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主要指数表现分化,大盘表现相对突出。截止周五收盘,沪指收于3276.73点,周涨1.19%;上证50收于2657.64点,周涨1.45%。
申万板块方面:银行、房地产、综合涨幅居前;国防军工、农林牧渔、计算机跌幅居前。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0418

国内方面:
中国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3%,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增长4.6%;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增长4.2%;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同比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
海外方面: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有所下降,表明尽管关税的不确定性使企业在扩大招聘方面持谨慎态度,但四月份劳动力市场状况依然稳定。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截至4月1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1.5万,低于市场预期的22.5万和前值22.3万。与此同时,美国截至4月5日当周续请失业金人数为188.5万,高于市场预期的187.2万和前值185万;美国截至4月12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四周均值为22.08万,略低于前值22.3万。

市场情绪方面,本周日均成交额11,087亿元,成交额与换手率显示情绪有所降温。两融方面,截至4月17日,场内两融余额为18,049.70亿元,较上周增加8.74亿元,周内融资买入占比的均值较上周下降,杠杆资金风险偏好回落。

尽管中美互征关税税率仍在增加,但税率超过60%后已经缺乏实际经济意义,对市场的冲击已经边际减弱。而对应的国内宏观政策对冲预期升温,叠加稳市信号明确,流动性呵护和风险偏好提振下,市场有望继续震荡缓慢上涨。当前市场上涨的主要动能在于关税风险利空消化后对宏观政策的期待提升,因此4月底前后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和政策安排将是观察市场变化的重要时间窗口,在此之前市场或将延续震荡缓慢上行的态势。同时相对应的国内政策对冲预期再起,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要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随着对冲政策落地概率提升,市场对政策预期再起,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部分消费行业在经贸形势升级事件催化和政策预期提振下涨幅靠前。消费板块内部就开始不断出现轮动机会。具体而言关注三条主线:1)政策支持和事件催化的部分消费品,重点关注汽车、家电、出行链条、医药。2)震荡市中具备稳定性价比及中长期有战略性配置价值的银行、保险。3)继续看好中长期贵金属价格和股价表现。

本周央行开展8,080亿元逆回购操作,共有4,742亿元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3,338亿元。
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其中又以短普信、超长二永、超长城投表现突出,周内资金利率、存单利率均有不同程度回落,打开短端下行空间,一定程度支撑短信用继续下探,尤其是跨季抢跑期间表现稍落后的普信债;在前期债市波动调整期间,部分机构出于防风险和流动性储备诉求,降低组合久期;而关税局势扰动之下,长端利率调整“一步到位”,踏空机构或转向用信用追久期,且更为偏好二永等类利率品种,包括超长高等级品种表现也较为不错。但值得注意的是,信用追久期的过程中,机构对超长债的购入力度虽有加大,但总体相对谨慎。跨季后,随着理财规模季节性回暖,信用债配置力量将有所增强,进而带动信用利差进一步收窄。部分中低等级,尤其是弱资质城投债,或仍有下沉空间,但卖盘难寻。按当前供需格局推演,二季度整体或仍将有利于信用品种,利率方向难寻状态下,信用或仍占优,建议继续增配。

本周现货黄金上涨2.33%。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不定,引发市场对美元资产的系统性信任危机,导致美债遭受大规模恐慌性抛售、美元指数大幅下挫,支撑金价回升。此外,美国3月CPI数据意外低于预期,市场充分定价美联储6月降息,进一步助推金价上行,重回历史新高。由于美国关税政策依然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全球贸易摩擦风险将持续上升,导致市场避险需求居高不下。与此同时,关税冲击将成为全球去美元化进程加速的催化剂,加剧美元霸权的裂痕与瓦解,进一步提升美元信用风险,而黄金作为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对金价形成有力支撑。整体上看,在避险需求以及美元信用风险提振下,金价或将强势运行。

特朗普政府延迟了部分国家的对等关税生效时间,但市场对美国资产的信心仍未恢复,美债和美元仍然遭受着双重压力。主要货币对美元多数上涨。得益于特朗普宣布对大多数国家的关税暂停90天,并将税率统一降低至10%,其他非美货币也大多收涨,人民币上周一度走低至年内新低但之后随着美元大幅下行而明显反弹。市场将继续关注美国政府有关关税的最新进展。下一个潜在的问题可能来自于美债和美国财政,尽管1季度做了不少节省支出的措施,但美国的财政赤字仍然超过去年同期。由于大部分的关税被延迟,且减税和债务上限等计划可能进一步加剧财政负担。若没有美联储的干预,美债或继续面临抛售压力。如果现状维持,那么美元仍然会面临压力,直到市场的忧虑缓解。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