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因为一些突发的、挡不住的事儿失去联系,我在这儿邀请大家,直接加我个人的微信,账号是hmgg021。
1 色彩动荡
到了21世纪,美国在政治领域搞出了啥最“牛”的新花样?
这是不是说“要离开团队”了?
啥是“身份政治”呢?说白了,身份政治就是围绕人的身份特征来进行的一种政治考量或运作。它的是人的各种身份标签,比如性别、种族、宗教、阶级等等,并以此为基础来划分群体、制定政策、推动议程。在这种政治逻辑下,不同的身份群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和政治地位,从而形成复杂多样的政治生态。就这么简单,身份政治就是围绕人的身份来做文章的一种政治现象。
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所谓的“颜色革命”。
大家都清楚,打从第一次世界大战那会儿起,美国政府就一直把自由民主当作他们重点推广的东西。
小布什当上总统后,他特别信奉那个“民主能带来和平”的说法,一直当作理论基石。
“民主国家不易战论”觉得,那些都采用民主制度的国家,往往不会互相开打。不过,这个观点主张,要把推广西方的民主制度看作是确保世界和平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说白了就是:
尽管咱俩都是讲究民主的国家,我不会像对待那些非民主国家那样对你有啥偏见,可要是你的民主方式跟我的不太一样,那我还是得插个手管一管。
结果就是,“色彩变动”这种情况出现了。
不过,像“颜色革命”还有那套“民主带来和平”的说法,它们真的就是为了“民主”吗?
其实,这主要是出于美国的战略考量,并非其他原因。
咱们得瞧瞧,菲律宾的民主、哥伦比亚的民主、阿尔巴尼亚的民主,跟大伙儿常说的“西式民主”其实差得挺远。可到头来咋样了呢?
由于他们跟美国利益捆绑得很紧,所以美国就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过来讲,要是战略上有需要,就算你再怎么讲究“民主”,并且跟美国一样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也能想方设法给你找茬。
比如说,像东欧、中亚以及高加索地区的那些国家。
2003年,美国在搞他们的全球战略大变动时,搞出了个“新中亚计划”,打算趁着俄罗斯实力下滑,悄悄把中亚这块地方收到自己麾下。
方法,说白了就是搞“颜色革命”。
“颜色革命”说白了,不是那种彻底推翻旧制度的“真刀真枪的革命”。
它背后的真实打算,就是要挑起老百姓对老政府的不高兴,借着“民主”这套体系和流程,来换个领导班子掌权。
说白了,颜色革命既不会让生产关系有啥大变动,也不会帮底层百姓翻身当家做主。
因此,颜色革命说到底,就是一场想扳倒现政权的“伪革命”而已。
“色彩动乱”的背后推手,其实是中情局的某个代号叫CANVAS的项目组。
换种说法就是,“采用和平行动与战略核心”这么个名字,听起来像是“教育辅导的地方”,但实际上,它就是那个搞“颜色政变”的策划中心。
美国搞出“颜色革命”这套把戏,说白了就是想通过政治和经济上的小动作,往中亚国家里多插一脚,最终让这些国家建立起对美国友好或者更加友好的政府。
目的是拆分独联体,把俄罗斯的影响力挤走,好让美国能最终在这个地方当上老大,拥有说一不二的话语权。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要是咱们瞅瞅“颜色革命鼻祖”吉恩·夏普写的书,就能瞧出,西方人早就把颜色革命整成一套“流程”了。
现在,整个过程大概分为六个环节。
首先,得派些情报人员过去,他们得换上各种正当的身份,悄悄溜进那个咱们要盯上的国家。
建立以“民主”和“人权”为核心的非政府组织,推广西方的民主自由理念和价值观,意图混淆大众的思维。
接下来这一步,你得去找些有话语权的大咖加入,特别是那种学者、当官的、媒体人和专业律师啥的。
要是目标国家里头已经有反对政府的力量,那就直接用钱把他们拉拢过来,一起干事儿。
第三步,你得想个有代表性的颜色或者喊个响亮的口号,然后挑一个用。
比如说,2003年格鲁吉亚发生的那场革命,大家叫它“玫瑰革命”,就是因为抗议的人们手里都拿着玫瑰花。
2005年,吉尔吉斯斯坦发生了场大事,大家叫它“迎春花革命”。为啥叫这名字呢?因为那时候正好是黄色迎春花开的季节,抗议的人们都拿着黄色花巾当头巾,就这么得来了。
