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提起清朝满腹文采的文人,我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清词三大家之一的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出身可谓显赫无比:
其曾祖姑母,是太宗皇帝的生母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孟古哲哲;
其曾祖父金台吉,是叶赫部最后一位国主
其父纳兰明珠,是康熙朝权臣,入阁拜相、位极人臣
其母爱新觉罗氏,是太祖皇帝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明珠十分专情,三个儿子都是爱妻爱新觉罗氏所生。
出身在这样显赫的家族,纳兰性德从小便接受了很好的教育,饱读诗书,文武双全。是康熙十五年的进士,在康熙身边担任侍卫,深得康熙的赏识。
正因为如此,康熙不管是东巡、拜谒祖陵、驻跸盛京、前往古北口外避暑,还是南巡江陵扬州,纳兰性德都跟随左右。
而纳兰性德之所以得以名垂青史,并非因为他的出身有多显赫,也并非因为他如何得康熙宠爱,而是因为他的诗词。
纳兰性德诗词大多为悼亡词,关于友情的词,还有边塞词。悼亡词,是因为他的爱妻卢氏生下儿子后仅一个月便病逝了,让纳兰性德缅怀一生、十分悲痛;
那首《蝶恋花》,凄惋缠绵,让人实在不忍细细品味。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关于边塞的词,是因为纳兰性德经常陪伴康熙一起外出巡视,亲眼所见边塞的风光,有感而作;
那首《如梦令》,便是纳兰性德在跟随康熙皇帝一起到山海关,然后再到辽东一带巡视时所作
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
也正因为纳兰性德在清朝词坛上的贡献,而被王国维称赞其为: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可想而知,纳兰性德在清朝词坛上的地位有多高。
然而,可惜的是纳兰性德年仅31岁便去世了。
而在纳兰性德去世的时候,另一位在康熙朝时期,早熟的天才已经慢慢长大,被称为清朝文坛上的“奇人”。他不仅在清朝诗坛上具有极高的地位,而且在画坛上、戏坛上更是非常值得一提。
他跟纳兰性德一样,从小便含着金汤匙出生,他的出身甚至连纳兰性德都要汗颜:
年仅15岁便被封为郡王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开玩笑,从父亲去世后他的爵位便一降再降,最终由“天潢贵胄”而成了只能领几两银子的闲散宗室。
他就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的曾孙——爱新觉罗.岳端。
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看看岳端的一生究竟是什么样的?
出身让纳兰性德也要汗颜岳端的祖父阿巴泰,是太祖皇帝努尔哈赤与侧妃伊尔根觉罗氏.赖所生的儿子,序齿为第七子。
阿巴泰在后金时期的地位还是比较特殊的,他作为太祖皇帝平妻所生的儿子,有嫡子的出身,但是却不能跟太祖皇帝四位大妃所生的嫡子们(皇太极、代善、褚英、多尔衮等人)一样有继承汗位的资格;换句话说,只要有太祖皇帝所生的八位嫡子在,阿巴泰便不可能继任大汗之位。
然而,阿巴泰的地位又比太祖皇帝的庶妃们所生的儿子要高的多。
太祖皇帝的庶子们,不仅建功立业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在爵位上能被晋封为镇国公、辅国公便已经很不错了。
而阿巴泰从小便不缺乏建功立业的机会,立下赫赫战功,是名副其实的开国功臣。
皇太极继任汗位后,阿巴泰便被封为贝勒;
顺治帝登基后,阿巴泰被晋封为多罗绕余郡王;
顺治八年病逝,其第四子岳乐承袭爵位,爵号改为安郡王。
康熙皇帝登基后,阿巴泰被追封为和硕绕余敏亲王。
而承袭爵位的安郡王——岳乐,便是岳端的父亲。
岳乐并非阿巴泰嫡长子,为何由岳乐来承袭爵位呢?
