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之花在童心里绽放

鹿鸣新闻 2025-04-16 15:49:15

文|张美子

“我在操场捡到了一件衣服。”一个学生推门进来说道。

“先放在桌子上吧,我一会儿叠一下,等别的同学来认领。”另一个男学生回答道,此时,他正在桌子旁帮一个低年级的同学辅导功课。

这样的温馨和谐的画面就出现在新密市实验小学的德育室里,虽然没有老师在旁边,一切却井然有序地进行着。

“在二道泉山顶,王二小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每天中午午饭时间,校园的广播里都会传来各种各样的红色故事,这是由高年级的同学朗读的,声音稚嫩却坚定,情感饱满而动人。

在实验小学,有定期去养老院的惯例,他们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分几个小组,每星期几个同学三五成群结伴去养老院。他们给老人们送去劳动基地的新鲜蔬菜,为老人剪指甲,打扫卫生,陪老人聊聊天,五六年级有才艺的学生还会为老人们表演才艺。少年的身影为老人们带去了温暖的慰藉,而这样的活动也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善良的种子。除了学校组织的活动,有的同学都形成了自觉去养老院的习惯。“我觉得老人们很可怜,想去跟他们说说话……”一个自己经常主动去养老院的女同学说道。

这些微小的剪影只是新密市实验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缩影,而这缩影则映射出新密市实验小学为德育建设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大胆的监察员

“如果不是马校长让我当监察员,我还会自暴自弃。”说这话的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于朝阳,谈到自己的变化,于朝阳从内心深处感激马校长,而他所说的马校长就是新密实验小学的德育副校长马丽军。

于朝阳因为原生家庭的原因,在学校性格孤僻,成了大家眼中的“问题少年”,马校长发现这个问题后,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

有一天,她把于朝阳叫到跟前,对他说:“我想请你帮个忙,男厕所我不方便进去,你能时不时帮我看看里面有没有违反纪律的同学吗?”于朝阳郑重地点了点头,从此就成了小小的“监察员”。

有些男同学在厕所里搞破坏,有些男同学在厕所里打闹,于朝阳时不时的就找出一些违反纪律的同学,并把他们带到德育室交给老师。面对六年级比他高半头的同学,他也毫不退缩。聪明的他除了检查厕所里面的问题外,还主动发现了操场上的不安全因素,并及时反馈给了老师。当“监察员”时,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也让他明白了哪些事情是底线,哪些事情不该做。他正义的行为还影响了另外一个曾转了6次学校的“问题少年”也加入了“监察员”的行列。“监察员”的队伍再逐步庞大,而“问题少年”的数量则在逐渐减少。

“孩子遇到一个好老师,遇到了触动他的事情,真的可以拯救孩子的童年。”听了于朝阳的话,马校长感慨万分。她的脑海里不由地回想起自己少时的经历:她年少时性格张扬,不被老师喜欢,而班主任牛老师则任命她为班长,这使她大大的获得了自信,逐步从中等生变成了尖子生。上初二时,她遇到了一位老师,总是打击她,使她逐渐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的经历深深地影响了她一生,当她面对一些有问题的孩子时,她总是会想起自己小学时的班主任。

学校虽然安排了安全排查人员,但是不排除有一些大人们看不到的地方,作为学生,他们更清楚哪个地方,孩子们更喜欢去,孩子了解孩子,而向善向上的行为、能量也是可以互相传染的。基于这样的基础,马校长大胆地尝试了“监察员”制度,她知道即便是“问题少年”,其实本性并不坏,而有的孩子还颇为大胆,这些也使一些“问题少年”拥有了成为“监察员”的特质。

马校长的背后时常有个“小尾巴”,这个孩子也是因为家庭的原因,成为一个不守纪律的“问题少年”,马校长总是亲自带他,给他辅导功课,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看了他写的卷子,鼓励的称赞道:“俺孩儿写的真好!”看见他趴在地上就说:“地上老湿,把你的衣服弄脏了。”冬天看见他在外边贪玩不进教室就劝道:“外边冷,你不要呆外边了。”马校长对他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用真心待孩子,用真情感染孩子,也获得了孩子的信任。“我希望有问题的孩子能慢慢好转,问题不在延续,不在扩大,我就感到很欣慰。”马校长说道。

开班主任会时,马校长常对班主任说:“要让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是用一生去治愈童年。”她把德育当做是一种积德行善,想尽可能多的去挽救走上迷途的少年,她懂得赏识孩子,懂得发现问题孩子的优点,并帮他们把这些优点发扬出来。她也总是鼓励老师们去关爱这些孩子,她常对老师们说:“对于这样的孩子,咱们要勇于把他们接过来,用德育的力量去感染他们。”

