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必须有秩序”到“怎样都行”,德国人为何如此热爱规则?

雅籽 2021-12-06 18:06:51

几百年来,德国一直是秩序的代名词。

一个如此重秩序的民族同时却有“怎样都行”的精神。

在从柏林到杜塞尔多夫的高速列车上,一个来自美国的年轻人问一个德国人,“德国人和美国人之间有什么差别?”

听到问话,旁边一个中年妇女走过来,用手指压在嘴唇上,轻声“嘘!”了一声。她指了指一个手机上画着“X”的标志,暗示他们现在在火车的安静车厢中。

“你必须保持安静,”她说,然后回到座位上。

“这就是不一样的地方,”德国人轻声对美国人说。

几百年以来,德国人热爱规则和秩序的观念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刻板印象(来源:Rudy Balasko / Getty Images)

在德国,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Ordnung muss sein”(“必须有秩序”)。这句谚语在德国人的心中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成为了他们在世界的文化代名词,也成了他们在家中的生活方式。

在德国,棕色瓶子必须与透明瓶子分开回收;22:00之后必须保持安静;即使没有汽车驶来,遇到红灯也必须停;在德国办理一件事,首先要打印并正确填写表格,进行预约,取号,然后等待核实表格是否符合规范还是有错误和疏漏——这种情况很可能发生。

从表面上看,“Ordnung muss sein”(“必须有秩序”)似乎是德国个人和社会行为的基础。但是,这个刻板印象之下,德国真的是“有秩序的”吗?

带有“德国”标签的东西一般都会与德国的一个名人——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有关。马丁·路德除了永远改变了德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崇拜方式之外,近500年来,这位改革人士的个人喜好(从对啤酒和书本的热爱,再到包豪斯风格的严谨设计),一直在塑造着德国文化。实际上,是马丁·路德最早在他的著作中写下了“Ordnung muss sein”(“必须有秩序”)一词。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

在普鲁士人的价值观中,秩序和履行义务、守时、勤奋和诚实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Ordnung muss sein”(“必须有秩序”)已经深深扎根在了德国社会的结构中。但有趣的是,德国人很少讨论它,因为这一价值和规则已经内在化。

大多数德国人都不讨论秩序,与秩序有关的规则已经内化了(来源:Freeartist / Getty Images)

毋庸置疑,Ordnung(秩序)已融入德国人的日常用语中。如果一个人看上去心急如焚,一个路人可能会问:“Alles in Ordnung?”,意思是“你还好吗?”,但是从字面上看,他们在问,“一切都在秩序中吗?”。如果一切正常,那么说明这个人“在Ordnung(秩序)中”。

但是,每当听到“Ordnung muss sein”(“必须有秩序”)时,德国人都会很快提到另一种表达方式,即“Ordnung ist das halbe Leben”(“秩序是生命的一半”)。当他们按照这个说法的反面行事时,就完全颠覆了人们对这个德国人特征的认知:“Unordnung die AndereHälfte”(“生命的另一半是无序”)。

“Ordnung”在德国随处可见,但德国人会选择何时何地无序(图片来源:Joe Baur)

没有人会否认德国常有混乱的情况。德国很多地方的通勤者在乘客没来得及下车之前就冲上火车;人们经常破坏带有“Ordnung”字样的垃圾桶。;由于设计缺陷、丑闻和大混乱,德国“最新”的机场终于在延迟竣工9年后正式营业。

被破坏的带有“Ordnung”字样的垃圾桶

100多年来,柏林成了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怎样都行”文化的实验室。在柏林市的前市长称其“贫穷而性感”近20年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慕名而来,想在这里摆脱死板的生活计划,成为任何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和样子,而不需在意别人批判的眼光。

但是,即使在一个以放荡不羁和无政府主义精神闻名的城市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严格的、不成文的规定。想要在柏林墙上用油漆涂鸦和写标语吗?只有在柏林墙公园的指定区域允许这样做。想走进自然吗?该市中央提尔加藤公园和周围的湖泊有很多未标记的地方,穿着衣服进入会不受欢迎。

柏林就像一头独特的野兽,越深入了解,越会在整个德国看到这种无忧无虑的文化态度。法兰克福的Bahnhofsviertel区遍布妓院和夜总会;汉堡的圣保利地区是欧洲最喧闹的红灯区之一;甚至最保守的巴伐利亚和前东德地区也接受Freikörperkultur(身体解放文化),在某些露营地、海滩和度假胜地,可见裸体的人在这些地方放松身心。

当然, 上面提到的每一个例子仍然完全符合德国的特定秩序感:与其说是禁止某些事情,不如说是确保在适当的指定地点来做这些事。在火车的安静车厢上轻声聊天,很可能会被骂。但是,在柏林的地铁上喝啤酒,没有人会说一句话。因为另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认为公共饮酒,甚至公共交通饮酒都是可以接受的。

Röttgers解释说:“大多数人坚持规则是因为他们知道规则是合理的。但是每个人对规则都有自己的解释,因为人是不一样的个体。”

当然,如果有人违反了规则,你身旁的德国人会毫不犹豫指出你破坏了他们的Ordnung(秩序)。“德国人不会羞于指出别人违反了规定。” “陌生人会指责你,因为大家期望每个人都能遵守规则。”

但是总的来说,德国的秩序是很务实的。“Ordnung muss sein”并不意味着建立虚假的现实。德国人要求建立适当的系统以防止最坏的情况发生。例如Kurzarbeit(短期工作),该项目可让企业减少危机时期(例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当下的新冠肺炎期间)员工的工作时间,政府将支付剩余60%的工资,以避免大规模失业。

从黑森林到波罗的海,Ordnung(秩序)被人们迅速、顺畅地遵守着。但是时常也会看到德国人把这个标签抛之脑后。在狂欢节上畅想快乐,在足球比赛中向一群装甲警卫大声嘶吼,新年夜在热闹的街道和阳台上燃放烟花。

德国,和任何其他国家一样,不能用一个词语来定义。

将很多词语标签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图景。而“Ordnung muss sein”(“必须有秩序”)只是其中的一个。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