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疲惫的“狐狸”
阿拉曼战役后,隆美尔在非洲一撤千里,从埃及一直退到突尼斯,把利比亚都放弃了。这让墨索里尼非常恼火:当初让隆美尔到非洲就是要帮自己拿下埃及的,结果现在埃及没有拿下,连自己的老窝利比亚都丢了。于是他下令由梅塞指挥在非洲的德意军团。

隆美尔在撤退途中
此时的隆美尔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在利比亚,埃及叱咤风云的“沙漠之狐”了。他新近遭遇阿拉曼之败,而且身患高血压,胃溃疡以及黄疸病,被折磨的不成样子。连希特勒也要求他回欧洲休养,而且从东线调来了阿尼姆大将负责指挥突尼斯的德军。
二,灾降突尼斯
此时的突尼斯,原本是法国的殖民地,但由于维希法国投靠了德国,所以德国命令维希法国开放突尼斯所有的机场,德国数百架战机进驻突尼斯。并从欧洲运来了两个德国步兵师和第十装甲师以及两个意大利师,抢占了突尼斯。
此时盟军的态势则是,突尼斯的东侧是蒙哥马利的第八集团军,正在利比亚首府的黎波利休整,以对突尼斯发起攻击。而西侧则是于1942年11月“火炬行动”登陆的英美盟军。突尼斯现在正处于被盟军东西夹击的困境中。

火炬行动中登陆的美军
此时的隆美尔由于违抗希特勒的命令从阿拉曼撤离,正处于受冷落的时期。他的职务也很快就会被阿尼姆所取代,现在正处于放下兵权回欧洲养病的前期。
三,狐狸的嗅觉
但“沙漠之狐”是不甘心自己在失败中谢幕的。他本身是一个进攻型的将领,灵敏的嗅觉很快让他抓住了机遇,那就是凭借内线的优势,逐个击破东西两侧的敌人。这是一种拿破仑式的打法。而隆美尔也被称为“非洲的小拿破仑”。
他把自己的目标对准了西部初上战阵的美国人。美国兵武器先进,补给充足,斗志昂扬。但经验不足。隆美尔决定对他们发起一次突击,通过战斗让美国人在“非洲军面前有一种自卑感。”
很快,他就发现美军在突尼斯西部的布防非常的松散。
他的计划是让阿尼姆的的第十装甲军与他的非洲军共同对美军据守的凯塞林隘口发起攻击。但阿尼姆拒绝了,此时阿尼姆并不归隆美尔指挥,虽然军衔不如隆美尔,实际上和隆美尔处于同级指挥的水平。阿尼姆的目标则是丰杜克隘口。
四,隆美尔非洲最后绝唱
无奈,隆美尔只得单独发起攻势。

隆美尔在前线指挥
他命令第21装甲师的三个装甲营以及一个意大利步兵营发起了攻势。其中,隆美尔还利用新到非洲的虎式坦克,组成了501重坦克营,里面配有虎式坦克,还有三号50毫米长炮管坦克,起到掩护虎式坦克的作用。虽然只有几辆虎式坦克,但它们却发挥了巨大作用。
1943年2月14日,情人节这天。隆美尔发起了攻势,也叫“春风行动”。这一天真是名副其实,刮起了沙尘暴,黄山漫天,掩护了德军的行动,这一天美军有44辆坦克被击毁。占领费德隘口后,隆美尔开始朝凯塞琳隘口推进。
1943年2月19日,德军用六管火箭炮和其他火炮掩护了装甲营和步兵营攻击凯塞林隘口。虎式坦克打头,美军哪里见过这玩意,他们见过的最大坦克也就是自己的谢尔曼坦克,才26吨,而虎式坦克则重达57吨,可谓是一口一个谢馒头。

虎式坦克
其中一辆虎式坦克在费尔得小道,一共击毁了14辆谢尔曼坦克,这让美军大惊失色,由此患上了“虎式恐惧症”。曾有一辆谢尔曼坦克在撤退中被虎式坦克在2400米的距离上击毁,可见虎式坦克威力和精准度。而德军的另一款神器,射速高达每分钟1200发的MG42机枪,更是让美军体会到了那种恐怖的压制力,他们称之为“希特勒的电锯”。

MG42机枪
凯塞林隘口是一种两山夹一谷的地形。德军很快攻上了南边的山峰,对着谷地狂轰滥炸,美军试图收缩防线,守住谷地。有两门得力的105毫米“牧师”自行榴弹炮在掩护着前方的美军,忽然,两发炮弹在2700米的距离直直射入“牧师”榴弹炮车,这显然是虎式坦克所为。随着两门榴弹炮被击毁,美军的信心大减。就在此时,阿尼姆得知隆美尔得手,也把部队派到凯塞林隘口的北侧山峰,美军大势已去,不得不撤退。
此时,隆美尔决意追击,直达美军的补给基地德莱镇,但阿尼姆并不愿意配合。隆美尔单独行动,在凯塞林隘口后方纵横几十公里,但由于势单力薄最终在2月24日在莱德镇附近被大批盟军装甲部队和炮兵部队所阻。
五,损失惨重的美军
为时近十天的凯塞林隘口战役结束了。美军在此战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有6000余人阵亡或失踪,4000人被俘。183辆坦克被击毁,193辆装甲车被摧毁,512辆轮式车辆被击毁或缴获。而德军仅损失2000人,24辆坦克。这说明稚嫩的美军在面对老练的德军王牌时差距是巨大的,更何况这还是隆美尔指挥的部队。不得不说,他大爷还是他大爷,纵然是疲惫的隆美尔依然是不可轻视的“沙漠之狐”!
但美军经历此战后,也迅速反省,更换了指挥官,整顿了军纪。并把能征善战的巴顿调来做指挥官,军容大震,最终在最后的突尼斯包围战中洗刷了耻辱,但此时的对手已不再是隆美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