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2025年一季报点评

价投谷子 2025-04-29 03:54:16

股东分析

根据南京银行一季报披露信息,第一季度沪股通增持2200万股,第十大股东东部机场首次进入前十大股东序列至少增持了3400万股,证金公司被挤出前十大股东,其他股东持股数基本不变。南京银行的股东人数从2024年末的7.87万人增加到7.97万人,小幅增加了0.1万人。

营收分析

根据南京银行的一季报披露信息,总营收141.9亿同比增6.53%,其中净利息收入77.52亿同比大幅增长17.79%;税前利润73.77亿同比增长3.28%;归母净利润61.08亿同比增长7.05%,更多的信息如下表1所示: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南京银行2025年第一季度的营收表现有3个值得关注的点:1,净利息收入同比大幅增加;2,手续费同比大幅增加;3,其他非息收入同比负增长。

对于利息收入,其增幅略超总资产增速,较大概率说明净息差同比去年第一季度上升了。由于南京银行一季报并不公布净息差,所以如果想要估算一季度净息差的反弹幅度以及原因我们就需要通过老版净息差还原法把一季度单季的数据还原出来。

我们假设南京银行的资产变化在季度内是线性的,生息资产和总资产的比例保持稳定,那么生息资产的环比变化=(25年一季报总资产+24年年报报总资产)/(24年三季报总资产+24年年报总资产)-1=4.25%。

接着,我们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的单季数据计算每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和净利息收入的环比变化,如下表2所示:

表2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单日利息收入环比增长3.93%,通过生息资产环比增长4.25%的假设,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南京银行的资产收益率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下滑了约1bp。单日利息支出环比下降0.81%,我们可以推测出,南京银行第一季度的负债成本下滑了约11bps。最后单日净利息收入环比大幅增长13.01%我们可以推算出净息差环比反弹了约16bps。

读者看到这里最大的疑问估计是为啥净利差增加10bps(资产收益率下降1bp,负债成本降11bps),为何净息差却增加了16bps。个人理解可能是南京银行在资产配置中增加了生息资产的占比,降低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占比。这一点我们通过一季报披露的数据可以佐证,一季报交易性金融资产4491.63亿,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6.24%,2024年年报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8.21%。

南京银行第一季度其他非利息收入同比下滑10.78%,环比2024年第四季度下降了16.35%。实话说,这一表现惊到我了,不是差的惊到我,而是好的惊到我了。我原来预期这块收入还要低5-10亿。

我在前面的专栏文章《平安银行带来春天的信息?》专门提到过2025年第一季度债券市场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调。各家银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高的,2024年第四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贡献营收多的银行,今年一季度受影响越大。

以平安银行为例,2024年底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10.91%,2024年第四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贡献当季营收17.54亿,占比5%。结果,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平安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8亿。

我当时统计了9家上市银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贡献占比,南京银行在这两个指标上都是最高的。所以,我原来预期南京银行第一季度的其他非息收入会非常糟糕。但是,事实是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其下降幅度都远小于预期。为了探究南京银行为何其他非息收入的表现要远好于预期,我调取了损益表明细,如下图1所示:

图1

从图1中我们看到有两点明显超预期的表现。第一个是公允减值变动损益,2025年第一季度-2.16亿。这个数据远远好于我的估测值。南京银行2024年第四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贡献为+14.11亿。

牛不牛?你对比一下平安银行的数据,2024年第四季度+17.54亿,2025年第一季度-30.8亿。正常来说公允价值损益如果没有做任何持仓策略调整应该是挣得多亏的也多。我们看南京银行,2024年第四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贡献度和平安银行相差不大,但是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其损失远远小于平安银行,只有平安银行损失的约1/15。

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南京银行猜对了行情,在今年一季度提前进行了持仓调整。考虑到南京银行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规模虽有下降但幅度不大,我个人估计南京银行可能是用债券市场的衍生品做了类似套期保值的操作。这样,虽然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但是衍生品的公允价值上涨抵消了大部分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南京银行“债券之王”的绰号绝非浪得虚名,人家市金部里肯定有一些债市的高手。

第二个是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产生的收益。这一块用最简单的话说就是高抛了部分价格较高的高收益债券,将未来的净利息收入提前兑换为今天的投资收益。由此可见,南京银行为了对冲公允价值下跌带来的影响,通过提前抛售部分持有到期债券兑现收益。

2025年第一季度,南京银行通过资产配置策略调整大幅降低了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损失。同时,通过抛售部分高股息债券,提前兑现收益,最终达到降低债市调整带来的影响。

最后,手续费同比大幅增长可能预示着南京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和授信相关业务发展的不错。这一表现和平安银行的财富管理手续费恢复性增长类似,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我的猜测,财富管理业务今年一季度有所复苏。

资产分析

根据南京银行的一季报披露信息,总资产27652.38亿同比增15.4%,其中贷款总额13136.3亿同比增长15%;总负债25692.38亿同比增长15.88%;其中存款总额16911.82亿同比增长16.84%,更多的信息如下表3所示:

表3

实话说,南京银行这个资产负债表我几乎挑不出任何毛病,扩张速度快,各科目之间增速比较均衡。存款增速高于总负债增速,负债结构还在持续优化中。

不良分析

根据一季报披露南京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11.63亿比年初的103.87亿增加7.76亿,不良率0.83%保持和年初持平;贷款减值准备是361.33亿比年初的348.27亿增加了13.06亿。南京银行一季度不良贷款覆盖率323.69%比年初的335.27%,下降了11.58个百分点;拨贷比2.68%比年初的2.77%下降了0.05个百分比。

根据2024年年报披露的数据,南京银行贷款减值损失106.81亿是信用减值损失105.25亿的101.48%。根据一季报披露,南京银行单季计提减值损失31.71亿,所以我们推测贷款减值计提约为32亿。2024年全年收回已核销不良17.82亿,我们推测第一季度收回已核销不良4.5亿。所以,南京银行第一季度核销贷款估测为32+4.5-13.06=23.44亿。新生成不良规模的下限约为23.44+7.76=31.2亿,这个数据略好于去年全年的季度均值。

资本充足率分析

南京银行一季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9%比年初的9.36%下降了47bps,同比去年一季报的9.22%下降了33bps。规模增长消耗了较多的资本金,推动可转债转股是必然的选择。

点评

南京银行一季报亮点是净利息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其中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和净息差出现了显著反弹同时做出了贡献。手续费同比大幅增长可能得益于财富管理和信贷承诺等业务的发展。南京银行通过金融市场操盘技巧最大限度化解了债市下跌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为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打下来基础。

南京银行资产质量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不良生成偏高的问题,信用减值如之前预测的那样进一步提升。总资产快速扩张,各科目增长相对均衡,唯一的问题就是资本金消耗较大,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滑。

0 阅读:174

价投谷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