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开的条件不算为难,美方瞅准时机,准备下周和中方见上一面

剑道2049 2025-04-21 14:15:24

特朗普提出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就是想用硬手段施压中国,让中国主动向美求和。特朗普也曾直言,他就是在等来自中方的一通电话。然而直到现在,美方也没等到这通电话。

在这种背景下,美方也不硬撑了。前不久通过中间人联系了一番中国,近日又自己主动找起了和中方见面的机会。

(美财长贝森特)

日前,美财长贝森特就表示,下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组织春季会议,在这一框架下,其可能有机会和中方代表见面。

贝森特表示,虽然尚不确定谁会代表中国前来,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财政部必定会派官员前来,上次美方与中方同行接触已经过去几个月了,所以这次虽然没有任何计划,但是应该可以借机会和中方会面。

对于美方来说,现在的情况确实让他们难以等待下去。

现阶段特朗普对华加征的关税已经变成了“回旋镖”,准确地扎在了美方的心头。当下美国玩具店因成本暴涨被迫关店,润唇膏公司一年增加了500万美元的关税支出,甚至有企业主开始起诉美政府。

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美国贸易逆差仍达到了1227亿美元,高关税反而再次推升了消费品的价格,鸡蛋价格同比上涨159%,普通家庭年均也将多支出数千美元。

在科技领域,硅谷科技巨头九成的产品依赖中国供应链,特斯拉因中国芯片断供被迫停工,可以说,美方完全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特朗普这边情况也不佳,农民因大豆对华出口暴跌 30% 抗议,铁锈带选民因制造业回流失败不满,共和党票仓面临流失风险。欧盟、东盟对美国单边主义不满,转而与中国深化合作,美国“友岸外包”战略受阻。

这种内忧外患就迫使美国不得不放下身段,通过谈判缓解压力。

(特朗普)

当下,中方对美态度是十分强硬的,这根源于我国综合实力的跃升与战略定力的积累。但是中美第一次贸易战已经证实一个道理,关税对抗无法解决问题,中美仍需回到桌前谈判。

但是想要谈,中方这次也是有条件的。

首先就是谈判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在特朗普上台后,虽然他本人在谈论中国时立场没有那么激进,但是其政府成员却不是如此。

在过去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美官员频繁将经济问题政治化,最典型的是副总统万斯,多次公开诋毁中国体制,先是造谣所谓“中国发展模式威胁全球秩序”,之后又完全丧失风度,拿“乡巴佬”一词形容中国。这种“谈判桌上谈生意,谈判桌下泼脏水”的双重标准,严重破坏了中美互信基础。

所以中方将“相互尊重”列为首要条件,实质是要求美方停止意识形态抹黑与政治操弄,回归经贸问题本身。若美方继续通过立法或舆论对华施压,谈判将沦为“不平等条约”的代名词。

其次,就是美方要展现出处理中方关切的诚意来。

当下美方制定的政策,大多都是以遏制和压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目标的。比如说其加强对华出口管制,防止中国获得尖端芯片和其他先进技术等。

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必须要看到美方有处理这些问题的诚意,这样双方谈判才有意义,也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此外,中方最关切的问题中,还有一点是台海问题。近年来美国批准新一轮对台军售,还推动台湾地区参加“环太平洋”军演,目的就是模糊台湾地区的“非国家实体”定位。

但是台海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方明确将其列为谈判前提,一是要对美方进行战略威慑,若执意打台湾牌,必将付出惨痛代价,二是一种政治宣誓,割裂“台独”势力与外部干涉的幻想。这样既展现了我们维护主权的决心,也为谈判划定了不可触碰的红线。

(特朗普第一任期内谈判代表莱特希泽)

最后一个条件,则是谈判官员,需要由特朗普亲自指派。

中美贸易谈判的历史经验表明,美方决策链条冗长与内部博弈,会严重影响谈判效率。2018年中美谈判中,美方代表莱特希泽提出的条件,就需经白宫、美商务部、美国防部等多部门协调,导致协议反复修改。

再加上特朗普外交风格反复无常,总是频繁对政策进行调整。所以中方要求“特朗普亲自指定官员”,一方面是能跳过官僚中间层,直接与具备最终决策权的团队对接,避免出现“谈了不算,算了不谈”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适应特朗普决策模式的务实选择,锁定谈判成果有效性的制度保障,通过明确授权范围,避免协议因特朗普个人态度反复而流产。

总之,中方提出三个谈判条件,本质是国家主权维护、战略博弈逻辑与谈判效率诉求的有机统一,同时也能保障中国在和美国博弈时把握关键先手棋。而若是美方连这三个条件都接受不了,那么中美完全没有谈的必要。

1 阅读:258

剑道2049

简介:看剑道2049,品社会世间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