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萤火虫上市最大的悬念就是开价,这个车型和车圈最近流行的所谓“唱高开低”的主打“预期管理”并不一样。
因为萤火虫去年预售价14.88万是一个主打欧洲市场路线下的国内价格,国内接受度有限,大概率是蔚来老车主复购占多数,估计蔚来当时都没怎么想好。随后出口欧洲关税的变化,让萤火虫的定位不得不重新考虑,国内市场成为真正的腹地。
而后,定位调整,也就是减少无谓的组件以降低成本溢出,同时要提升国内消费者重视的高配置,且最终要定出有竞争力的价格。

很好理解,比如中控屏选择矩形而不要采用圆型等等方案,复用蔚来的车机底层,不好搞小冰箱这些大幅增加开发成本的选装,中控台车机以巧思代替高成本等等。
结果最终开出的价格11.98万元和12.58万元,算是非常有竞争力。比海豚这些小车主流成交价稍高一点的价格就能买到轻奢的定位、灵动的设计和蔚来的品牌生态。

如果比这个入门价高1万比如12.98万元,哪怕你多给很多配置,这种略高一点入手成本交个朋友的目的都难以达到。这个道理就和蔚来这一波促销给出现金优惠的方式后订单就突然飙升了是一个道理。
萤火虫定位先欧洲后国内的这个变化,其实对消费者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这个过程中车身的基本设定不会改,也就是白车身中欧双双高标准的碰撞安全测试是在都做了的,35,700Nm/deg 抗扭刚度、83.4%钢铝混合车身,这些都是大车主力车型的标准。9气囊对于一个4米级的小车来说也是够离谱了。不仅如此,欧洲的小车还要求高速表现要好,萤火虫同样做到了。

在这个基础上,国内消费者看重的高阶智驾、高算力车机、软包内饰这些也都有提供。
最后,我个人更倾向于自在版。它和发光版的区别是,自在版座椅是织物为主,发光版座椅是皮革面料为主。织物座椅副驾坐垫下方有储物格,但副驾座椅是手动调节,前排有加热,但全车没有通风和按摩;发光版是全车皮革座椅,前排座椅有加热、通风和按摩,但副驾座椅下方没有储物格。



我倾向于认为自在版是针对欧洲市场的原始输出设想,而发光版是针对中国消费者的更爱。以我自己大长腿身材来说,自在版副驾坐垫下陷会比发光版更好,对大腿承托更理想,受力更均匀。
11.98万和蔚来交个朋友,一个有亲和力的价格。蔚来品牌生态不仅仅包括牛屋,也包括庞大的app社区和服务。萤火虫从销售到售后服务全部和蔚来共享。

文|张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