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培根铸魂

鹿鸣新闻 2025-04-21 16:10:03

文|游磊

追溯新密悠久的历史文化,那带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厚重总能让人感到震撼。

新密西高东低,三面环山,两水东流,这里山川锦绣、人文丰茂。

伏羲氏、黄帝在此繁衍生息,点燃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之火”,夏代的夏启在这里启动了“家天下”的历史,郑国在此开启了春秋争霸的序幕,中国医学的起源、佛教传播、中国瓷器的发展,以及近现代的革命洪流,都在新密这片土地上,烙下了深深的印痕。

新密历史在中华历史文明的演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那印刻在远古时代的新密古代史,使其在中国历史上,拥有显赫的地位。

中国古都学会的专家,来到新密实地考察后,都对新密的历史文化有了一个一致性的总结:“一千年看北京,三千年看西安,五千年看新密!”

新密,是华夏文明传承的核心区域,被誉为“华夏之源”。

新密在每个历史阶段,都留下了各个时期典型的文化积淀,羲皇文化、黄帝文化、郑文化、汉文化等,所有这些文化元素构成了新密文化的独特性,而这些灿烂的文化结晶,也成为了新密一张崭新的名片。

从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文化、郑文化、汉文化等等,生活在新密大地上的先辈们,代代相承,层层积淀,无不彰显出其厚重的区域性文化文明。

厚重的文化积淀,无形中也激励鞭策着新时代的新密人,他们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弘扬传承,一种深深的文化自豪感,无疑使新密在“厚重河南、厚重中原”的份额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

物华天宝的.新密自古至今涌现出了像.侯霸、.钱九韶、.杜鹿鸣及近现代的.谷德振、.侯振挺、.张振犁等众多名人.。他们不仅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也为新密的文化和历史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正因于此,新时代的今天,针对教书育人、传道授业场所的校园主阵地,不但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学校打造成一个又一个德智体美劳完备的校园;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为国家输送一批又一批的栋梁之才,赓续新密辉煌。

诚然,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使一棵又一棵树苗培养成材,绝非是一蹴而就。

在历史的长河中,孝文化得到了人们广泛的传承和弘扬。从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到时代英模、道德模范的典型事例,无一例外都生动诠释出了孝的内涵。

这些故事告诉人们,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陪伴和关怀。

孝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美德,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伴随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家庭结构的变迁等因素,孝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拥有小学104所,初中33所,高中8所,中小学学校共计145所学校,120940名在校学生的担负政府职能部门的新密市教育局的领导及全体干部职工,深谙其道。

他们深知: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软实力。

欲想着力构建“时时、处处、人人”育人的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逐步形成社会多方参与、联动配合的育人工作格局,需要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协力担当、协同发力。

同时,还要增强学校“影响力”,夯实立德树人“主阵地”。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教书育人的“前沿阵地”“正面战场”,发挥出“先声夺人”的巨大影响力。

如何夯实学校立德育人主战场,让其发挥好主阵地的作用?

只有找准最佳切入点,拟定出一个纲领性的方案,全市教育系统才能有章可循,结合实际具体实施。

方案一定要把准科学育人的要义,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教学全过程,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立德树人有机融合;要做好常态化的“活动育人”,以健康向上、积极向前的实践活动,统筹好传统文化、心理健康、红色文化、国防教育等内容,常态化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陶冶学生情操。

一次又一次的碰头会,一次又一次的研讨会,一次又一次的推进会,在新密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的高度重视下,2023年的秋季开学伊始,由局基础教育科所负责起草的《新密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初稿,终于在总体方案上达成共识。

全市教育系统所量体打造的《意见》,着力以弘扬孝文化为切入点,旨在引导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社会观,增强家庭和社会的凝聚力,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学生的品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兼顾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应有的力量这几大板块下进行的。

《意见》内容本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整、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推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河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2020〕206号)和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中小学德育创新发展工程(2023—2027年)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基〔2023〕270号)等文件精神,就进一步做好全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创新时代德育工作新局面,制定出台了新密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023年9月21日新密市教育局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下发到各乡镇、办事处中心学校、局属各学校。《意见》以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全面落实新时代德育工作要求、拓宽德育实施途径、主要举措、相关要求六大方面进行细化分解。其目的是使全市教育系统在实际具体操作中拥有最根本的依据。

为使全市教育系统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新密市教育局还从德育主题、主题要义、主题活动三大方面,围绕“忠、孝、廉、耻、勇、仁、义、礼、智、信”这十大德育主题,设计出45个主题活动内容,充实到《新密市“中华十德”德育活动清单》中,随红头文件附件下达。

