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深水财经社 何离
上周末,东方电热(300217)因信息披露的一个日期错误被交易所点了名。
这件事的起因是东方电热在4月3日披露的一则实控人减持公告,其中竟出现了“2025年5月39日”这样的错误表述,让人啼笑皆非。
而东方电热接二连三地在信息披露上犯错误,也让交易所无法忍受,这一次直接开出了监管函。
01减持公告日期搞错了4月3日,东方电热发布了一则减持计划公告,公司控股股东暨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谭伟和谭克已提前完成了减持计划,减持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为1.3%。
但在详细的减持记录表上,关于谭克的减持时间竟赫然写着“2025年5月39日”。对于这种低级错误也引发网友的纷纷调侃:“2025年5月还没到,谭克怎么就减持了?难道未卜先知或者有新一轮计划?”更有股民直言这是“小学生都不会犯的错误”。
面对市场的热议和质疑,东方电热在4月6日下午迅速发布了一份更正公告,将“2025.5.39”更正为“2025.2.27”。公司表示,今后将加强信息披露审查工作,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并对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但是这个低级错误还吃了交易所的监管函。4月7日,深交所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向东方电热及其董事会秘书史经洋发出了监管函,指出公司在减持公告中存在的错误违反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修订)》的相关规定。监管函要求公司及责任人充分重视问题、吸取教训并及时整改,以确保未来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事实上,这并非东方电热首次信息披露不当。回顾过往,东方电热在信息披露方面曾多次出现低级错误。
2019年5月27日,公司发布关于2018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的更正公告,将“2017年度股东大会于2018年5月11日(星期五)下午1:30在……召开”更正为“2018年度股东大会于2019年5月24日(星期五)下午1:30在……召开”。原来,公司此前直接把前一年的公告表述给复制了过来,导致了这一错误。
2021年8月2日,东方电热发布关于2020年度报告的更正公告,对第四节“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中主要参控股公司财务数据进行更正。公司多家子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数据普遍多加了4个0。例如,东方瑞吉公司的总资产由8亿多变成了超8万亿,净利润则从1亿多变成了超1万亿,单位均是“元”。
仅隔了两个多月,2021年10月26日,东方电热又发布关于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的更正公告,将公司2021年第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从7579.3万元变更为7409.77万元,将同比增速从10.23%变更为11.39%。公司给出的理由是“工作人员疏忽”。
一次错误可以说是疏忽,但是屡次出现这些低级错误,说明公司信息披露部门工作实在是太毛糙,难怪交易所要给监管函。
03去年业绩大幅下滑除了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外,东方电热去年的业绩表现也不尽如人意。2024年三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其中营收下滑12.23%,净利润下滑52.21%。
今年1月发布的业绩预告则显示,其2024年全年净利润或下滑42.1%至53.88%。这也是公司2020年以来首次业绩下滑。
东方电热的主营业务是设计、制造各类民用、工业用电加热器,以及防爆电加热器产品、电气控制系统及动力锂电池用钢壳材料等。
虽然公司在家用电器领域拥有坚实的基础,并在新能源领域逐步拓展,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下游主机厂、品牌商较强的议价能力,公司的盈利空间受到了一定挤压。

东方电热实控人为镇江市的谭氏家族,谭荣生、谭克、谭伟合计持有34.9%的股份,这一轮减持后三人合计持股比例下降至33.6%。创始人谭荣生已基本推举幕后担任荣誉董事长,公司有其两个儿子谭克、谭伟负责,2024年11月,谭伟接替弟弟谭克出任东方电热董事长兼任总经理,谭克则仅保留董事职务,其主要经历似乎放在其他产业的经营上。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