另外,伊朗的头巾、香港的雨伞跟口罩,也都被看作是颜色变革的象征。
第四步,就是找各种能挑起事端的机会,让那些所谓的“自由媒体”出来搅局,他们会使出造谣、诋毁这些下三滥的手段,去抹黑那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政府,然后煽动老百姓起来捣乱。
各种名义都能拿来用,比如人权、民主、政府腐败、选举有问题这些,反正也不用真的拿出证据。
第五步,用英语写几句抗议的话,然后拍照发到网上,这样可能会给西方国家提供插手的理由。
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媒体联手,一直在说这场变革是因为各种不平等引起的,这样就赢得了西方国家的支持。
第六步,等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到这儿,就安排一些人假装捣乱,挑衅警察动手,让他们没办法不用武力去控制场面,这样一来就能搞出点暴力冲突的事儿了。
或者自己动手拍些假视频,假装是老百姓被欺负的画面,好让那个政府失去民心,给西方国家找个插手的理由。
这套流程,早就已经安排妥当了。
怎么联系、怎么安排,全都计划妥当了。一旦碰到什么社会热点,像是天然气价格往上涨,或者选举里出现不公,轻轻松松就能挑动起大家的情绪。
要是反对派取得了胜利,那他们接手政权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了。
要是反对派没能赢,那就加强抗议行动,营造出一种“受打压”的假象。
接着,西方国家就站出来表达他们的“担忧”,通过对现政权实施制裁来施加压力,目的就是要让国家重新举行大选,或者是让现任政府低头认输,交出权力。
这套步骤,真的是“无可挑剔”。
坦白讲,“颜色革命”这事儿,真的挺棘手的,不好对付。
究竟是为了啥?
颜色革命的核心套路,并不是通过传统的拿枪动刀那种暴力方式来进行。
它是借助具有高度组织性的政治势力,煽动并裹挟众多普通老百姓,采取街头抗议和温和却带强制性的手段,意图推翻国家政权。
尽管这些人的目的是想推翻国家政权,但由于他们采用非暴力的手段,在当下的法治社会中,这些做法很多时候并不违反法律。
这事儿有点棘手了。
说白了,别人来抗议,那是他们的自由。你要是动手用暴力去压制,那可就站在了道德的对立面,理亏了。
在反对派的不断指责中,很容易就变成大家攻击的焦点。
可要是你选择不去管它呢?
那些搞颜色革命的人,会更加肆无忌惮,使出各种花招来试探你的极限,让你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受到严重冲击,搞得社会没法正常运行。
最终就是想让你采取行动,你要是不动,那就给你扣上黑锅。
有些人会采取占领立法大楼、在机场静坐,甚至故意阻碍交通等手段,这些都是类似的做法。
因此,遇到这一手段,大多数国家都毫无办法,不知所措。
结果就是,每次群众运动都势如破竹,毫不费力地就达到了更换政权的目的。
更重要的是,颜色革命具有传染性。
当“颜色革命”在格鲁吉亚和吉尔吉斯斯坦接连成功后,独联体国家一提到选举就心里发憷,生怕国内外的反对力量会借着议会和总统选举的机会,把国家政权给推翻了。
说白了,中东还有东欧的好多国家都掉坑里了。美国搞的那套颜色革命,跟狂风扫落叶似的,在全球到处乱窜,搞乱了不少地方。
就像乌克兰经历的那场“栗子色变动”。
2014年2月份,由于有人故意搅和,乌克兰的老百姓就跑到了首都的广场上搞抗议,对着库马奇政府表达不满。这抗议没多久就变成了动手动脚的乱子。
人数不断增加,队伍越聚越多,一些激进分子就开始搞破坏,他们烧车、砸店、把路给堵了……
情况慢慢失控了。
2014年2月20号那天,在一个挤满人的广场上,突然间,有个不明身份的狙击手开始朝示威的群众和维持秩序的警察开枪,搞了一起恐怖袭击。
这次事件导致53人不幸丧生,其中示威者占了49人,另外4人是执法人员。
反对派和美国迅速抓住这起惨剧,大肆宣扬说这是“乌克兰政府残酷镇压和平抗议者”的行为,这一说法直接加速了乌克兰当局的垮台。
最终,选举结果揭晓,由于颜色革命所引发的深深敌意与分裂,支持俄罗斯的总统亚努科维奇没能获胜,他不得不逃离到俄罗斯避难。
俄罗斯虽然心里想插手,但实在没办法改变现状,普京只能反复提醒大家,颜色革命会带来多大的麻烦。
