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康熙皇帝的初恋,不仅为康熙生下第一个孩子,还仅用10年的时间先后生下五子一女,成为康熙朝初期最得宠的后妃;然而她所生的六个子女接连夭折四位,让她看透宫廷生活,只想过平逸的日子。但她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参与了九子夺嫡之争,如此便注定了她的后半生不会平静;她唯一的女儿不仅是康熙唯一一位亲自册封的固伦公主,去世后更是身穿龙袍下葬。

她就是康熙朝四妃之一的荣妃马佳氏!荣妃出身穆敦系马佳氏一族,其先祖马穆敦生子黑德墨尔根,而黑德墨尔根一共生有十九个儿子,这十九子分布各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如此一来穆敦系马佳氏一族成为大清马佳氏族中最为著名的一系。荣妃出身绥芬地方马佳氏,其高祖父在太祖皇帝还在时归顺后金,被编入满洲正黄旗包衣。也就是说荣妃虽出身包衣,但并非罪籍。而且其家族历经太祖、太宗、顺治、康熙四朝皇帝,不仅有世职、爵位可以承袭,而且还有入阁拜相者,荣妃的族叔图海,是康熙朝抚远大将军、中和殿大学士,战功赫赫得以配享太庙。

荣妃究竟何时入宫,入宫是否曾任官女子,哪年得宠于康熙,史料中都没有记载。不过根据内务府《奏销案》的记载,孝庄太皇太后曾在康熙二年、康熙五年挑选了一批内务府女子,送到孙儿康熙身边侍奉。荣妃很可能便是在这个阶段来到了康熙身边,也就是说荣妃很有可能是康熙身边最早的后妃,康熙大婚之前便已经得到了康熙的宠幸。只是在康熙朝初期后妃的等级仍旧延续顺治朝,并不完善:除了皇后外,便是皇贵妃、妃、福晋、小福晋、格格。因荣妃出身包衣,一开始仅为等级最低的格格而已。虽然位份比较低,但是康熙十分宠爱马佳氏,宠爱到什么程度呢?堪比盛宠时期的乾隆的令妃魏佳氏!康熙六年,康熙虚岁14岁时,马佳氏生下康熙的第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一位皇子,康熙为其取名为承瑞。

承瑞作为康熙皇帝的皇长子,而且还是宠妃所生,可想而知从出生起,便深得康熙的重视。而马佳氏也母凭子贵,在康熙八年时,开始享受小福晋级别的待遇。然而康熙九年,年仅4岁的承瑞却夭折了。不过没多久马佳氏再次怀孕,生下了康熙的第四个儿子,康熙为其取名为赛音察浑。赛音察浑是一个蒙古名字,意思是“优良的支柱”,这是孝庄太皇太后为曾孙取得名字;可想而知孝庄与康熙对这个儿子也是寄予厚望。而赛音察浑,也是康熙所有皇子中,唯一一位取蒙古名字的皇子。从康熙八年到康熙十年间,康熙的后宫又增加了不少新人,而且这些后妃刚入宫便享受福晋级别的待遇;比已经生下皇子公主的马佳氏地位要高的多,不为别的,就因为她们的出身十分显赫,是储备康熙后宫高阶妃嫔的人选。

如此一来,马佳氏在后宫的地位便显得十分尴尬。虽然入宫最早,生育皇子公主数量最多,但却仅为小福晋。虽然多了如此多出身高贵的妃嫔为争宠的劲敌,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康熙对马佳氏的宠爱:康熙十二年,马佳氏再次怀孕,不过这一次马佳氏并未生下皇子而是一位公主。因康熙的前两位公主都早早夭折,所以马佳氏所生的皇三女便是康熙实际上的长女——荣宪公主。荣宪公主八个月后,马佳氏所生的第二位皇子赛音察浑夭折。此时的马佳氏已经身怀有孕七个月左右,得知儿子夭折的消息,其伤心程度可想而知。三个月后马佳氏生下康熙的第六个儿子,或许正是因为赛音察浑的夭折让马佳氏一直抑郁寡欢,导致生下的皇六子虚弱,仅活了一天便去世了。即便如此,康熙仍旧为其取了名字,为长华。

此时的马佳氏虽然已经接连生下三子一女,但仅有荣宪公主尚且在世。康熙十四年,马佳氏又生下了一位皇子,康熙为其取名为长生。很显然,康熙希望这位皇子能够健康长大。康熙十六年二月,马佳氏又生下了一位皇子,为康熙的第十位皇子,康熙为其取名为胤祉。然而正当马佳氏沉浸在为人母的快乐中时,长生夭折了。马佳氏用了10年的时间,先后生下了六位皇子公主,然而最终却仅剩下了一位皇子一位公主。这对于马佳氏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马佳氏看透了宫廷生活,心灰意冷下便只想要在后宫安稳地生活,稳固自己的地位。若是马佳氏生育的五子一女全都长大成人的话,或许马佳氏又是另一番模样了。不过历史不能假设,长生夭折两个月,康熙皇帝继位后第一次大封后宫。

