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源自网络
原文:
王立周绍为傅,曰:“寡人始行县,过番吾,当子为子之时,践石以上者皆道子之孝,故寡人问子以璧,遗子以酒食,而求见子。子谒病而辞。人有言子者曰:‘父之孝子,君之忠臣也。’故寡人以子之知虑为辨足以道人,危足以持难,忠可以写意,信可以远期。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不累;访议之行,穷而不扰。’故寡人欲子之胡服以傅王子。”
周绍曰:“王失论矣,非贱臣所敢任也。”王曰:“选子莫若父,论臣莫若君。君,寡人也。”周绍曰:“立傅之道六。”王曰:“六者何也?”周绍曰:“知虑不躁达于变,身行宽惠达于礼,威严不足以易于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恭于教而不快,和于下而不危。六者傅之才,而臣无一焉。隐中不竭,臣之罪也。傅命仆官,以烦有司,吏之耻也。王请更论。”
王曰:“知此六者,所以使子。”周绍曰:“乃国未通于王胡服,虽然,臣王之臣也,而王重命之,臣敢不听令乎!”再拜,赐胡服。
王曰:“寡人以王子为子任,欲子之厚爱之,无所见丑。御道之以行义,勿令溺苦于学。事君者,顺其意,不逆其志;事先者,明其高,不倍其孤。故有臣可命,其国之禄也。子能行是,以事寡人者毕矣。《书》云:‘去邪无疑,任贤勿贰。’寡人与子,不用人矣。”遂赐周绍胡服衣冠、贝带、黄金师比,以傅王子也。
译文:
赵武灵王准备让周绍做王子何的师傅,对周绍说:“我前些时候巡察各县,经过番吾时,您还身为人子,凡能骑马的人,都称道您的孝行,我赏赐玉璧给您,并把酒食送给您,要求见您,您推辞说您有病。有人在我面前谈到您说:‘是父亲的孝子,国君的忠臣。’所以我认为您的智慧足以诱导别人,刚正足以应付患难,忠诚可以为国宣劳,守信可以经久不变。诗中说:‘勇敢可平定祸患,智慧可治理乱事,这是做事的要点。根据品行选择师傅,用学问教育少年,这是义的纲领。照规划行事,虽有错不会有大的偏差;依据正义行事,虽有困难不会造成忧患。’所以我希望您穿上胡服,做王子的师傅。”
周绍说:“大王选错了人,这不是我所能胜任的。”武灵王说:“挑选儿子,谁也不如他的父亲;评定大臣,谁也不如他的国君。这个国君就是我呀。”周绍说:“任命王子的太傅,有六条标准。”武灵王说:“哪六条标准?”周绍说:“智谋沉稳,又通权达变;待人宽厚,又通于礼法;威武不可屈其志;富贵不可乱其心;严肃认真,遵守教令而不放纵;对待下属平易近人。这六条是担任太子太傅应具备的德才标准,而我连一条也没有。隐瞒实情不能竭尽忠心,这是我的罪过。大王任命我这不称职的人,这有辱太傅的职称,以此来烦劳下属是大王的耻辱。请大王重新选择。”
武灵王说:“我了解这六条标准,所以才任命您做王子的太傅。”周绍说:“全国还不了解大王实行胡服的意图,但是我是大王的臣属,大王的严令,我怎敢不听从呢?”周绍拜了两拜,武灵王赐给他胡服。
武灵王说:“我把王子交托给您,想让您很好地爱护他,不要让他做出令人不高兴的事。以正义的行为去教导他,不要让他醉心于书本学习。侍奉君王,要顺从他的心意,不要违背他的意志;一旦我不在人世,对于我,要发扬我的高明之处而不背叛王子。所以有您这样的臣子可以任命是国家的福分。您能这样做,对我来说就是做到了应该做的一切。《尚书》上说:‘铲除邪恶不要犹豫不决,任用贤人不要三心二意。’我信任您,不再任用别人了。”于是武灵王赐给周绍胡服衣帽、饰金腰带、黄金带钩,任命他为王子的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