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膳食是一门复杂的学问,“吃什么、怎么吃”成了很多人的难题。时隔1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更新。近期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相关专家对2023版的修订情况、科研突破、细节完善、应用范围等内容进行解读。
老年人需要更多蛋白质
老人是否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新版参考建议》利用更先进的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换算到日常膳食中,老年人比普通成年人每天所需蛋白质的量多7克左右,这对老年人的膳食质量提出更高要求。
2023版DRIs推荐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占能量摄入量的15%,这比2013版提高了5%。
“吃得多、动得少”仍是健康挑战
很多家庭注意到食物多样化,多吃蔬果、奶类、全谷物等,在日常膳食中的占比和份量也越来越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教授丁钢强表示,尽管国民营养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但还有一部分人群大吃大喝或是不吃早餐,膳食纤维、水果、蔬菜和奶类的摄入量仍低于推荐量,出现微量营养素缺乏。另外,运动过少,不论是家务性运动,还是主动运动,运动量的减少都为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版本中,奶再次被提到,奶与健康的关系毋庸置疑,再来说说为什么要喝奶。
牛奶是补钙的好选择
补钙一直是个全球问题。众多疾病中,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数据显示,骨质疏松已成为一种流行病,全球约有2亿女性患有骨质疏松,50~59岁的人患病率为10%,60~69岁为46%,70~79岁患病率高达54%。骨质疏松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骨折,中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导致肺感染和褥疮等多种病症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在欧美国家,人均每日膳食钙的摄入量可达700~900毫克;在亚洲,日韩平均水平约为500~600毫克,我国为400毫克左右。钙的主要食物来源为奶及奶制品、豆及豆制品、水产品、部分叶菜以及柑橘类水果等。
以牛奶为代表的乳制品,是优质蛋白质和钙的良好来源。尤其是钙在牛奶中含量可达到100mg/100mL以上,是日常膳食中含钙量最高的食物之一。奶类不仅含钙量丰富,而且钙吸收率高,因为牛奶中还富含能够促进钙吸收的维生素D。因此,喝奶是效率较高的补钙方法。
牛奶蛋白属于优质蛋白
牛奶还是优质蛋白的好来源。并含有大量的活性物质,如乳铁蛋白等,有助人体健康。总之,牛奶是中老年人健康饮食的必需品。奶制品中含有天然食物中难以替代的良好蛋白质,而且好吸收。
就蛋白质摄入而言,应尽可能将肉、蛋、奶、豆类均匀分配到三餐之中,可考虑“1+1”原则,即一袋250-300毫升的牛奶加一个鸡蛋。
乳制品中的蛋白质中含有能调节免疫功能的独特成分,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及多种氨基酸。乳制品中所含的溶菌酶、乳过氧化物酶更能在肠内发挥抗感染作用,激活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细胞的活力或提高机体对致病菌的抵抗力,保护身体的免疫功能。
特殊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蛋白质,例如,肾病患者选用牛奶代替豆类的摄入;痛风患者首选牛奶,减少鸡蛋、鱼、虾的摄入。
当然,健康的体魄,不仅需要合理膳食,适当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也非常重要,生命在于运动,让我们动起来吧!
转载自:乳业资讯网
转载自:食安汇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