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湿浊内阻而已!五苓散加几味:清湿热扶正祛邪,停药不反弹

志邦的备忘录 2025-04-04 13:42:32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82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有粉丝在评论区留言说,自己尿酸高,去看中医说是体内湿气大导致的,想看看用点什么中药方法,去去体内的湿气。

确实,按照中医观点,尿酸高痛风这个疾病,初期起于湿,经过湿热、痰湿,终于痰瘀互结。所以根据尿酸高患者的人群特点和病理特性,依据古今中医的论述,可认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多见于湿浊内阻,脾胃亏虚。

而且尿酸高的人,多由肥胖多痰,部分还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加上后天饮食不节,过于摄入辛辣肥甘厚味醇酒,或恣食生冷,久之脾肾功能失调,首先导致水液代谢异常,内生湿浊,这就是初期无症状尿酸高血症常见的病因病机。

那从湿浊开始,又是如何导致的湿热、痰湿和痰瘀互结呢?

湿性黏腻重浊,属于阴邪,阴邪性静善停,所以湿停郁久化热,热从内生,湿和热停聚为痰,痰湿阻遏气机,气滞血不行,就导致血瘀,痰和瘀,胶结在一起,痰瘀互结,这就是痛风中后期常见的痰瘀互结的痛风石性难治性痛风的核心病理因素。

湿热痰瘀阻滞脉道,这就符合临床常见的尿酸高且血脂高的病机演变,所以针对尿酸高血脂高的“湿浊内阻”或兼有湿热痰浊瘀滞,治疗则可以坚守“泄化湿浊”的方法,再依据具体病邪偏盛灵活还减。

那该用什么方法治疗呢?

既然湿浊内阻,那中医里有个专门针对水湿内停证的经典方剂——五苓散,此方具有健脾利湿功效,可调节人体水液代谢。

古今中医都认为五苓散能清热祛湿、扶正祛邪,把已经存在体内湿热痰浊给泄化掉而降尿酸,同时健脾扶正阻断内湿再生的源头,做到停药后尿酸不反弹。

这个思路效果如何?

中医用五苓散做底方,加两味,形成下面的调理方,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桂枝、猪苓、茯苓、白术、泽泻、萆薢、茵陈。

此方以五苓散做底方,加萆薢、茵陈可强化利湿清热泄浊祛瘀的能力。

全方七味药,可健脾化气利湿,清热泄浊祛瘀,对于尿酸高且血脂高的患者,可同时防治高尿酸血症和高血脂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五苓散通过祛湿利尿可有效嫁给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开可以促进糖脂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应该和方剂能改善肝脏的脂肪代谢有关,可加快肝脏代谢脂肪的运转和清除,从而影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吸收及合成。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13年第5期《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张玉珊等文章《加味五苓散对高尿酸血症大鼠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调节作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