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是人类灵魂深处的语言,是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在《库艺术》年度主题中,我们隆重推出“特别关注”栏目,旨在聚焦当下艺术界的璀璨星辰,展现他们的独特思考与创作成果。
本栏目中呈现了一批在当代艺术领域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及其作品,通过高清图片和深度解读,将带领读者走进他们的艺术世界,感受他们的创作灵感与独特思考。这些艺术家们以不同的媒介、形式和风格,展现了当代艺术的多元与包容,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创新与活力的艺术时代。

李 明
Li Ming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 副教授
中国农工党山东省画院 常务理事
山东省美协当代艺术委员会 特邀委员
济南美术家协会 会员
亚太酒店设计协会山东分会 副会长
美国东西方艺术学会 研究员
主导水墨·综合材料探索品酌意味的形式逻辑

李明 在画室创作“特别关注”个案研究李明见山系列随笔心象水墨The Essays of the Mountain Series(文/李明)“见山不是山” 是一个禅宗公案,代表着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洞见和超越二元对立的哲学思想。在当代绘画中,这种理念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见山不是山”这个理念在当代绘画中的应用,鼓励艺术家突破传统的表现形式,探索新的创作方法和理念。这种探索不仅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加深了我对世界和对自然的理解。我用线条和不规则水墨体块,重塑山体之外的意向,似是而似的表达让人更有一定的冥想空间,这里说的山和真正意义的山也有区别,见山不是山。

见山系列:见山不是山纸本水墨综合材料64 × 55cm2024

见山系列:归去来兮纸本水墨综合材料66 × 29cm2024随之按照这个逻辑展开的创作让我兴奋又轻松,所有有机的表达如此的有目的性的去展开矛盾和冲突,也使得心象水墨概念臻已实现,直接传达艺术家或者演绎者个体思想、情感的艺术手段与方法。在艺术学领域,表现艺术是相对于再现艺术而言的。我用的心象水墨概念并不完全是对生活的描摹,应当是一种对实践表现中的表现,艺术的审美重心在于精神的再修饰,而单纯的表现艺术的重心在于主体精神的直接披露;回头再看见山系列作品就会找到精神的另一种共鸣,心象之象。

见山系列:横看成岭纸本水墨综合材料44 × 33cm2024

见山系列:百嶂纸本水墨综合材料180 × 75cm2024“见山不是山”的哲学意味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它强调了人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思想在现代哲学中也有着很高的地位。例如,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经提出过“虚假世界”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在面对某个问题时,应该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不能仅仅局限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否则就会陷入“虚假世界”中。这种思想与“见山不是山”的哲学意味也是相通的。“见山不是山”这句话虽然简单,但蕴含的哲学意味和应用价值却非常深刻。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探究心象历程,通过深入思考去寻觅事物的本质。

见山系列:层峦叠嶂纸本水墨综合材料36 × 36cm × 两拼2024

见山系列:月相纸本水墨综合材料36 × 36cm × 两拼2024在心象水墨艺术表达时,通过深入思考,将问题的本质揭示出来,以引起欣赏者的关注和共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解决问题,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心象水墨的创作方式实际吸收了传统水墨的构成方式,艺术的当今也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来实现。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电脑软件或者数字绘画、AI来实现水墨的艺术体验。运用设计和制作的方式来表达心象之象,也是心象表达的精华层面,当然在创作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加入多种材料,不断扩大视觉边缘,可阴阳八卦可千山万水可天地悠悠可委身立命…使得心象水墨这种艺术表达,更多的让人感受到艺术的发展魅力。

见山系列:连绵天成纸本水墨综合材料100 × 100cm2024

见山系列:雾起千山活纸本水墨综合材料100 × 100cm2024(请横向观看)

见山系列:侧成峰纸本水墨综合材料76 × 20cm × 两拼2024 中德导师联手打造
如何用有限的材料
在创作中找到无限的可能?
德国现代艺术课程 即兴创作:有限材料的艺术练习
专项课题研究线上工作坊
特邀导师:乌尔里希·克里博(德)、张一非线上课程启动时间:2024年6月22日课程时长:5周(每次课程时长3小时)授课形式:1,周六、日晚腾讯会议面对面实时讲授与创作点评2,周一到周五群内就有关问题交流及课题作品指导3,当日课程回放(一年内无限次观看) 长按或扫码立刻报名 报名微信:kuyishu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