2014年7月份,普京在俄罗斯的安全会议上讲道,那种被叫做“颜色革命”的事儿,其实就是有人从外边挑起来,再拿钱支持的政权变动。他强调,俄罗斯的老百姓,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让这个事儿得逞。
11月份的时候,普京在那个委员会上讲话说,好多国家发生的“颜色革命”对俄罗斯来说,既是个教训,也是个提醒。俄罗斯政府会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这种事在咱们这儿发生。
由于俄罗斯深知难以单独抵御美国发起的颜色革命,担心自家后院起火,因此拉上了中国,一同强化了上合组织在防范颜色革命方面的作用,靠着中国的力量来守护其在中亚的利益区域。
上合组织为啥能挡住颜色革命呢?其实,上合组织有它独特的办法来防范颜色革命。它通过各种合作,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大家都更加团结,不容易被外部势力挑拨离间。而且,上合组织还积极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让大家都有好日子过,自然就不想去搞那些乱七八糟的颜色革命了。再加上,它有一套完善的预警和应对机制,一旦发现颜色革命的苗头,就能迅速采取行动,把它扼杀在摇篮里。所以,上合组织才能有效地防范颜色革命,保护成员国的安全和稳定。
瞅瞅上合组织到底是咋回事儿,咱就能明白个大概。
跟中国参与的其他主要经济的国际机构不一样,上合组织主要把精力放在对付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这三种恶势力上。
你瞧,上合组织本质上就是一个保障安全的平台嘛!
只要是跟安全有关的,那肯定也是上海合作组织要管的事儿。
原本,上合组织是为了对付那“三种坏势力”的。
后来形势有了变动,俄罗斯、中国等成员国提出建议,上合组织新增了对付毒品贩卖、军火走私、跨国团伙犯罪、非法迁居,还有西方势力渗透的一系列措施。
说白了,就是大家共享情报信息,再提供些技术设备上的帮助,一起提升防范颜色革命的实力。
举个例子,中国给哈萨克斯坦送去了像远距离夜视设备、痕迹对比显微镜这些警察用的高级装备,帮他们提升了破案效率。
没过多久,这批东西就派上了大用场!
2022年开头那会儿,哈萨克斯坦那边闹起了反对政府的大规模动乱。
一开始,大伙都琢磨着,这不过是纳扎尔巴耶夫和托卡耶夫之间的小较量罢了。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色彩革命”的特征逐渐浮出水面,一点点变得明显起来。
举个例子,有些大卡车是专门拉武器的,被示威的人拿来用。还有些穿着特别制服的人在骚乱里头到处跑,那些暴乱的人很快就占领了机场和政府的重要地方。
哈萨克斯坦政府把国内的互联网通讯给断了之后,那些想闹事的人还能像“香港修例事件”那会儿一样,靠蓝牙无线网络来社交联系,继续传递消息。
阿拉木图这座城市里,突然冒出了两万多名武装分子闹事。你得知道,阿拉木图总人口连两百万都不到,这里面还混着不少从国外跑来的恐怖分子呢。
这明显是一场早就计划好、蓄谋已久的叛乱活动。
接着,作为上合组织一员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迅速采取行动,它们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派出了空降兵和特种部队前往支援。
长途急行军,直接飞到阿拉木图机场,立马帮哈萨克斯坦政府把局势稳住了。
尽管中国没直接派兵参与(这也是体谅到俄罗斯的感受),但我们在外交层面还是给了这次行动很大的帮忙。
第二年,上合会议的场合里,咱们中国的外交部长着重指出:
我们要牢牢把握战略主动权,增进彼此间的团结和信任。要坚决站在对方一边,捍卫各自的主权、安全和发展权益,不容许外部力量干涉地区内政,搞乱我们这儿,试图掀起什么“颜色革命”。
这其实就是上合组织一起站出来,支持对抗颜色革命的行动。
其实,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愿意向中国开放中亚地区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中亚地区,大家心里头渐渐不那么依赖俄罗斯了,这事儿没法拦着。既然他们迟早要找新的靠山,那咱就想啊,何不让他们找中国呢?总比找美国好吧?
