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美国海军向国会提交了一份拨款申请,要求对现役的22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进行延寿升级,以便这些此时已经进入服役末期的舰艇能够继续服役至2030年。美国国会参议院审计委员会将这份申请打了一个“对折”,只批准了其中11艘的延寿升级资金,资金总额为37亿美元。
作为交换,美国海军同意将剩下的1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全部退役。
在这里,我们回顾一下“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发展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美国海军就提出了“先进水面导弹系统”计划,也就是后来的SPY-1系列相控阵雷达系统(我们对它更熟悉的称呼就是“宙斯盾”系统)和“标准”-2系列舰对空导弹(实际上在研制的早期是和“海标枪”一样兼顾打击水面目标的),彼时的研制进展也颇为顺利,需要一个过程全新的舰体平台加以落实。
与此同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被一大堆大型导弹巡洋舰(其中还不乏核动力的)和“导弹驱逐领舰”(其中也有核动力的)压得军费难堪重负的美国海军决定采用一型全新的轻型导弹巡洋舰替换上述所有导弹巡洋舰和“导弹驱逐领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美国海军取消了“导弹驱逐领舰”这一称谓,统一称为轻型导弹巡洋舰),于是“提康德罗加”级轻型导弹巡洋舰应运而生。由于在研发之初就明确要安装“宙斯盾”系统和“标准”-2舰空导弹,因此“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另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就是“宙斯盾巡洋舰”。
自1983年首舰“提康德罗加”号服役以来,“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长期作为世界上最先进导弹巡洋舰的“标杆”,首创的“宙斯盾”系统可以在雷达不转动的情况下实现360°的全向探测,“标准”-2舰空导弹也是世界上首创采用中段指令+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方式,使得“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可以使用有限的照射雷达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拦截空中目标。

“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首舰“提康德罗加”号
另外,“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还是美国海军中首次使用了全燃气轮机动力的轻巡洋舰,凭借LM2500燃气轮机的出色性能,“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在动力包性能方面碾压了苏联红海军当时最新锐的“光荣”级巡洋舰,在美国当时首屈一指的工业能力加成下,“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在性价比上远远超过当时世界上任何大中型水面作战舰只,尤其是将“光荣”级甚至是被称为“战列巡洋舰”的“基洛夫”级甩在身后。当苏联轰然倒塌、不再有构成威胁的红海军之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更是独步全球,成为那个时代先进巡洋舰的标杆。

“光荣”级巡洋舰

“基洛夫”级巡洋舰
然而祸福相依,正因为继承苏联红海军衣钵的俄罗斯海军的迅速没落,使得美国海军在下一代大型水面战舰的规划中问题百出。坚持发展下一代CGX巡洋舰的原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布尔达上将“被自杀”(官方说法是他购买了并非自己获得的V字战斗徽章,后来被揭穿后不堪忍受来自各方面的谩骂和攻击而开枪自杀,但他自杀后不久有人为他澄清:他就是获得过该勋章的。不少人猜测,导致这位从水兵一路走到上将的布尔达如此被人针对是因为他倡导在基层官兵中选拔军官和士官,此举被认为触怒了相关“军人世家”的利益,导致这些“既得利益者”出手“做”掉了这名被认为是美国海军最务实、最有能力也是最爱兵如子的作战部长)。

时任美国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布尔达上将
失去布尔达后美国海军就一度不再有继续发展巡洋舰的计划,而在CGX方案上加以“阉割”后的DDG1000方案——也就是未来的“朱姆沃尔特”级大型驱逐舰的状态简直可以用拉胯来形容。

CGX巡洋舰方案效果图

DDG1000驱逐舰方案
不过吧,美国海军并非没有打算在“提康德罗加”级的进一步发展上做一些努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具有隐形特征的一体化综合桅杆”在“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雷福德”号上试装测试并得到良好的效果,准备用于对当时美国海军主力舰艇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的桅杆进行改装,这也是当时世界上首次将综合射频桅杆装备到作战舰只上的尝试。然而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由于相关企业的倒闭,美国反而没有装备综合射频桅杆的巡洋舰和驱逐舰了。

试装隐形封闭式桅杆的“雷福德”号驱逐舰
言归正传,其实美国海军和美国国会对于“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是否进行升级的掰扯从2012年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美国海军以部分“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过于老旧不堪为由要求将这些舰艇退役,但是被美国国会以巡洋舰数量不足为由加以断然拒绝。此时,原本有27艘之多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中已经有5艘没有装备垂直发射装置的“提康德罗加”号(CG-47)、“约克城”号(CG-48)、“文森斯”号(CG-49)、“福吉谷”号(CG-50)和“托马斯·盖茨”号(CG-51)在2004~2005年之间退役(这些都属于第一批次舰),还剩下22艘,已经触到了美国海军巡洋舰保有量的“红线”。