“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学校也是非常重视,学校积极倡导关爱特殊群体。”提到特殊群体,新密实验小学德育主任孙亚军说道,“如果某个班有特殊的孩子,班主任就会提醒各科的任课老师,去关注他,关爱他,多去帮助他。这些有问题的孩子在学校里面是最开心的,在学校里有喜欢的老师和喜欢的同学,可以远离家庭中不好因素的影响。”对于问题孩子,孙主任也会尽可能多的从心灵上去关爱他们,多找他们谈谈心,多鼓励鼓励他们。

“问题孩子的形成很大原因来源于原生家庭,大德育是需要全体社会去关注的。”谈到德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马校长和孙主任同时表示,德育是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的。

孝德好少年

10月29日上午,在新密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演播厅里,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名孝贤之星、孝贤功臣以及新密市孝德文明校园代表、孝德好少年。在这里,他们共同见证了由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时代报告杂志社、河南广播电视台和新密市教育局主办,新密市青屏高级中学承办的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2024年度孝贤颁奖暨新密市孝德好少年颁奖活动。

在台下,新密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王梦璐作为新密实验小学唯一的孝德好少年获奖者,她非常激动,也非常自豪。“获得这个称号我很高兴,这个称号不仅是我的称号,也是大家的称号。”拿到证书后,她这样总结自己获得的荣誉。

梦璐的父母都是小学教师,从小就注重对她的培养教育。为了增加做家务的趣味性,让梦璐和弟弟以游戏的方式做家务劳动,先是吹很多气球,然后在里面放上写着家务劳动项目的小纸条,每个人扎破气球,然后做自己选中的家务。每过一段时间,就看看谁做的家务比较多,做家务多的就被评为家庭的劳动之星,如果集够10个劳动之星的小奖状,就可以去一趟游乐园。当被问及“是否是因为想去游乐园而做家务时”,梦璐认真地说:“父母把我从小培养到大,我应该多去帮助他们。”一年级下学期,有一次放学回家,她看到妈妈正在做家务,后背都被汗水浸透了,她觉的妈妈很辛苦,从此便下定决心要多帮妈妈去做家务。

在生活中,梦璐从未有过过多的要求,不挑吃穿,不乱花零花钱。她是一个特别心细的孩子,有一次,奶奶弄伤了手,她贴心的拿来碘伏和创可贴,给奶奶用碘伏消毒后,认真的贴上创可贴,还不忘多给奶奶带几个,如果湿了可以更换。她是妈妈的小棉袄,有一次妈妈不舒服,她忙前忙后的给妈妈端水,拿药。她自立自强,自己独立上下学,不用父母过多的操心。空闲时间还会照顾弟弟,检查作业,讲解不懂的习题。吃完饭会主动收拾碗筷,擦桌子、扫地都做得得心应手。

梦璐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学校7点半开校门,她总是不到7点10分,就来到校门口,她没有像一些同学一样去找别的同学闲聊,而是把书本拿出来读起来,她的行为逐渐感染了其他的同学,大家也纷纷拿出书本读了起来。

在学校里,遇到老师,她总是恭恭敬敬地说声“老师好”。她从不与人斤斤计较,总是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无论谁有困难,她都会不假思索地伸出援手。同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她会主动排忧解难。作为一名少先队员,她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工作踏实,认真负责。每年的重阳节或周末,她都会去敬老院参加志愿关爱服务老人的活动。她每天都会将校服、红领巾穿戴整齐,严于律己的同时也会监督同学们佩戴红领巾,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她会按时完成作业,并将书包里的课本收拾得井井有条。

“每周一升旗仪式时,国旗下讲话都会讲一些关于德育的内容。回到班级,在班会上,老师还会带我们深入地了解德育的相关知识,在周末时还会布置一些家务劳动的作业,这些都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梦璐表示,学校的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她的生活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敬老院里,她会为老人们梳头,剪指甲,还为老人们表演了二胡独奏,深受老人们的喜欢。在法院的实践活动中,她知道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她认为要从小了解法律,并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法律。在每周一的班会上,她学到了消防知识,知道了平时要多关注消防安全……

在社会上,梦璐是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她极富有爱心,每当遇到乞讨的老人,都是将自己口袋里的零用钱给他。坐公交车遇到老人、儿童,她也会毫不犹豫地让座。

不管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中,她都用自己的正直与善良,热心和孝心向大家展示了作为一名新时期少先队员的良好品行。

德育之花处处开

“老师,俺班文明分扣了两分,我们已经快捡了半个小时的垃圾了,但是现在大队委不检查,我们怎么弥补这个错误呢?”在德育室里,两个同学委屈地对马校长说。

“你们是想把这个分加上去是吧?”看着面前这两个学生,马校长深思了一下说,“捡拾垃圾是每个学生应该尽的义务和责任,它不像捡钱一样可以加分,因为捡钱不是你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你能够捡起来交给老师,这叫拾金不昧,这是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你们如果把主动捡垃圾当成一种任务来做的话,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今日你们犯下了错误,以后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就行了,人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中成长的,否则的话就不知道哪些事情能干,哪些事情不能干,你们说是不是?”听了马校长的话,两个同学连连点头,如释重负的离开了。