2 走出困境
有人或许会想,上合组织有套机制能防着颜色革命,但那些没加入上合的国家,他们又该怎么应对呢?
当下,中国在海外多处进行战略布局,说不定这边中国刚跟某些国家签完协议,那边美国就搞起颜色革命把它们政权给颠覆了,那中国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说实话,别担心,咱们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能很大程度上削弱颜色革命带来的不良影响。
究竟是为啥呢?
了解颜色革命为何能成功,原因就很清楚了。其实,只要瞧瞧颜色革命为啥能得逞,就能明白其中的缘由了。
首要问题是经济拮据。
都说事儿出有因,颜色革命这事,美国确实在背后搞了点动作,但说白了,主要还是因为国家自己内部有问题,这也是个关键原因。
咱们瞧瞧那些闹过“色彩动荡”的国家,有的经济像是蜗牛爬行,失业率居高不下,老百姓的日子迟迟没啥好转。
民众心里头有不满,这就给了那些反对派机会,他们趁机搞游行示威这些活动。稍微一鼓动,就能让上百万人跟着行动起来,闹起事来。
说白了,就像一堆干枯的柴火,颜色革命的幕后推手,仅仅需要一点火星就能点燃。
第二个问题就是领导力不够强。
不少人瞅见一些国家发生颜色革命的过程,心里直犯嘀咕,心想执政党咋就这么轻而易举地被掀翻了?不是说有国家暴力机器撑腰吗?这机器到底跑哪儿去了?
为啥碰到那些想搞乱国家的有组织行为时,咱们却不敢采取行动呢?反倒是被西方国家一遍遍的“关心”和“催促”给弄得犹豫了?
其实,问题的核心在于执政党高层缺乏足够的决心和勇气,未能坚决正本清源,也未能依法维护政权的稳定。
更怕的是,如果动用武力去镇压暴乱,可能会惹来西方国家的插手和惩罚。
因此,要是政治上不够强硬,通常就会没办法有效应对,被西方国家轻轻一推就垮了。
了解了颜色革命为啥能成功,那解决办法不就明摆着嘛,直接从根儿上着手不就得了?
咱们先来瞅瞅经济支援这块儿。
“一带一路”到底是干啥的呢?其实,“一带一路”就是一个大倡议,它主要是为了加强咱们国家和沿线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大家一起搞建设、谋发展。通过这个倡议,咱们能跟更多的国家搭伙做生意,一起修路、建桥、搞能源项目,让商品和人员往来更方便,经济联系更紧密。简单来说,“一带一路”就像是一条经济纽带,把咱们和沿线国家紧紧连在一起,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经济发展,实现互利共赢。所以,你问“一带一路”是干嘛的,答案就是:它是一个促进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的好倡议。
一方面,咱们确实能借此机会释放咱们的基建能力。但更重要的是,这还能帮相关国家搞活经济。
咱们来琢磨琢磨,为啥有些国家就是发展不起来呢?这些不太富裕的国家,它们到底卡在哪了?
是不是脑子不够灵光?是不是太爱偷懒?还是说,压根就没打算好好发展?
其实吧,说白了,全球每个国家,心里都揣着个梦想,那就是要发展,想过上好日子,谁也不例外。
不过话说回来,要进步就得有条件支持才行。
比如说,你打算开个服装厂,靠便宜的劳动力来接国外的单子(这常常是很多穷国家开始发展的路子)。
但你缺少了海港,所以不能大量买进机器和所需的原材料。
要是没公路,成品可就运不出去了。
你没电了,所以机器启动不了。
你没有自己的厂房和宿舍楼,所以没法安排那么多员工住和工作。
好吧,既然这些问题你自己解决不了,那就得找找国外的办法了。
那咱得找谁呢?