封存中的“提康德罗加”号和“约克城”号

准备参加退役仪式的“文森斯”号

被当成靶舰击沉的“福吉谷”号

封存中的“托马斯·盖茨”号
此举正中美国海军下怀,要让这些巡洋舰继续服役啊——得加钱!
因此,在两年以后的2014年,美国海军针对这些军舰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分阶段现代化计划,但是国会也不是傻子——你说要多少我就给多少?那我的面子往哪里搁?于是乎参议院审计委员会一刀将计划砍掉了一半,22艘变成了11艘。选中改造11艘“提康德罗加”级舰的分别是“考彭斯”号(CG-63)、“葛底斯堡”号(CG-64)、“长津湖”号(CG-65)、“顺化市”号(CG-66)、“夏洛”号(CG-67)、“安齐奥”号(CG-68)、“维克斯堡”号(CG-69)、“伊利湖”号(CG-70)、“圣乔治角”号(CG-71)、“维拉湾”号(CG-72)和“皇家港”号(CG-73),这批舰只大多属于舰龄较新的第三批次和第四批次舰。
至于剩下的11艘“邦克山”号(CG-52)、“莫比尔湾”号(CG-53)、“安提坦”号(CG-54)、“莱特湾”号(CG-55)、“圣哈辛托”号(CG-56)、“张伯伦湖”号(CG-57)、“菲律宾海”号(CG-58)、“普林斯顿”号(CG-59)、“诺曼底”号(CG-60)、“蒙特雷”号(CG-61)和“钱瑟勒斯维尔”号(CG-62)因为属于是第二批次舰和第三批次舰中舰龄较大者,虽然没有立即要求退役,但明确表示不会再进行延寿改造,本着“可持续性竭泽而渔”的原则,用烂用完为止。
之所以美国一定要保留“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但又不同意保留全部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这背后的原因是相当拧巴的——支持退役“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人认为升级“提康德罗加”级并不划算,因为这些钱足够用来建造的全新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以及“星座”级护卫舰。但是支持保留“提康德罗加”级舰的人认为“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虽然性能先进,但它们不具备担任编队指挥舰的舰队指挥系统(巡洋舰在军语中的一个定义就是“可以担任舰队旗舰”,放到现在也就是配备指挥舱室),因此在目前的美国海军体系中,“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的地位还不可替代。
在两派相持不下的情况下,双方一番扯皮后,才有了这个“延寿一半、退役一半”的升级计划。
但是,这个延寿改造计划一开始就极为不顺。2015年该计划启动后,这11艘舰中的4艘——“夏洛”号、“伊利湖”号、“维拉湾”号和“皇家港”号就被判定为“不适合维修”,于是在2017年取消了上述4舰的延寿工程,将它们打发回到舰队继续服役,其中“维拉湾”号和“皇家港”号分别在2022年8月4日和9月29日退役。“夏洛”号和“伊利湖”号至今还在苟延残喘。

2015年进入船坞准备开始延寿改装的“夏洛”号

“伊利湖”号

退役仪式上的“维拉湾”号

“皇家港”号
然而,剩下的7艘“提康德罗加”级舰一直“升级”到2022年,抽象的事情发生了——美国海军宣称:鉴于对正在升级中的“顺化市”号和“安齐奥”号的升级情况不满意(两舰分别于2019年2月2日和2月9日开始升级改造),宣布放弃两舰。于是,这两艘分别已经花费1.61亿美元和2.51亿美元的军舰终止升级,于2022年6月6日和9月22日退役。

退役后的“顺化市”号

退役后的“安齐奥”号
2023年,美国海军又以同样的理由宣布放弃“考彭斯”号和“维克斯堡”号两舰(两舰分别于2015年9月28日和2016年7月1日开始升级改造),这两艘分别耗资6.79亿美元和7.54亿美元改造费用的巡洋舰在2024年退役。

“考彭斯”号

“维克斯堡”号
换句话说,为这四艘巡洋舰的升级改造扔进去的18.45亿美元打了水漂,钱花进去了,船没拿得了。
关于美国海军方面为什么要放弃这四艘巡洋舰的升级,在一份美国政府问责局出具的关于“维克斯堡”号的维修报告或多或少解释了“不适合维修”的原因:
一是升级施工缺乏有效监管:海军未能提供充分的计划和监督,导致成本飙升和工期延误。
二是承包商表现不佳:如CG-69“维克斯堡”号的测试发现问题后,承包商竟使用强力胶、发泡剂、塑胶膜和电视购物产品进行修復,以及各种荒唐的事情,竟然还导致成本增加。
三是指挥链混乱:舰艇的管理权从舰队司令部(USFF)转移至海军海洋系统司令部(NAVSEA),但双方责任不明确,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分析指出,在发现存在上述重大问题后,美国政府问责局不得不终止4艘舰的升级计划,并强令退役。

