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险的莫斯科战役:德军推进至市中心仅8公里!

觅海说过去 2025-03-22 22:02:38

一,入侵开始!

1941年6月22日凌晨4点,550万德国大军兵分三路跨过苏联边界,如同潮水般涌入苏联腹地。

德军一共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分别是北方集团军群,中央集团军群,南方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的任务就是要拿下列宁格勒。而中央集团军群则是要拿下莫斯科。南方集团军群则是要攻下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

德军突袭得手后,在苏联腹地迅速突进。尤其是中央集团军群在七天内攻克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并采用钳型攻势一路朝斯摩棱斯克攻去。

德军涌入苏联

1941年8月德军攻入斯摩棱斯克,通过合围,德军在此歼灭苏军35万人,仅有数万部队逃离包围圈。

二,莫斯科还是基辅?

在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之间隔着普里皮亚沼泽,这里沼泽遍地,树林茂密,不利于装甲部队的前进。由此,导致中央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不能密切配合。

攻下斯摩棱斯克以后,莫斯科的大门洞开,此时莫斯科就屹立在斯摩棱斯克以东300公里处。到底是直接进攻莫斯科,还是南下打下乌克兰首府基辅?成为德军统帅部争论不休的话题。

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和陆军总司令布劳希契和第2装甲集团军司令古德里安主张直接攻击莫斯科。而希特勒认为首要任务则是拿下乌克兰地区,这样不但可以获得乌克兰的粮食,而且还可以为下一步进攻莫斯科排除侧翼威胁。

最终,希特勒的意见占了上风。第二装甲集团军被调往南方协助拿下乌克兰首府基辅。而中央集团军群则暂时处于防御状态。

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南下后,迅速合合围了基辅的苏军,苏军有70万被围,最终除数万人战损,逃脱外,有66万苏军被俘虏,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合围战。

基辅战役被俘苏军

基辅战役结束后,希特勒认为攻击莫斯科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在10月初发起了“台风战役”。

三,台风行动

德军用于台风战役的兵力有180万人,坦克1700辆,飞机1400架。而苏军在莫斯科西部的兵力则有125万人,坦克990辆,飞机667架。在人员和武器上德军占有优势。

台风战役一发起,德军像苏德战争开战时一样迅速突破苏军防线,并在维亚济马地区合围了苏军,俘虏苏军67万。

攻击中苏军大量被俘

但好景不长,秋雨来了,绵密的秋雨,使苏联本就糟糕的路况变的更加泥泞。德军步履维艰,尤其是装载弹药粮食的轮式卡车在秋雨中打滑,或者陷入淤泥中无法出来。这使德军的进攻力度大幅缩减。

泥泞的道路

四,朱可夫驾到

在这个天赐良机之时,斯大林把朱可夫从列宁格勒调到莫斯科前线以解燃眉之急。

朱可夫到任后,迅速调兵遣将以拱卫莫斯科。

朱可夫在前线

苏军在莫斯科西部动员了60万人修筑了700公里的防线,其中四分之三是妇女儿童。还修筑3800余处火力点,并组建了163个工兵营。在莫斯科市区内修筑了大量的街垒和工事,并在建筑物顶层布置高射炮,还布置了防空气球。并且组建了二十多个契卡小组专门保卫克里姆林宫和莫斯科火车站。并在车站,交通要道甚至剧院,教堂都布置了大量的地雷和炸弹,以在德军占领后实施爆炸,并在莫斯科市区秘密埋设了43个军火库,以便在城市被占领后开战游击战争。此时的莫斯科已经被打造成了一个铜墙铁壁,只等着德军的进攻。

1941年11月,天上飘起了白雪。莫斯科的寒冬来了,气温迅速降到零度以下。随着气温的降低,泥泞的路面被冻住,坦克和卡车又能通行了,尽管因为希特勒的狂妄,德军并没有准备冬装,但希特勒不愿意放弃近在咫尺的肥肉。于是,第二次莫斯科攻势展开了。

五,红场阅兵

就在这兵临城下,千钧一发时刻,斯大林依然在11月7日这一天举行了阅兵式。从西伯利亚赶来的苏军也参加了这次阅兵。他们表情凝重,斗志昂扬。斯大林发表讲话:我们苏维埃共和国受到了德国法西斯的全面入侵,我们要在列宁旗帜的引导下,奋斗到最后一滴血。打败侵略者!”阅兵式结束后,红军战士直接从红场投入战场。

红场阅兵

六,身后就是莫斯科!