首要考虑的是钞票。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挺有钱,同时,愿意提供贷款的国际机构也挺多,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就是例子。
可对他们而言,他们首先会精挑细选,那些回款周期长的项目,压根儿就不会被考虑给予贷款。
另外,一旦你贷了款,那肯定得接受一堆费用很高的额外要求,就像得答应西方国家的某些政治要求之类的。
再来说说基础建设实力。
基建这东西听起来可能有点老土,但实际上里头的技术含量可不低。
现在,能建大型基础设施,还有这方面经验的国家,真的没几个了。
不管是美国还是欧洲,因为金融化程度加深,它们搞基建的能力大都大不如前了。
换句话说,就算西方国家想借钱给我们,他们也没那个本事来帮我们搞建设了。
说起来,找中国那可是另一番景象。
你手头紧啊?别担心,我这儿有亚投行呢。
你贷款要还好久吧?没问题,我能签长期的合约。
你是不是手头紧,没钱还账?没问题,你可以考虑用你手里的经营权来抵债。要是这个还不够,你家里的矿产资源之类的,也都能用来偿还。
想要顶级的基础设施建设?没问题,中国的基建实力,在这世界上要是排第二,还真没人敢争第一。
反正,只要那个国家点头,中国能从掏钱到勘探,从建造到运维,再从运营到矿产买卖,全部帮你搞定。
你啥活都不用干,就坐着享受基础建设的好处就成了。
这模式对于那些想要发展的国家来说,简直就是一把无敌的利剑。
都说啦,想要口袋鼓,道路得先通。
当中国把基础设施建设得完善后,这些国家便能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多种多样的产业,从而走上致富路,提升就业率,让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好处。
现在大伙儿生活都富裕了,兜里有钱了,谁还没事跑到街上去闹游行呢!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小日子要过,谁愿意折腾那些啊!
当美国意识到,光靠挑拨离间根本鼓动不了人心时,那所谓的颜色革命还管用吗?不管用了。
咱们聊聊政治后盾这块儿。
为啥那些搞颜色革命并且成功了的国家,它们掌权的那帮人就是不敢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国家制度呢?
主要原因还是在于顶不住西方国家的施压。
在过去那套全球规矩里,西方国家就是大家公认的“国际社会老大”。
这会儿,要是执政党动手把暴乱给摆平了,那就可能会被人说成是“对老百姓动手”。
从头头到干活的人,都可能会被西方国家给惩罚,说不定还得被扯到国际法庭上去。
那么现在是什么情况呢?
中国现在实力强劲,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西方国家的影响力,让它们没法再像以前那样说了算。
就算西方那些国家对我们制裁、施加压力又怎样?大不了我们就转向中国去!
近些年来,中国借助一带一路这个倡议,跟好多国家都加深了外交上的联系,很多都提升到了战略伙伴这种紧密的层级。
这种“铁杆盟友”关系,不只是经济上的相互扶持,也涵盖政治上的声援和站队。
其实道理挺直白,中国一带一路的项目,大多签的都是二三十年的长久协议。
对中国而言,相关国家政局安稳,是中国能不断得到好处的前提和关键,当然不希望它们陷入混乱局面。
因此,中国会坚定地走不插手别国内政的路子,明确地站在这些国家政府的一边。
说白了,国际上的那些压力,我来给你顶着。就算西方那些国家在联合国捣鼓啥提案,你也甭担心,别忘了,我这儿可有个一票否决的权力呢!
有了中国当坚强支撑,这些国家心里就踏实多了,能毫无顾忌地使用强硬措施来平息各种风波。
因此,咱们注意到,这几年里,美国搞的颜色革命,不成功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多了。
就拿白俄罗斯来说吧。
2020年8月9号,白俄罗斯搞了个总统投票,卢卡申科拿到了80.1%的票,反对派的大人物季哈诺夫斯卡娅呢,勉强超过了10%的票数。
接着,反对方坚称选举过程中存在舞弊行为,于是发动抗议活动,呼吁进行重新投票。
不过,卢卡申科可一点都没在怕的。
为啥呢?