因为阿巴泰第三子博洛,早在顺治六年时便已经被晋封为和硕端重亲王;在多尔衮去世后,博洛成为“理政三王”之一。
也就是说,阿巴泰尚且在世的时候,家族便有一个郡王爵位、一个亲王爵位;其显赫程度,是其他宗室子弟不能与之相比的。
虽然顺治九年,博洛病逝,但是他的儿子齐克信承袭的是亲王爵位,而非降袭郡王爵位。
岳乐也是直接承袭郡王爵位,而没有降袭贝勒爵位。
如此看上去,阿巴泰家族似乎要出两个铁帽子王爵位。
然而顺治帝十六年,已经去世七年的博洛被追罪削爵,他的儿子齐克新也被降为了贝勒爵位。
如此一来,阿巴泰家族的一个“铁帽子王”爵位,便没了戏。
不过,岳乐在顺治十四年时已经被晋封为了和硕安亲王。
也就是说阿巴泰家族,在顺治十四年到顺治十六年这两年间,有两个亲王爵位并存。
如此显赫,在满清初期的亲王家族中,恐怕只有代善家族(大清第一王族)能与之相比吧。
虽然从顺治十六年开始,阿巴泰家族便只剩下一个亲王爵位,但是岳乐时顺治帝身边最器重、信任的亲王,位极人臣,而且手握实权、战功赫赫。
以至于,顺治帝在病重时,曾想要将皇位传给岳乐。
不过“兄终弟及”,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最终皇三子玄烨继位,史称康熙皇帝。
而岳乐便是在康熙皇帝登基之前,得以娶了赫舍里.索尼的女儿为继妻。
索尼是历经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的老臣,不仅是顺治帝的股肱之臣,还是康熙帝的辅政大臣之首,康熙结发妻子孝诚仁皇后的祖父,其在大清的地位可想而知。
而岳乐能够娶索尼的女儿赫舍里氏为妻,便是同显赫的赫舍里氏家族成为了姻亲。
这对于岳乐家族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岳乐的一生虽然一共生有二十个儿子二十三个女儿,但是大部分夭折,真正长大成人的几个儿子大多都是赫舍里氏所生,也就是孝诚仁皇后的姑姑所生。
康熙九年,岳端出生。
在家族最鼎盛的时期出生,长大成人岳端出生的这一年,他的外祖父索尼已经病逝三年的时间。
但是岳端的舅舅索额图,却已经崛起,入阁拜相,成为“索相”。
而且岳端的表姐孝诚仁皇后,也已经生下了康熙皇帝的嫡长子承祜。
康熙不仅宠爱孝诚仁皇后,而且十分器重承祜,大有将其立为皇太子的意思。
然而承祜,却年仅4岁夭折;
孝诚仁皇后,也在康熙十三年因难产而去世。
不过孝诚仁皇后,在去世之前,为康熙生下了嫡次子胤礽,也就是康熙的皇太子。
胤礽不仅由康熙亲自抚养、教育,而且在刚满周岁的时候便被册封为皇太子。
为了让胤礽在将来能够稳坐太子之位、甚至顺利继承皇位,康熙对其叔姥爷索额图十分器重,让其在“相位”上二十余年的时间。
而有这样一个姻亲关系在,岳乐家族在康熙朝的地位也是越来越稳固,可谓是根深蒂固。
而且岳乐在三藩之乱中,立下了大功,为康熙的大功臣。
康熙虽然没有让岳乐位列议政大臣,但是将恩宠给了岳乐的三个儿子:
岳乐第十五子玛尔浑,虽尚且不足20岁,但是被正式册封为安亲王世子,将来承袭安王府王爵
岳乐第十七子经希,虽尚且只有十几岁,但被册封为了多罗僖郡王
因这一年岳端尚且年幼,并未册封爵位。
不过康熙二十三年,康熙正式册封岳端为多罗勤郡王,要知道这一年岳端尚且只有15岁而已。
并没有任何的功绩,靠着父亲的余荫得封郡王。
如此一来,岳乐家族便有一个亲王、两个郡王爵位了,这在整个大清都十分罕见。
可想而知,此时的岳乐家族已经达到了显赫无比的程度。
而岳端也因为在如何显赫的安王府长大,而作了很多关于贵族生活的诗,比如《望夜同十五兄亦轩暨周之枢看月》:
蟾光流艳满阶墀,寂寂清宵漏下迟。银烛煎熬金鸭冷,画阑迢 玉绳移。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自岳端的祖父阿巴泰开始,家族便十分在意在自己的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搜罗人才,让这些人才在王府教授子孙后代读书。
岳端,在这样的家族中长大,再加上其从小便十分聪慧,能够成为满腹才华之人,也并非稀奇事
而岳端的启蒙老师,便是湖南文人陶之典。
历经顺治、康熙两朝,安邸的文风最盛。
在陶之典等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岳端便喜欢上了汉族古典诗歌的创作形式。