红色部分就是四艘修着修着就修报废了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此事成为进入本世纪以来发生在美国海军头上最大的丑闻,花了那么多钱,原本是为了对老舰进行延寿改装以达到“续命”的诉求,结果钱没少花,船没改完直接拉去了拆船厂,这换谁头上谁不破防跳脚?
一时间,要求将此事背后的责任人绳之以法的呼声不绝于耳,美国五角大楼和国会相关委员会也对此事展开调查,结果您猜怎么着?没怎么着!除了留下一句:剩下的3艘巡洋舰的升级改造将加强相关环节的监管力度,不让类似的事件重演之外,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2024年,剩余的3艘延寿升级的“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葛底斯堡”号、“长津湖”号和“圣乔治角”号终于完成了延寿升级并通过了海军的验收回到现役,平均每艘的升级费用为6亿美元。可让人尴尬的一幕出现了,海军在重新接收这3艘巡洋舰的同时宣布说:3艘巡洋舰将按照原定计划的退役时间也就是2026年退役,而不是延寿改装的目标——使用到2030年。

“葛底斯堡”号

“长津湖”号

“圣乔治角”号
一时间又让舆论哗然——合着你延寿改装是一天寿命也没延长,那你延寿了个寂寞啊!
……
“懂王”特朗普“王者归来”后,由亿万富翁兼前世界首富艾隆·马斯克牵头成立的政府效率部(俗称“狗部”)就开启了各种“查账模式”,五角大楼及其相关的国防承包商是查账的重点对象。由于背后有“懂王”的强力支持,“狗部”以极高的效率查出了五角大楼的一长串“黑料”,其中就包括“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延寿改装背后的这档子“烂事”。
原来,这份延寿改装升级计划在国会讨价还价的时候就被各路“史密斯专员”和“约翰逊专员”们给盯上了,那可是37亿美金的大项目,各路“专员”于是狮子大开口地公开要求“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去,利益均沾,否则一美分都别指望从国会预算审批委员会中批出来。
不让国会的“史密斯专员”们捞,那钱就批不出来,钱如果批不出来,海军中的“史密斯专员”怎么捞?大家没得捞,那还怎么进步?老婆的奢侈品钱从哪里来?孩子的私立学校学费从哪里来?专员们自己养小秘的钱又从哪里来?
于是,海军和国会达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协议,既花钱升级“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又不推迟那些经过升级的巡洋舰的退役时间……至于修了点啥,抱歉这是军事机密,无可奉告。当然,花出去的钱就花出去了,退钱是不可能退的,不管军舰的下场如何,“史密斯专员”和“约翰逊专员”的腰包反正是鼓了……
2024年12月23日,刚刚完成升级回到现役没多久的“葛底斯堡”号巡洋舰就小刀剌屁股开了个大眼儿——
在当天执行的对也门胡塞武装的空袭行动中,一架F/A-18F型“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刚刚从“杜鲁门”号航母上弹射起飞后不久,就被“葛底斯堡”号巡洋舰发射一枚“标准”-2型舰空导弹击中,飞机凌空起火失控并坠海,坠海前两名飞行员成功弹射,其中一名受伤。

F/A-18F型“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
事后,五角大楼宣布解除事发时正在“葛底斯堡”号上的“杜鲁门”号航母打击群参谋长的职务,直接将此次事故的性质定性为人为失误所导致。但是有不少“业内人士”相信这和“葛底斯堡”号的失败的“升级”脱不开关系。

“杜鲁门”号航母
“葛底斯堡”号自己都没想到,它见证了美国海军从冷战中的世界顶点,到冷战后的独孤求败,直到现在一路下行的令人唏(暗)嘘(爽)的全过程,也见证了美国军工业在各路“史密斯专员”的花样操作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江河日下的糟(喜)糕(人)景象……
2029年后,所有“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都将从美国海军中消失,美国海军将迎来一个没有巡洋舰的时代。为了顶替“提康德罗加”将退役后留下的空缺,美国海军计划升级一些“阿利·伯克”IIA型导弹驱逐舰代替巡洋舰发挥作用,并且言之凿凿“不会重蹈升级巡洋舰的覆辙”,但事情还没开始就说这个,很难让人不理解为这是缺啥喊啥……

“阿利·伯克”IIA型导弹驱逐舰
2024年12月之后,“把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对面去”成了一句激动人心的话,但实际上在很多领域,美国早就戴上了这顶“落后的帽子”,想想“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和055型大型驱逐舰的一落一起,世界海权力量格局的变化也已经在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