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高肌酐高痛风肾?气阴两虚、脾肾虚衰怎治?俩名方用上,挺好

志邦的备忘录 2025-04-10 14:08:47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90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这篇科普分享中医巧用名方分别治疗气阴两虚和脾肾虚衰、湿瘀壅盛的尿酸高痛风性肾病。

长期尿酸高,也损伤肾,久病必虚,久病耗气伤症,容易出现起气阴两虚的正虚为主,邪恋久稽的负责病机。

这类患者,常见症状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手足心热、气短气急、夜尿频多、便秘、小便溲黄,舌红,或舌淡胖,苔白,脉细弱。

那么对于气阴两虚、湿瘀难化的尿酸高、痛风性肾病该如何治疗呢?

可用名方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里创设的经典名方大补元煎加减方,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人参、山药、熟地黄、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

加减使用方法:

如果胃酸、反酸,方可去山茱萸。

湿热重的,苔腻者,方加滑石、车前子。

兼有血瘀重的,方加益母草、丹参、赤芍等。

痛风关节肿痛的,方加忍冬藤、威灵仙来通络消肿止痛。

上面的方剂中人参可大补元气,扶正以祛邪。当归、熟地黄可养血滋阴。杜仲、山茱萸、枸杞子可补肾益气。山药、炙甘草可健脾和中。

尿酸高、痛风性肾病,长期得不到控制,久病必虚,久病必瘀,就会导致后期的脾肾虚衰、湿瘀壅盛的严重状况,个别患者还进展到肾衰竭。

这时的痛风性肾病都有哪些症状该如何治疗呢?

痛风中后期,出现肾功受损症状,如觉得浑身没劲乏力疲倦,腰膝酸软,精神不佳,四肢不稳,身体怕冷,因为肾功受损,水液排泄不畅,还会出现小便不利,下肢浮肿,夜尿长或尿少,饮食差、肚子胀,舌淡黯,苔白腻,脉沉细。

这就是痛风后期,出现痛风肾后,痛风关节症状不再头痛难忍,但会持续疼痛或肿痛不止,关节骨质受到损伤。

脾肾都虚,血瘀严重的痛风肾该如何治?

方可用名方温脾汤加减方,组方:

制附子、大黄、芒硝、当归、干姜、人参、甘草、党参、黄连、半夏。

这个方子里,制附子辛温和温壮脾肾阳气、大黄可通腑泻积、消瘀生新。干姜、党参可协助附子温阳。加入的黄连、半夏能辛开苦降、调畅气机。

对于腹胀、饮食不好的人,方加砂仁、陈皮来芳香醒脾、理气调中、行气除胀。

对于腰酸严重的,可加淫羊藿、巴戟天、鲜茅根来补肾壮阳强腰。

嗯也可以酌情介入木香、陈皮、槟榔等理气药以行气祛湿化瘀。血瘀重的,可加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之品,血瘀得化,尿酸自降。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13年第4期《实用中医内科杂志》侯文佳等文章《从湿瘀论治痛风性肾病》。。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