此时,康熙的结发妻子赫舍里皇后已经病逝三年,此次大封后宫,除了将出身勋贵家族的钮祜禄氏晋封为皇后、出身新贵家族的佟佳氏晋封为贵妃外,康熙还册封了七嫔。也就是说“七嫔”,是仅次于皇后、贵妃的存在,在康熙后宫的地位极高。而马佳氏位居七嫔中第四位,地位高于惠嫔乌拉那拉氏、宜嫔郭络罗氏、僖嫔赫舍里氏。马佳氏虽然夭折了四位皇子,但作为康熙的初恋,仍旧十分得宠的存在,康熙自然不会委屈了马佳氏。不过四年后,康熙再一次大封后宫,马佳氏在后宫的地位却下降了。康熙二十年,康熙第二次大封后宫,除了将佟佳贵妃晋封为皇贵妃,钮祜禄氏册封为贵妃外,便是册封四妃。也就是说四妃是仅次于皇贵妃、贵妃的存在,在后宫的地位极高。

而四妃之首,便是后宫第三位的存在。按理说,马佳氏是有这个资格位居后宫第三位的。然而仅仅四年的时间,康熙身边便增加了两位十分得宠的后妃:郭络罗氏与乌雅氏。而已经慢慢失宠的马佳氏,地位便排在了她们之后。至于与马佳氏差不多时间入宫的乌拉那拉氏,因为颇通世故,而反超马佳氏,成为四妃之首。如此四妃的顺序是:惠妃乌拉那拉氏宜妃郭络罗氏德妃乌雅氏荣妃马佳氏不过荣妃毕竟曾生育六位皇子公主,在宫中威望还是颇高的,在得到皇太后懿旨后,同惠妃一起协理六宫。

之后康熙的后宫宠妃不断,除了宜妃与德妃外,还有温僖贵妃、佟佳贵妃、敏妃、良妃、顺懿密妃等,另外到了康熙晚年,康熙的后宫还增加了不少汉人出身的妃嫔。而慢慢色衰的马佳氏,自然“爱驰”。不过马佳氏心性比较好,并没有因此而自怨自艾,而是安稳地在后宫度日康熙三十年,荣宪公主已经19岁,被康熙皇帝册封为和硕公主,下嫁漠南蒙古,嫁给巴林部固伦淑慧长公主(皇太极的女儿)的孙儿乌尔衮为妻。而乌尔衮在康熙三十四年,承袭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爵位。女儿一离开京师,马佳氏便更加寂寞。

毕竟她唯一长大成人的儿子胤祉也在康熙三十七年,被封为诚郡王。不仅开始参与朝政,而且分拨了佐领属人,也有了自己的府邸。不过马佳氏虽然仅有一儿一女长大成人,但是唯一的女儿荣宪公主因为孝顺懂事,在康熙四十八年时被晋封为了固伦公主,成为康熙亲封的唯一一位固伦公主,可想而知康熙对荣宪公主的宠爱程度。康熙对胤祉也是十分宠爱,自康熙四十六年开始康熙每年都会前往胤祉的府邸享受天伦之乐,这是其他皇子都没有的殊荣。而胤祉,在康熙四十八年也被晋封为了诚亲王。

自皇太子胤礽被第一次废掉太子之位开始,九子夺嫡之争便愈演愈烈,而胤祉也参与了其中,虽然参与的时间比其他的皇子都要短,但作为曾经夺嫡的皇子,便成为雍亲王胤禛的敌人之一。而这也注定了,雍正帝登基后,胤祉便不会善始善终。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病逝,雍正帝登基。按照康熙皇帝临终前留下的遗言,各位生有分府封爵皇子的生母,可以前往儿子的府上颐养天年。就这样,康熙皇帝病逝后,马佳氏前往诚亲王府邸居住。

原本马佳氏可以过颐养天年的日子,但是雍正帝登基后,胤祉被雍正赶出了京城,奉命前去看守皇陵;不仅如此,胤祉的世子弘晟也被雍正帝问罪,被削去了世子之位,成为了闲散的宗室。已经年迈的马佳氏,又怎么经受得了这些打击呢?不仅如此,雍正三年时,因马佳氏等五位出宫的太妃从未向雍正帝请安,而引起了雍正帝的不满。在整日的惶恐与担忧中,马佳氏于雍正五年病逝了。马佳氏病逝的次年,她唯一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也去世了。荣宪公主去世后,身穿康熙皇帝赠与她的龙袍下葬,成为大清唯一一位身穿龙袍下葬的公主。

至于胤祉,雍正六年时他的世子弘晟被囚禁宗人府;而胤祉则是在雍正八年被幽禁景山永安亭,雍正十年死在了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