德军集中170万人再次发起了攻击,德军依然是沿用三路攻击的方式。中路是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左面是霍特的第三装甲集团军和霍普纳的第四装甲集团军,右侧是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团军。

推进中的德军

三路德军艰难推进,遇到层层抵抗,古德里安突破了图拉防线,但又被一支苏军中队拖住。11月底,德军在西北部突入了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第16集团军的防区,防线被撕开数道口子,德军如潮水般涌入,罗科索夫斯基向朱可夫请示:能否撤退,保存军力。朱可夫严辞拒绝。因为这里距离莫斯科仅有16公里!

罗科索夫斯基将军在缺兵少将的情况下,下令死守。在惨烈的战斗中,战士克洛奇科夫高喊“我们已经没有退路,身后就是莫斯科”,并英勇牺牲,激励了无数士兵奋斗。终于迎来了朱可夫的援军。

11月30日,霍普纳的一个摩托车营突进到距离莫斯科中心8公里处,这也是德军的突进距离莫斯科最近处。但随后被工厂武装起来的工人击退。

七,强弩之末

此时,莫斯科气温已经降低到零下几十度,地面上积起了一米厚的大雪。德军从没有经历过如此寒冷,再加上冬装没有送往前线。德军冻死冻伤的人数远远多于战斗死亡的人数。坦克的引擎要一直开着,不然,燃油一旦上冻就再也无法启动。机枪的瞄准镜都被冻坏,枪机也被卡着。德军士兵为了取暖甚至点起本已经紧缺的燃油。而且德军丝毫没有冬季作战的经验。

风雪中的德军

而从西伯利亚赶来的苏联援军却身穿着厚厚的防寒服,枪上也涂上了润滑油,他们的鞋子也很大,这样可以往里面填充稻草等防寒物。而德军的鞋子却非常合脚,无法填充,导致很多德军冻伤了脚趾。

由于苏联间谍佐尔戈判定日本不会进攻苏联,所以苏联西伯利亚的援军得以源源不断的支援莫斯科前线。

西伯利亚援军

随着五十万援军的到达,朱可夫开始组织反攻了。苏军集结了110万人,7600门火炮,774辆坦克,1000余架飞机于12月5日展开了反攻。

虽然德军有170万人,1170辆坦克,但由于久战疲惫,战线漫长,所以无法抵御苏军的突然反击。

八,大反攻

苏军以新锐的T34坦克为前导,步兵划着雪橇,骑着马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迅速推进。德军一片混乱,完全没有料到苏军的反击。前线指挥官纷纷要求撤退,但希特勒严令死守,并撤了布劳希契和博克以及霍普纳的职务,而古德里安由于擅自撤退也被撤了职。因为希特勒明白,一旦撤退,百万大军就会在荒无人烟的雪原上由撤退变成溃败,重蹈拿破仑大军的命运。于是他严禁撤退,甚至要求即便一个师撤退,也要枪毙师长。由于希特勒的禁令,德军被迫沿着补给线坚守待援。其中,武装党卫军骷髅师在德米扬斯克包围战中在空投补给的支援下抵挡住了苏军的攻势,一战成名。

苏军大反攻

苏军的反击非常犀利,收复了莫斯科以西200-250公里的失地,解除了莫斯科的危机。这次反击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由于德国北方集团军和德国国内部队的援军逐渐赶来,攻势才被迫停止。还有就是,莫斯科的工厂搬运到了乌拉尔一线,导致苏军的弹药无法及时补给,这也是反击中断的一个因素。

九,艰难的胜利

莫斯科战役结束了,这次战役德军共损失50万人,其中战斗伤亡20万人,冻死冻伤30万人。

惨烈的莫斯科战役

而苏军则伤亡100万人,但却成功击败了德军。这也是德军的闪电战第一次失败,德军损失了他的首批精锐力量,这为他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而英美盟军也因此战看到了苏军的实力,认识到如果想要打败德军,必须联合苏联。于是针对苏联的大批援助开始了。可以说,莫斯科战役的胜利既具有极大的军事意义,也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它的胜利,敲响了法西斯德国覆灭的钟声。

1 阅读:195
评论列表
  • 2025-04-04 10:47

    秋雨 寒冬可挡百万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