新密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可根据《新密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每个学校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灵活制定学校的德育工作方案,方案一定要紧扣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个维度进行系统安排,各校也可创新方式方法,在做到“一校一案”的前提下,突出学校德育工作的亮点和特色。

在此基础上,全市教育系统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课堂教学中,紧扣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六个维度,进而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德育工作大格局。

一场以“孝”为核心所展开的“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主题实践活动迅速在全市教育系统有声有色地拉开了帷幕。

一石激起千层浪,《意见》引领百花艳。

实验小学所设计的《孝心行动手册》,是在进行深入调研所掌握第一手材料基础上而制定的,制定10条孝道行为规范,使在校学生通过日行孝道,让他们真正做到“知中行、行中悟、悟中从”。

市直二小开启了“孝道文化”特色课程,借助校本课程《红星书语》中的国学经典“雅行”内容加持渗透“雅行”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市直三小以“孝德文化”为抓手,构筑“一条育人主线、两个育人契机、三个育人目标、四项育人措施”的“1234”孝德育人新体系。

金凤路小学把孝道文化融入到三课(课程、课堂、课业)中,结合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把孝的种子厚植学生心中,使其在生活和学习中生根发芽。

政通路小学围绕德育活动清单,开展了“九个一”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强化了家校的互动。

新华路小学把“慈孝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突破口,本着“校园无闲处,方寸皆育人”的理念,营造出浓郁的“慈孝”文化氛围。

市直二初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孝德实施方案,紧扣节日开展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从家庭开始,引导和教育学生家中敬老,懂得感恩。

岳村镇一初中,积极探索“课堂引领、课下践行”的双结合模式,遵循“知、悟、润、行”认知模式,让孝德教育走进学生心灵,养成良好习惯。

大隗镇一初中利用传统节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孝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国家,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新密一高利用课程引领,借助多学科融合,为学生夯实孝德之基,并开展主题月活动,进行孝德践行。

实验高中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加强家校联系,定期开展活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步调一致,共同托举学生成长。

在各校的活动开展和孝德教育氛围的熏陶下,全市中小学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明孝道,知感恩,孝老尊亲的孝德好少年,市直三小的高捷源同学,友爱待人,时常热心帮助遭遇困难的人,大家都亲切的喊她“小雷锋”。

市直二初中的朱珮瑾同学不但尊重父母家人,还经常利用寒暑假到老家的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通过给老人们讲故事,晒被子,陪他们度过温暖的一天。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新密市青屏高级中学以“中华十德”为切入点,从教师、学生和教育局组织的系列活动三方面展开学校德育工作,通过学习《中华十德》,学校还编写了《中华十德教师行为规范》,从抓好教师的德育评价入手,为学生起到示范引领。学校通过每周感恩实践作业,授予“感恩孝亲”“道德标兵”等荣誉称号,激励激发培养学生忠、孝品质,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了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事例不胜枚举,典型不断涌现。

新密市教育系统在各校的不懈努力下,全市中小学现已呈现出“人人讲孝道,争做好少年”的浓郁氛围。

新密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红军坦言:新密市教育系统开创性的“中华十德”德育活动清单,极大地增强了全市各校德育活动的可操作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有效地促使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

鲜花是馨香的,那是新密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数十万学生心血和汗水的浇灌。

掌声是火爆的,那是新密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和数十万学生继续前行的动力。

生动的实践,给予了最有力的证明。

新密市教育系统自2023年底所开展的以“孝”为核心开展了“弘扬孝道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主题实践活动,仅仅为期4个多月的时间,全市各校积极行动,形式多样的孝德教育活动,所涌现出的新密市孝德活动先进单位15个,先进个人30名,孝心好少年60名,均在2024年3月25日受到新密市教育局给予的隆重表彰。

2024年10月29日上午,新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演播大厅里,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孝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为指导单位,由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时代报告杂志社、河南广播电视台和新密市教育局所主办,新密市青屏高级中学承办的“2024年度孝贤之星、孝贤功臣颁奖典礼暨新密市教育系统孝德好少年”颁奖活动正有序进行。

新密市27所学校被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命名为“河南省孝德教育推广示范学校”,35人荣获“孝贤之星”荣誉称号,55名学生被授予“孝德好少年”。

他们披红戴花与来自河南各地的百余名孝贤之星、孝贤功臣同时受到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的隆重表彰。

谈及新密市教育系统今后德育教育工作如何延伸开展时,刘振敏局长掷地有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全环境立德树人任重道远,需要坚持不懈才能久久为功。‘孝为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今后,我们一定会共同努力,众志成城打造这一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0 阅读:1

鹿鸣新闻

简介:秉持专业新闻理念,报告时代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