在岳端15岁的时候,便能够写得一手格律严整的诗歌了。
虽然岳端在这一年被封为勤郡王,但是他对朝政之事是一窍不通,而且自己对朝政也不感兴趣;所以都是父亲与兄长帮自己打理。而岳端自己,则是整日沉浸在吟诗作画上,日子过得十分惬意
家族开始没落在岳端18岁的时候,康熙皇帝下旨安亲王岳乐与简亲王雅布各自率领500兵丁前往苏尼特部驻防,这一年岳乐已经64岁高龄;而岳端也是第一次跟随父亲一起远赴大漠,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伤感的体验,所以便写了很多首关于边塞的诗,形成了《边塞诗集》,其中一首诗为:
秋风落日平沙晚,身倦马疲前路远。四野苍茫不见人,碧天如覆琉璃碗。
而苏尼特部在塞外高原,从10月份开始天气便慢慢变冷,岳乐不得不撤回京师。
回到京师后没多久,康熙十八年岳乐便在军中病逝了,康熙皇帝追谥其为安和亲王。
因为安亲王爵位并非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位,所以岳端的兄长玛尔浑需要降袭安郡王爵位,而非亲王爵位。
如此一来,安王府便有了三个郡王爵位。
在大清,十分看重嫡庶尊卑,家族掌门人的地位以及爵位高于兄弟们是很正常的事情。
像和硕怡贤亲王胤祥的儿子们,承袭和硕怡亲王爵位的是胤祥第七子弘晓,弘晓便是怡亲王府新的掌门人;而弘晓的兄弟们,即便是再得宠爵位也不会赶上弘晓,所以弘晓的长兄(胤祥庶长子、侧福晋所生)弘昌被封多罗贝勒,弘晓的四哥弘皎(胤祥嫡四子)被封多罗宁郡王,爵位都比弘晓要低。
而此时的安王府,居然有三个郡王爵位,看上去似乎确实有些不合规矩。
所以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皇帝下旨,除了安郡王玛尔浑外,岳乐其他儿子的爵位都要降一级。
就这样岳端从郡王爵位,降为了贝勒。
无过错而被降低爵位,即便是放在整个大清都是独一份;
若是能在贝勒的爵位善始善终的话,岳乐也能安享荣华一生。
然而岳端贝勒的爵位也没有保住,后被康熙降为了固山贝子。
虽从郡王降为了贝子,但还是有爵位的,有爵位便会有用武之地,在朝中有官爵。
然而岳端28岁时,也就是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下旨直接将岳端直接革爵,而非降爵。就这样岳端,便成了没有任何官爵、只能领几两银子的闲散宗室。而康熙将岳端革爵的理由是:岳端不好好上班,整日就是跟朝廷无关的汉族文人在一起饮酒作乐。
固山贝子袁瑞玉池生,各处俱不行走,但与在外汉人交往饮酒、妄恣乱行,著黜革。
而岳端似乎也是被卷进了什么案子中,没有任何官爵的岳端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创作上。
然而没有多少俸禄银子的岳端,从一个锦衣玉食的贵公子,突然被革爵,生活自然也会变得十分拮据;在他的诗《行路难》中便有这样一句,这句诗便是岳端也开始想到“米珠薪桂”和居长安的难处了。
天梯石栈行蜀道,为珠薪桂居长安。
在岳端家族鼎盛的时候,岳端经常会帮助那些生活拮据的南方籍文人们;
然而此时的岳端,已经没有这样的能力了。
然而康熙三十九年,岳乐虽然已经去世11年,仍旧被追罪,康熙下旨将岳乐降为了郡王。
如此一来,作为家族掌门人的玛尔浑,爵位自然需要降一级,被降为贝勒。
而玛尔浑的兄弟们,爵位自然也需要都降一级,只是岳端已经没有任何官爵可以降了。
康熙四十二年,皇太子胤礽的叔姥爷索额图被幽禁宗人府,没多久便去世了。
索额图幽禁而死的同时,他的同党以及儿子们,要么被处死,要么被流放,要么被拘禁。
而索额图作为岳端的亲舅舅,又怎么会不牵连到安王府呢?
安王府的势力,已经一落千丈。
结语而岳端,便是在家族没落时,也就是康熙四十三年病逝了,结束了自己短暂但是颇有才华的一生
其实岳端早逝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此时的安王府虽然开始没落,但最起码在朝中仍旧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岳端的侄女郭络罗氏,嫁给了皇八子胤禩为嫡福晋。
在胤禩夺嫡失败、雍正帝登基后,才是安王府彻底没落的开始。
岳端,没有活到雍正朝,没有受到胤禩的牵连,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