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脐带护理指南:这些关键细节容易被忽略

宁波象山港妇产医院 2025-04-15 16:23:04

新生宝宝黄疸和脐带护理是宝宝出生后的两大护理重点,但许多家长容易忽略一些细节,导致不必要的焦虑或护理不当。以下是科学护理方法及常见误区解析。

一、新生宝宝黄疸:分清生理性和病理性

1. 生理性黄疸(正常现象)

表现: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眼白发黄,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能延长至2~4周)。

护理要点:

增加喂养频次(每天8~12次),通过排便排出。

适当晒太阳(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遮住眼睛和暴露四肢和背部,每次10~15分钟)。

2. 病理性黄疸(需就医)

危险信号:

出生24小时内出现黄疸;

黄疸进展快(如蔓延至手脚心);

伴随发热、嗜睡、拒奶、大便发白等。

治疗方式:医生可能建议光疗或进一步检查。

误区提醒:

❌ 喂葡萄糖水、金银花水无效,反而影响奶量摄入。

❌ 自行网购“蓝光灯”操作不当可能烫伤宝宝。

二、脐带护理:保持干燥是关键

1. 正确护理步骤

每天用75%医用酒精或碘伏(棉签蘸取)从脐带根部由内向外环形消毒,1~2次。

穿纸尿裤时向下翻折,避免摩擦脐部。

洗澡时可用防水贴保护,洗后立即擦干并消毒。

2. 异常情况处理

轻微渗血:少量血痂属正常,加强消毒即可。

化脓、异味:可能感染,需就医。

超过3周未脱落:咨询医生,勿强行拉扯。

误区提醒:

❌ 撒痱子粉、涂紫药水会阻碍干燥,增加感染风险。

❌ 用纱布包裹脐部可能闷湿,延迟脱落。

三、特别注意事项

护理前后家长需洗手,避免细菌。

黄疸监测可租用经皮测疸仪(医院同款),但数值偏高时仍应以血检为准。

脐带脱落后仍有少量分泌物,继续消毒至完全干燥。

科学护理能减少新生健康风险,但若出现异常(如黄疸值飙升、脐部红肿发热),务必及时就医。家长无需过度焦虑,掌握正确方法即可从容应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