知情人士说,Meta和高通之间的谈判仍在进行中。
Arm还可能与英伟达展开竞争,博通赢得了Arm和软银集团的一份合同,将为软银数据中心打造一款专用AI芯片。这笔交易可能为博通带来高达300亿美元的收入。
此前苹果、英伟达等公司的CPU都采用了Arm的半导体IP。Arm一直在寻求通过一系列策略扩大利润和收入,包括考虑是否自研芯片并出售。从近期传闻来看,Arm似乎正在加大这方面的努力。这意味着Arm将打破自成立以来长期坚持的中立IP供应商角色,与自己的芯片客户们产生竞争冲突。而服务器CPU产业将迎来一只不容小觑的“鲶鱼”。
据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以及看到的文件,Arm已经开始从客户处招募员工,推动自家芯片的销售。
此前Arm曾与高通就许可条款陷入法律纠纷。去年12月,Arm与高通就授权费率问题提起诉讼,最终Arm撤回违约指控。在庭审质询中,当被问及公司在董事会提案中提出的雄心时,Arm CEO瑞内·哈斯说:“我们不做芯片。”
但外媒看到的一份文件显示,早在去年11月,也就是那场听证会的几周前,Arm就试图从客户中招聘高管。
Arm招聘人员曾给一家Arm客户的高管发信息表达聘请意愿,希望高管帮助其“从单纯设计处理器架构(IP)转变为同时销售自己的芯片,重点是推动数据中心和其他设备的AI支持”。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Arm的招聘人员已经联系了硅谷的其他芯片设计企业,试图以同样的目的吸引人才。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