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赢是一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在科技上的落后,因此我们也不得不依托于人口红利,利用制造业来进行追赶和缩小差距。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客机曾经是一代人的痛。
但这些付出并非没有意义,随着制造业的完善,我们国家也成长为全世界工业种类最为全面的国家,包括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我们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阶段,而下一个阶段则将是从有到优。
制造业确实满足了基本需求,但是想要提高人民收入并迈入发达国家,那么必须完成从制造业向科技产业的升级。以华为、阿里云、大疆等为代表的国产科技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如此一来也动了美国的“奶酪”。
很多人羡慕美国的高福利、高收入,殊不知正是以往的8亿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维持了这种虚假的繁荣。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低端制造业逐渐销声匿迹,高端科技产业也开始侵蚀德州仪器、博通、美光等企业的份额。
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包括华为、中芯国际等企业也纷纷遭到断供,美国试图用这种手段来延缓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从而维持自己在科技产业上的地位和领先优势。
在多次试图通过正常手段来解除针对华为等国产科技企业未果之后,我们的反击措施也终于到来。在今年3月针对美国存储芯片巨头美光展开网络安全调查之后,正式的结果终于在2023年5月21日出炉——美光没有通过网络安全审查,这也就意味着按照相关规定将不能采购美光的产品,对于这家美国芯片巨头也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其实美光的窘境并不是从今天开始。作为全球存储芯片的领军企业,美光在2018年一度有58%的市场份额来自于中国市场。但是随着断供事件的发生,美光也成为第一个被抛弃的外国厂商,市场份额也一路跌至11%。
根据美光发布的202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3月2日,美光的收入为36.93亿美元,同比大幅下降52.6%;净亏损高达23.12亿美元。公司毛利率也从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47.2%暴跌至如今的-32.7%。
针对美光动手实际上也有多种原因在内。首先存储芯片厂商不仅仅有三星、SK海力士等其他国外厂商,国内的长江存储同样也在存储芯片领域上取得了一席之地。即使失去美光也不会对当前的国产芯片产业造成影响。
其次针对美光也有敲山震虎的含义在内。从58%到如今跌至10%,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我们已经证明了“市场”这个武器的威力。“端锅砸碗”的行为一定会予以制止,一面断供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一面又试图高价销售芯片产品的路是行不通的。美光只是一个开始,如果继续针对华为等中国企业,那么下一个目标或许就是高通、英特尔。
针对美光的反制措施也让外媒开始惊慌失措,路透社采访了美国贸易部后,一名官员开始诉苦:“我们强烈反对没有根据的限制”,美光也表示将继续进行沟通来解决问题(forward to continuing to engage in discussions with Chinese authorities)。
其实核心问题依然是双赢,中国市场允许美光、高通、英特尔等科技企业的同时,美国也应该对华为、中芯国际等厂商开放大门。互惠互利、平等交流才是沟通的基础。既想要销售高科技产品,又想要打压中国科技企业的想法是行不通。
或许美国没有意识到,时代已经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