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是一个新的契机,让家电产品从“单体智能”转向“智能系统”,甚至还可以实现跨品牌、跨体系的联动。因为是开源的,各家都可以用,技术上实现互通协作也不难。所以很可能会彻底改变我们烹饪、清洁的习惯,进一步实现科技提升生活品质的目标。

我前几天在KFC吃薯条的时候就在想,肯德基、麦当劳这些国际快餐巨头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可以实现超高的标准化烹饪。
不管是在纽约曼哈顿的闹市区,熙熙攘攘的印度新德里街头,还是我身处的这家杭州某商场1楼门口位置的KFC,做出来的薯条不仅用料一致,大小、长度都有统一的标准,甚至端出来时的温度都差不多。

而我们自己在家做菜,特别是做讲究酱汁调制、火候深浅的中式美食时,难就难在这个统一度。不管是“少许盐”,还是“适量生抽”,即使反复尝试,依旧很难保证每次的出品都是我们想要的。

想想我们现在学做菜的方式,一般只是单纯的想到要吃什么菜,然后去网上找五花八门的菜谱,选一个看着靠谱的,照着做。
这个过程中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
菜谱本身不准确?菜谱作者和我们的口味差异很大?不同人做菜的习惯不同不同厨房的灶具也不一样,有些厨电可能家里没有或者功能不够丰富最终就造成的依葫芦画瓢的结果,还是非常随缘。
DeepSeek的优势但有了DeepSeek这样聪明的开源AI模型,再加上一定的训练量,以及智能家电的接入。
我们就有机会改成以下的做菜方式:
告诉DeepSeek我们想吃什么,并且有什么营养需求,家里有多少人,有什么口味(吃不吃辣,辣度等等细节)然后让DeepSeek根据应季的食材,家里的厨电,给出合理的推荐。让智能冰箱直接联网采购对应的新鲜菜品,送货上门。让对应的厨电设置好对应程序,根据准备开饭的时间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放出食材,是否需要先做一些准备(是否需要提前解冻等等)等菜上门,根据AI的指导做一些前期工作,然后交给对应的厨电,让它们按DeepSeek的要求运行对应程序做菜,然后坐等开饭就完事了!
这还不是全部,吃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给DeepSeek反馈意见。

比如:
口味可以再咸一点这次荤素搭配感觉肉少了点,下次可以增加菜谱里的肉量颇有一种家里多了一位博学又有耐心的专业管家,不仅懂的怎么做菜好吃又有营养,还可以根据我们的要求不断精进菜谱,真正做到了方便、定制化、不断进步。
想想就美滋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