一方面,卢卡申科的名声确实响当当。
从90年代起直到现在,咱们一直保留着部分公有制,这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捞到了不少实惠。
另外一方面,就是紧靠俄罗斯和中国这两棵大树了。
对于俄罗斯,卢卡申科全力推进“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
1999年快结束的时候,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俩国家搞了个大动作,签了个条约,说是要一起搞个罗斯人联盟国家,这下子,他们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普通的邻居了,而是要一起变成一个紧密联手的联盟国家。
白俄罗斯虽然不属于俄罗斯联邦,但基本上跟俄联邦挺像的。
俄罗斯在打俄乌战争的时候,派去突袭基辅的空降兵,他们的出发地是白俄罗斯。
只要有俄罗斯军队在场,反对派就闹腾不起来。
说说中国咋样?
告诉你个有意思的事儿,中国和白俄罗斯那可是铁哥们儿,关系好得不得了,叫做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到底是啥意思呢?
中朝之间的军事关系非常紧密,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
你去瞅瞅白俄罗斯的阅兵仪式,他们阅兵时开的是啥车?跟咱们中国阅兵时用的车一模一样,都是红旗车!
中国洲际导弹用的那种能运输又能发射的车子技术,其实是从白俄罗斯引进的。
这两个国家的高层领导经常来往,卢卡申科在近十年里,总共来了中国八次。他每次来的时候,几乎都把自己的儿子带上,很明显是想让老朋友多关照关照孩子。
因为这种深厚的个人感情和极高的政治信任,中国和白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总是互相帮忙,一起站出来维护国际上的公正道义。
白俄罗斯在关乎中国核心权益和重大关心的事情上,比如台湾、新疆、香港等问题,都给了我们强有力的支持。
由于中国和白俄罗斯之间关系紧密,两国的经济贸易活动特别活跃。白俄罗斯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持开放态度,没有设置障碍或限制。
2023年,中国和白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总额冲上了84.43亿美元的新高峰,比去年猛增了67.3个百分点。
中白工业园是“一带一路”合作的一个亮点,现在已经有 107 家企业入驻这里了。
现在,中国和白俄罗斯之间的战略投资合作项目已经多达上百项,涉及好多重要的行业领域。
这些计划的推行,不光让白俄得到了顶尖的生产技术和优秀的管理法子,而且还催生出好多工作岗位,给两个国家以及它们的人民都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好处。
最终,白俄罗斯的老百姓因为国家繁荣昌盛而感到开心,他们十分珍视这种经过努力才换来的、不愁吃穿且安稳的日子。
大家自然而然地把所有事情都跟卢卡申科扯上关系,成了他铁杆的粉丝,反对派那边压根就掀不起啥风浪。
有次,俄罗斯记者跑到反对派头头的老家去探访,结果让人挺意外。那边儿的乡亲们,包括反对派头头的亲戚们,一个个都挺卢卡申科,一说到反对派,心里头就不痛快!
这种环境下,颜色革命咋能搞得起来呢?
还有就是委内瑞拉这个国家。
要是比起白俄罗斯来,委内瑞拉那边的情况可真是糟糕多了。
查韦斯上台后,委内瑞拉就成了美国在南美洲的一块心病,老是跟美国对着干。
马杜罗是查韦斯亲自选定的“后继者”,他无疑也是个立场鲜明的“抗美战士”。
不过,由于长时间的制裁加上经济政策的不得当,执政党就直接靠大量印刷钞票来应对国内的经济难题。
结果是大范围的严重通货膨胀爆发,货币贬值得离谱,通胀率直冲5500%,而贫困人口的比例飙升到了全国人口的八成。
因此,委内瑞拉更容易受到颜色革命的影响。
结果,就在委内瑞拉今年的大选中,发生了政权更迭的风波。
反对的一方表示,之前的民意调查结果中,他们的支持率可是超过了七成,然而选举一结束,这个数字就降到了四成。这摆明了是马杜罗动了手脚,玩了花样。
西方各国可气坏了,就连远在日本出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也连忙站出来对这事儿说了几句:
美国明确表示,对马杜罗再次当选的结果深感忧虑,认为这并未真实体现委内瑞拉民众的意愿或投票结果。
接着,阿根廷、智利、秘鲁、巴拿马这些国家也都站出来表态支持,让委内瑞拉在国际上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马杜罗该怎么应对呢?
