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宜妃与胤禩嫡福晋出自一家,难怪胤禟坚决支持皇八子夺嫡

雍亲王府王妃 2025-04-20 10:51:26

皇九子胤禟是九子夺嫡之争中十分关键的一个人物,在与雍亲王胤禛夺嫡的过程中,胤禟堪称皇八子胤禩的得力助手,不仅出谋划策,还是胤禩的“钱袋子”。

以至于胤禛对其十分痛恨,即便是雍正帝登基后,胤禟仍旧对八哥“忠心耿耿”。

以至于在雍正四年,胤禟与胤禩都被圈禁而死。

胤禟是康熙皇帝“眷顾最深”的宠妃宜妃所生,宜妃自康熙十六年入宫,一直到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病逝,都十分得宠、是康熙心尖上的宠妃,在后宫的地位极高。

哪怕是雍正帝的生母德妃,在后宫的地位与宠爱也不及宜妃。

正因为如此,宜妃不仅得以抚养自己亲生的儿子胤禟长大,还抚养了很多的皇子公主。

而胤禟自己呢?

从小便十分聪慧,不仅文武双全,而且还善于经商,在胤禩夺嫡的过程中,成为胤禩名副其实的“钱袋子”。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胤禟是康熙所有皇子中唯一一位精通满语、蒙语、汉语还有俄文的皇子。在此基础上,胤禟还创造出了新的字体,从那些跟俄文字母有些相似的拉丁文字母中受到启发,在原本满文12字头的基础上,造出了19字头。

然后再加上拉字母,用来拼写满语。

而这些新的字体,胤禟用来与家人写信。

即便是雍正得到胤禟的书信,也看不懂胤禟的信中究竟写得是什么。

如此创意,大清近300年历史中,胤禟是独一份。

除此之外,胤禟还在十四弟胤禵任大将军王出征的时候,亲自设计了一款新式的战车。

胤禟既聪慧,又是康熙“眷顾最深”的宠妃所生,若是自己夺嫡的话不见得会失败;然而胤禟却自始至终并没有夺嫡的野心,一心支持八哥胤禩夺嫡。

而且胤禟十分重情重义,不仅频频给胤禩府上送银子,而且在胤禩得罪康熙的时候胤禟也是不顾及自身的安危,也要为胤禩求情说话。

如此兄弟情深确实十分难得!

胤禩先后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惠妃乌拉那拉氏抚养,并未由宜妃抚养过;胤禟怎么就对胤禩的感情如此深厚,自始至终都对胤禩“忠心耿耿”呢?

除了胤禩善于结交人脉外,其实这跟胤禩与胤禟身边的人也有关。

胤禟的生母宜妃,其实跟胤禩的嫡福晋郭络罗氏出自一家。

她们二人,究竟具体是什么关系呢?

在大清,郭络罗氏一姓中,最庞大显赫的家族便是查库系郭络罗氏一族。

查库系郭络罗氏一族的始祖,便是查库。

其实查库系郭络罗氏,原本是居住在科尔沁草原的郭尔罗斯氏,后来也因为迁到了满洲沾河地方居住,而改为郭络罗氏。

而且查库的后代,成为了沾河寨长。

而沾河寨,属于建州女真八部之一的苏克素护部。

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起兵后,第一个目标便是统一整个建州女真。

而在太祖皇帝起兵后不久,沾河寨长便率部归顺了努尔哈赤。

而此时的沾河寨长,便是常舒与杨舒兄弟二人。

同常舒与杨舒一起归顺太祖皇帝的,还有苏克素护部萨尔浒城主诺米纳、嘉木湖寨长噶哈善哈思虎(开国功臣额亦都的表兄,亲姑姑所生的儿子)。

为了让他们对自己更加忠心耿耿,太祖皇帝便想到了联姻:

努尔哈赤将妹妹和硕公主,嫁给了嘉木湖寨长噶哈善哈思虎,只是噶哈善哈思虎仅与公主成婚不到一年,便被努尔哈赤的仇敌所杀;后和和硕公主改嫁给了沾河寨长常舒。

至于常舒的弟弟杨舒,则是娶了太祖皇帝的堂妹格格为妻。

至于诺米纳,没多久便背叛努尔哈赤,与努尔哈赤仇敌尼堪外兰勾结在一起,被常舒等人所杀。

就这样,最早归附太祖皇帝的,便只剩下杨舒、常舒兄弟二人。

也正因为如此,杨舒与常舒兄弟二人,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频繁同皇家联姻。

拿皇八子胤禩的嫡福晋郭络罗氏(我们将其简称为八福晋)这一支来说:

八福晋的高祖父杨舒,娶太祖皇帝的亲妹妹和硕公主为妻;

八福晋的曾祖父达尔汉,娶太祖皇帝的次女嫩哲格格为妻,而嫩哲格格是努尔哈赤的侧妃伊尔根觉罗氏所生;除了嫩哲格格外,伊尔根觉罗氏还生有一位皇子,为太祖皇帝第七子、多罗绕余郡王阿巴泰。

补充一点:在后金时期,侧妃便是平妻,所生的儿子也是嫡子,只是地位不及大妃(相当于皇后)所生的儿子地位要高;而且只要有大妃所生的儿子在,侧妃所生的儿子便没有继承汗位或者皇位的资格。而阿巴泰,是太祖皇帝唯一一位侧妃所生的皇子。