像这样的小型“思政课”,德育处的老师们每天都能上好多次。马校长强调,德育无处不在,早已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孙主任的眼里,德育的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她同样表示,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包括心理健康、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都属于德育的范畴。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的课堂习惯培养,是一年级入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打好课堂规范的基础,才能在接下来的小学旅途中快乐成长。新密实验小学精心设置了一年级幼小衔接课程。“课前准备——准备到位。”“书本摆放——摆放到位。”“左手压书,右手指字。”……在一年级新生“双满月”礼上,伴随着朗朗上口的指令,学生们正有序地展示着两个月以来养成的好习惯,充分展现了少年阳光向上的精神面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六年级十个班级的师生900余人,在樊松芳校长的带领下,整齐有序地踏出校门,沿着提前规划的路线徒步前行,6公里的路线,90分钟的徒步,15000个脚步,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尽管大家满脸汗水,有些学生的脚磨起了泡,出了血,但同学们依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走到目的地。老师们引导同学们通过自己身体传递的感觉,感受革命先辈艰辛的付出和伟大的贡献。在教育研学基地,同学们通过穿越封锁线、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一个个沉浸式场景,亲身体验了“重走长征路”,增强了新时代青少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什么是爱国?爱国从爱自己、爱父母、爱家庭、爱邻里、爱老师、爱同学等方面做起。首先爱国就是爱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民族复兴而学习……”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家教良方”的发起人周慧玲老师来到学校,为广大师生带来了“国家就在眼前爱国就在身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做‘强国有我’的时代好少年”主题宣讲活动。通过对“信仰”二字的深入解读,对孩子们提出了“人生有信仰、心灵有指向、行为有方向、脚下有力量、未来有希望”的殷切期望。

在韩庄健身小广场,一件件运动器材一直是全民健身的好帮手,是广大群众休闲健身的不二选择,更承载着老人和孩子们无数运动的欢乐。但是,冬日的冰冷使人们望而却步。新密市实验小学的小小志愿者们带上剪刀、绒布等工具和材料,耐心地将布条裁剪,缠绕,固定……她们将自己的爱心倾注其中,使寒冬里的健身器材充满了暖意。尽管长时间的户外操作使她们略感劳累,但是看着老人们再次踏上健身器材进行运动,小小志愿者们感到由衷的满足和欣慰,她们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

…………

新密市实验小学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丰富多彩,在传统节日的主题实践活动中,通过了解节日来历、习俗故事,让学生在体验节日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仪式教育中让学生遵规守纪、知书识礼、举止文明、礼貌待人;通过公祭日主题教育、思政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红色爱国教育;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让孩子们懂得团结互助……这些活动中,既有把专家请进来进行课堂教育的,也有把学生领到外边去实践学习的,还有把家长请进课堂进行家校互动的。

“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让孩子有孝心、有爱心、爱劳动……”作为德育活动的最终实践者,孙主任深知这些活动对孩子的影响和意义。新密市实验小学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德育融入生活学习之中,将立德树人的观念平铺在教育的方方面面,致力于让每位学生都能感悟到生命的美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争做至美好少年。

尾声

2022年深冬时节,传达室突然收到一封来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封感谢信。这封感谢信既是写给学校的,更是写给一位在校学生的,写信者感谢这位同学救了自己的母亲。

时间跳转到两年前的一天,六年级的男同学王梓涵像往常一样走在放学的路上,当行走到育才街时,他看到路旁围了一群人,好奇心驱使他走了过去,原来是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大家围了一圈却没有人敢上前,这些年因为扶老人而被讹诈的消息层出不穷,大家或多或少担心被老人讹诈,都站在一旁担心地观望着。看着老奶奶痛苦地躺在地上,他走上前去,把老奶奶扶了起来,他看天已经黑下来了,于是问老奶奶家住哪里,一路把老奶奶送回家。看到母亲回来了,老奶奶的儿子感激万分,如果不是这位同学,他可能再也无法见到母亲了。他带母亲去了医院,在安顿好母亲后,写下了这封感谢信。

王梓涵还是像往常一样回到学校学习生活,并没有跟老师说起这件事,直到学校收到感谢信,这件事才被公之于众。

说到德育的本质,孙主任表示,好的德育能让孩子有一个阳光的积极向上的心态,让学生的品德行为有一个向上、向善的发展。

“在小学阶段,德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初级人生观,从小要让孩子有底线意识,有敬畏之心。”马校长希望能培养出既能好好生活又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同时她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比教学更重要,做一个有良心的教师,才能教育出有良知的孩子。

0 阅读:0

鹿鸣新闻

简介:秉持专业新闻理念,报告时代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