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题目大家也许觉得这简直就是神剧,凭借着中世纪的斧头怎么可能击败二战中全副武装的精锐德军呢?但却是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听我慢慢道来。
一,英雄的黎明
德米特里.奥夫恰连科1919年出生于乌克兰的哈尔科夫省的奥夫恰洛夫村,由于家里贫穷,上到小学五年级就辍学了,跟着父亲帮忙维持生计。他的父亲是一名木匠,奥夫恰连科从小就跟随父亲砍柴,乌克兰的树林和草原广袤无边,在丛林中,在不断的伐木,运输中,奥夫恰连科练就了强壮的身体,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把斧头运用的炉火纯青,毕竟这是吃饭的家伙。
但是不断的砍柴生涯并不能满足他青年人活跃的血脉,于是他于1939年参了军,加入了176步兵师,由于他的身材魁梧,孔武有力,于是团里就安排他进了机枪组,这正和奥夫恰连科的意图,在别人看来非常沉重的30多公斤的机枪,但他运用起来却是如虎添翼。

奥夫恰连科
二,命运的转折
1941年,550万德国大军入侵苏联,战役开始后,德军进展神速,在乌克兰大地纵横驰骋。苏军也拼命抵抗,但由于战法的落后,不足以抵挡闪电战的攻击,奥夫恰连科也在阻击战中受了伤。由于伤势严重,痊愈后团部认他不适合在重机枪组服务,于是就把他调到了后勤辎重部。
这让渴望建功杀敌的奥夫恰连科十分懊丧,但也无可奈何。殊不知,命运之手却促成了他的功勋。
三,凭借一把斧头鏖战50名德军
1941年7月13日这一天,奥夫恰连科架着马车往前线输送弹药,随身还带着他那把伐木时的斧头,这是他的老习惯了,当机枪手的时候都带着防身用。
夏季的乌克兰风光旖旎,鸟儿在林木间婉转,璀璨的小花像星星一样在道路边随风眨着眼睛,远处还传来河水的流淌声。可是,奥夫恰连科却无心欣赏这些美景,原因是德国人推进的太快,随时都会发生后方变为前线的事情。
果不其然,正在奥夫恰连科驾马行驶时,突然遭遇了一支五十人的德军作战小队,他们乘着卡车呼啸而至,挡在奥夫恰连科的马车前,车上有三名德国军官,这些德军好奇的下车来,围着奥夫恰连科的马车,他们很想知道车上都装了些什么,于是不停的搜翻着,上面有机枪,手榴弹和子弹还有香肠,伏特加,这些德军士兵如获至宝,他们摆弄着武器,吃着烤肠,喝着酒,对着奥夫恰连科“嘻嘻”的笑着,他们看到奥夫恰连科蜷缩在马车旁,笑的更响了,他们完全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因为他们德军士兵自从进入苏联以来所向无敌,一个区区的小兵算什么?!
他们得意的以至于马车防水布上还放着一把锐利的斧头都不在意,这种冷兵器根本不能和机枪,冲锋枪相提并论。
就在奥夫恰连科在思考如何解脱时,一个德国军官走到跟前,让他指出苏军的阵地,他假意配合,用手指着地图,趁着德国军官在低头细看时,他猛地抄起马车上的斧头,对准德国军官的脑袋一下子砍过去,脑袋应声落地。鲜血直涌,涂了一地。其他的德军都惊呆了,摆弄枪的也不摆弄了,香肠也含在嘴里不动了,一时间如同凝固了一样。
奥夫恰连科瞧准时机,从车上掏出三枚手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德军人群摔去,随着“轰,轰,轰”三声巨响,20名德军官兵被炸倒在地上,有一个德军军官挣扎着爬起,朝远方跑去,结果被奥夫恰连科追上去,一斧头解决了生命。

奥夫恰连科砍杀德军军官
接着奥夫恰连科跑到德军卡车旁边用斧子又砍死了惊魂未定的德军司机,驾车夺路而逃,整个过程仅仅发生在几分钟内,剩余没有被炸死的德军这才从隐蔽的树丛中探出身来举枪射击阻击,可一切都晚了。
奥夫恰连科回到基地,诉说自己的经历,他的战友都不相信。后来他们赶到事件发生地,这才发现这里狼藉一片,有23名德军的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这让战友们惊叹不已。
1941年11月,由于奥夫恰连科的卓越表现,他被苏联政府授予“金星勋章”“列宁勋章”以及“苏联英雄”的称号。
四,壮烈殒国
经过这一战,他再次回到了自己喜爱的机枪连,并几乎参加了此后东线所有的战役,但“自古美女与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在1945年1月,他在冲锋时,被机枪击中,阵亡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城下,倒在了胜利前夕,这也许就是英雄的归宿吧。

奥夫恰连科
五,精神屹立
在1941年苏军不断兵败的情况下,奥夫恰连科的英雄之举激励了苏联人民的抗战之情,并最终赢得了莫斯科战役的胜利,他这种面对强敌,敢于亮剑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是一种真正的勇猛!
后来,俄罗斯还以他为原型拍了一部精彩的战争片《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