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朝阳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朝阳科技)成立于2005年3月,2020年4月在深交所中小板(现并入主板)上市,是专业从事电声行业智能整机、精密零组件及精密结构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朝阳科技总部位于东莞,在中国广东、山东、广西、江苏等地及海外越南、印度、芬兰、洛杉矶等地布局有研发中心、工程制造基地、客户营销及供应链基地,形成以中国华南为中心的全球战略布局。
2024年,朝阳科技的营收同比增长了21.2%,在两年的蛰伏之后,总算又开始较快速度增长了。
“耳机成品”和“音响类”业务都在增长,两者的占比也有所提升,特别是“耳机成品”的占比超过了七成,成为了绝对的核心业务,“精密零组件及其他”等业务有所下跌。
境外业务有高达四成的增长,但境内业务却下跌了两成,境外市场的占比继续提升,已经直奔八成而去,而两年前,境外市场的占比才六成出头。境外市场的成功,当然是好事,结合着近段时间爆发的关税大战,这样的区域分布又让人感到了某些不安。
净利润的波动相对要大一些,2021年发生过亏损,2022年大幅反弹,2023年创下新高,2024年微跌3.3%,没能和营收一并创下新纪录。为何营收增长两成多,净利润还在下跌?我们接着来找答案。
毛利率的波动相当剧烈,2021年下跌至不足一成,2023年反弹至24%,2024年又有所回调;毛利率同比下跌,必然是2024年净利润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基本平行,最近两年的距离有扩大的趋势。
上市前的净资产收益率接近毛利率,部分年份还有“葵花宝典”(净资产收益率高于毛利率)绝招;上市后的情况就不太好了,与销售净利率的水平接近,最近两年才略高于销售净利率,但想要再发出绝招的可能性不大了。
由于毛利率的下降,2021年的主营业务出现了亏损,其他年份都是盈利的状态。毛利率的波动情况我们前面已经看过了,期间费用占营收比在2022年及以前是小幅下降的状态,2023年大幅增长,2024年有所下降,但仍然比2022年及以前的年份要高,这就是我们前面看到,销售净利率与毛利率的距离有所扩大的原因。
2024年的毛利率下滑超过了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下降的影响,同时“税金及附加”占营收比也有小幅增长,导致2024年的主营业务盈利空间下跌了0.9个百分点,这就导致了主营业务方面的盈利并没有明显增长。
期间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三大费用都在增长,特别是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增长都比营收增长快得多,至于说财务费用的剧烈波动,主要是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对近八成业务在境外的朝阳科技来说,这是正常波动。
在其他收益方面,2024年多损失了1000多万元,也是影响2024年净利润不增反降的另一大原因。2024年的资产减值损失有所下降,甚至是最近四年最低的,损失更大的主要原因是少了去年的资产处置收益,这类收益是偶然中的偶然因素,可遇而不可求。
2023年三季度开始的营收增长,已经持续了六个季度,2024年下半年的两个季度,并没有因为是螺旋增长状态而增速下跌。净利润的表现在2024年上半及以前的三个季度的表现都比同季营收好,2024年下半年的两个季度出现了逆转,还不是增速低,而是出现了同比下跌的情况。
2024年下半年净利润下跌的原因之一是毛利率下滑,由于四季度的期间费用占营收比下降,主营业务盈利空间没有下降,反而有所增长。
2024年净利润的下跌就是其他业务导致的,从净收益1100万到净损失1100万,2024年四季度其他收益方面差了2000多万,主营业务方面盈利能力的提升就这样被逆转了。
“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表现一直都是净流入的状态,波动相对净利润来说,大了一些。上市后的固定资产类投入规模明显增长,只有个别年份相对要小一些。如果考虑到这些年的投入情况,营收的增长似乎还有很大的空间,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的原因可能出在市场方面了。我们当然是有证据的,最近两年的三大期间费用增长较快,而营收增长却时慢时快,正说明增长远不及其管理层的预期。
除了折旧的影响之外,存货的占用和应收项目的增长都是主流,而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化相对乱一些。考虑到营收一直在增长的因素,这些变化总体上还算正常。
朝阳科技的长短期偿债能力在上市当年末显得比较强,次年末的短期偿债能力就恢复正常水平。这几年也是长期偿债能力有所提升,短期偿债能力基本维持在兼顾效率与安全的水平上。我们当然注意到,对于一家主营数码产品的公司来说,朝阳科技的资产偏重了,考虑到其整个资产的规模并不高,前些年土地等建设成本都比较高,上项目的成本偏高也正常。
其他就不看了,朝阳科技在经历了几年的波动后,2024年的营收、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和市场分布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提升。但是,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分布,可能会在2025年的贸易战中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国内耳机市场的竞争白热化,想要在“出口转内销”中赚到大钱,难度也不小。
声明:以上为个人分析,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