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在升级,民众在围观。河北廊坊市三河市,这是距离北京最近的一个县级市。4月8日前有民众发现,主要大街上的商户招牌都在改,不能使用红蓝黑作为底色,询问没有文件就是口头通知且强力推进。记者询问时城管部门称规划部门在准备文件。

最终出现了奇观,连全国连锁的蜜雪冰城都变成绿色的了,三河儿童医院的红十字都变成了绿十字,而且主要大街的底色主要是以淡绿色为主。舆论发酵之后,诡异的事情又发生了。商户又可以有红蓝黑作为招牌底色,还是没有文件,也没有通知。一夜之间蜜雪冰城又变成红色底了,绿十字直接被拆下了。
记者去采访三河市城管部门,询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反转的变化。工作人员的答复更加的奇葩,不但对之前的禁止使用三种颜色作出说明,反而说商户“如果不怕麻烦、不心疼钱,可以改回原颜色,自愿”。

如果没有三河市城管的回复,估计河北廊坊的纪委还不一定会出动。但是城管这个回复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傲慢无礼而且移祸他人。从城管部门到规划部门,从禁止用红蓝黑到放任自由,一切都在无言的博弈中,这种营商环境真的能造就万紫千红的经济吗?
胡锡进老胡虽然在北京,离河北廊坊三河也就二三十公里,咫尺之遥。但是还是耐着性子,等待舆论定调,尘埃落定之后,再慨而下场,发表了自己不落后也永远不会错误的评论。但是他可能掌握更多的信息,还给大家透露了一个秘密。原来这是三河市的城市美学原则。

胡锡进老胡虽然表示了迷惑,但是还是偷偷摸摸给河北廊坊三河市某些下决定的部门和人,努力的做了小辩解。老胡就是这么可爱,内心就是希望大家都能闻过则喜、知错能改,大家哈哈一笑和谐和谐。但是事情不揭示本质,仅流于现象,这样的老胡真的有价值吗?
老胡透露,“广告牌的颜色设置要遵循“色浅、淡雅、明快、协调”的原则”,而主街上的那些商户使用了红蓝黑色,在视觉效果上过于突出,与街道景观色彩不易协调。到了晚上与三河的城市灯光美学又不易搭配。所以出现了绿色的蜜雪冰城,绿十字,以及人间有着万紫千红,而三河就是缺少三种颜色。

城市美学,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在视觉、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的美学表现。它不仅仅是建筑的风格、街道的布局,更是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体现。确实也有政府发文要求规范的先例,例如东京银座,政府通过《景观条例》将商铺招牌的明度值限定在N5-N7灰度区间,使香槟金与珍珠白成为主旋律。但仅此而已,不涉及人间颜色。
在我国其他城市,设及到商户招牌颜色的管理,做了汇总分析,真的为了城市美学,各地也有一些指导性意见,但是大多数城市对招牌颜色并无严格限制,允许商户自由选择,以展现城市的多样性和活力。
城市
招牌颜色使用情况
北京
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齐全
上海
多种颜色并存,无限制
广州
自由选择,无特定规定
三河市
禁用红、蓝、黑三种颜色
德先生直击灵魂的问一句?我们需要他们的城市美学吗?什么叫做城市美学?难道不是自然逐步形成,慢慢提升总结的吗?假如使用纳税人的钱去刻意的设计一套所谓的城市美学,那就是浪费!真正的城市美学就是万紫千红,就是不刻意下的呈现自然,就是个性张扬的色彩拼图,就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烟火经济。

早在古希腊时期,城市规划者便注重城市的视觉美感。然而,真正的城市美学应是自然呈现的,而非人为设计的。历史上的著名城市,如巴黎、罗马,其美学价值在于其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而非刻意的设计。
颜色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是有着关联的,例如红色系招牌使行人停留时长增加23%,变成餐饮业首选,而美妆行业则喜欢蓝绿色组合,会提升18%进店率,而奢侈品专属密码则是神秘的黑金搭配。那么三河市的商户,商户改颜色又改回来,一来一去不花钱、不损害客户吗?
有部门轻飘飘的说商户可以自愿,商户可以不心疼钱。到底是商户不心疼钱,还是他们将商户的钱不心疼呢?改来改去,表面是商户忙来忙去,但背后可能是肆意的公权力,以及对烟火经济的另外的解读。如果真的是人为的城市美学导致的,浪费了纳税人的钱该追究,给商户造成的损失该追究,好大喜功浮夸作风要追究,大家觉得呢?
真正的城市美学,应是万紫千红的自然呈现,而非刻意的设计。使用纳税人的钱去设计一套所谓的 “城市美学”,无疑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