而阿巴泰家族,便是频繁同八福晋这一支联姻的宗室。

八福晋的祖父内铎,娶多罗绕余郡王阿巴泰第三女县主爱新觉罗氏为妻;

而阿巴泰除了女儿外,还有五个儿子,其中有两个儿子曾被封亲王:

第三子博洛,是顺治一朝“理政三王”之一的和硕端重亲王,后被革爵;

第四子岳乐,在三哥博洛这一支没落后,岳乐这一支开始崛起,被顺治帝晋封为安亲王。

而八福晋的生母,便是安亲王岳乐的第七个女儿、侧福晋吴喇汉哲尔门氏所生的郡主爱新觉罗氏

如此一来,八福晋的父亲明尚,便被封为和硕额驸。

也就是说,八福晋的外祖父是战功赫赫的安亲王岳乐。

安亲王岳乐在顺治、康熙两朝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呢?

在顺治一朝时,岳乐便逐步成为顺治帝身边最得宠、最受器重的宗室子弟,不仅被晋封为亲王,而且还曾被顺治帝议储。而且在顺治一朝后期,岳乐娶了赫舍里索尼的女儿为继福晋。

到了康熙一朝,索尼的女儿先后为岳乐生13个子女,而且岳乐长大成人、得封爵位的儿子大多都是索尼的亲外孙。

而且岳乐在三藩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

岳乐家族历经崇德、顺治、康熙三朝,已经根深蒂固,势力十分强大;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岳乐家族同汉族文人之间建立了极为复杂的关系网,在江南文人中的威望极高。八福晋自父母早逝后,便被外祖父岳乐亲自抚养,对于八福晋而言,娘家不仅仅是勋贵家族——查库系郭络罗氏一族,更加是岳乐家族。

即便是岳乐病逝后,八福晋同岳乐家族的关系仍旧是十分亲密,八福晋的几个舅舅(索尼的外孙)都十分疼爱八福晋。

正因为八福晋如此显赫的出身,给了生母出身低微、但是有夺嫡野心的“八贤王”胤禩极大地支持。

可以八福晋与胤禩的结合,与其说胤禩娶了一位出身高贵的女子为嫡福晋,不如说胤禩是安王府招进的贵婿。

有这样一位嫡福晋,胤禩成为九子夺嫡中,“最得人望”的“八贤王”便不足为奇了。

但,胤禟的生母宜妃郭络罗氏,又跟八福晋是什么关系呢?

根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宜妃的曾祖父阿凯,是宜妃这一支入旗的始祖。

但是在郭络罗氏族谱中,并未找到阿凯的名字,可想而知,阿凯虽然与沾河寨长杨舒与常舒兄弟二人出身同族,但是其堂亲血缘关系已经很疏远了。

至于阿凯,究竟跟杨舒与常舒是什么辈分,史料中并无记载。

但可以肯定的是,阿凯与杨舒、常舒确实是一个先祖——查库,都出身查库系郭络罗氏一族。

也正因为阿凯已经同沾河寨长的堂亲关系很是疏远,所以在沾河寨归顺太祖皇帝后,杨舒与常舒兄弟二人形成的两个分支,频繁同皇家联姻,而且属于满洲镶白旗,是旗人的身份。

而阿凯,则是被编入了包衣旗籍。

也就是说自太祖皇帝时开始,宜妃这一支,便同八福晋郭络罗氏这一支,虽出身同族,是一个先祖,但是因旗籍不同,而在出身上天差地别。

若宜妃的先祖,从一开始入旗时便同杨舒与常舒一样被编入镶白旗的话,宜妃便就是勋贵家族出身的世家女子,再加上康熙如此宠爱宜妃,宜妃能被晋封为贵妃,甚至皇贵妃都不是不可能。

然而历史不能假设,宜妃包衣的出身,便注定了她即便是再得宠,在康熙一朝时也只能位至妃位

虽然宜妃这一支属包衣旗籍,但在满清的地位并不低:

宜妃的祖父安塔穆,不仅位至盛京佐领,而且还得到太宗皇帝的信任,负责抚养宗室的遗孤。

仅这一点,便可见宜妃的家族已经得到朝廷的信任。

而宜妃的父亲三官保,则是位至盛京工部侍郎兼盛京内务府佐领。

说白了,三官保是盛京内务府的总管大臣。

而宜妃,便是以盛京秀女的身份被选入宫。

在没有怀孕的情况下,便被直接册封为宜嫔,可想而知康熙对宜妃的宠爱程度;而宜妃姐姐郭贵人,则是康熙后宫唯一一位以寡居身份入宫的后妃,如此可见康熙对宜妃家族的信任与器重。

如此说来,康熙“眷顾最深”的妃子宜妃,与胤禩的嫡福晋,其实是出自一家,仅为不同的分支而已

有如此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胤禟能支持胤禩夺嫡,便不足为奇了。

单嫡福晋背后的势力、胤禟背后的势力,便在九子夺嫡之争中给了胤禩极大的助力与胜算;更何况,胤禩还有温僖贵妃所生的皇十子胤䄉、德妃乌雅氏所生的皇十四子胤禵的支持呢?

在皇长子胤褆被圈禁后,胤褆背后的势力也转而支持胤禩。

但即便是如此,胤禩仍旧在夺嫡之争中失败。

0 阅读: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