赶紧向中俄发出求助信号。
中俄两国迅速作出回应,普京总统亲自打电话向马杜罗表示祝贺,恭喜他以高票当选。他还诚恳地说:“在俄罗斯,你永远会受到热情的款待,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中国方面的态度相当明确:
大家得尊重委内瑞拉人民的决定,让他们自己挑发展道路。得相信委内瑞拉政府和人民,他们有能力把自己的家事处理好。
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
委内瑞拉那边自己已经选出了结果,他们最高法院也正式说了,马杜罗是大选的赢家,你们这些人还在争论个不停干啥呢?
都安静下来,别说话了!
当然,中国可不仅仅是嘴上说说。
选举风波过后一个月,委内瑞拉搞了个“集结大赛”。
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的军队按照既定安排进驻了委内瑞拉,随后“活动圆满落幕”,马杜罗也成功宣誓就职。
就职仪式上,天空中展现了一幅特别的景象,那是用咱们中国的无人机拼凑出的委内瑞拉国旗图案。
马杜罗热情洋溢地向支持者们展示空中的无人机,他说:
这些无人机,整个拉丁美洲就这些,是我们特地从中国搞来的。
你以为马杜罗获得的,就只是那些无人飞行器吗?
不,马杜罗想表达的是,他背后有中国撑腰,有了中国的支持,他就不担心美国会搞出什么颜色革命来对付他。
最后,委内瑞拉那场想改变国家颜色的行动没能成功,布林肯气得不轻,可却束手无策。
讲真的,近几年美国在搞的颜色革命里,就数孟加拉国那次算是搞成了。
咱们得先把事儿说明白,孟加拉国跟咱们中国关系挺好的,不过呢,孟加拉国其实更多的是靠印度罩着。
孟加拉国能从巴基斯坦分离出来,背后其实有印度的军事介入。
孟加拉国的总理哈希娜,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印度的影响和支持成长起来的。因此,印度在面对孟加拉国时,态度往往显得相当强硬。
比如说,印度和孟加拉国之间有54条河流是共有的,但印度老想着自己说了算,控制这些河水的怎么用。这样一来,下游的孟加拉国人就经常面临没水用的困境。
再说,印度给孟加拉国的商品设了好多关税和其他限制,一直不让从孟加拉国进口纺织品。
结果却是,孟加拉国得用大量宝贵外汇去买印度的一大堆产品,这让它对印度的贸易逆差一直很高,外汇储备也变得很薄弱。
由于实施了公务员配额制度,导致不少年轻人心里憋屈。因此,当美国一煽动,学生们立马就涌上了街头抗议。
印度知不知道这种情况呢?
明白无误。
但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印度既没法大力支援孟加拉国去平息内乱,也没胆量公然站出来,反对美国推动的那场“颜色革命”。到最后,也只能是干瞪眼,啥也做不了。
眼瞅着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政府垮台了,没办法,最后只能亲自带兵去机场,协助哈希娜撤走,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回过孟加拉国。
美国在背后给印度使绊子,这让印度心里头特别不痛快:
你让我协助对付中国,我确实出过力,你怎么能背叛我呢?
因此,咱们都能看出来,印度跟美国,还有美国的小跟班加拿大,最近关系都变得特别僵。
两边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个不停,结果印度突然间跟中国商量好了边境撤军的事,并且两国的外交部长也开始重新聊上了。
要是中印能和解,那美国的印太计划可就得彻底泡汤了。
3 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美国搞颜色革命那套本事弱了,不光是让好多国家政权更稳当了,更主要的是,美国的吓唬人的能耐也大不如前了。
以前啊,美国最让人害怕的是啥?
一是武力威胁,你要是不顺从,就动手打你。
另一种说法是,如果你不顺从,他们可能会通过所谓的“颜色革命”来推翻你的政权。
但现在看看,你咋还动手侵略了呢?
由于国际上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响亮,美国现在可不敢轻易动念头去侵略哪个国家了。
另外,现在搞颜色革命的能力减弱了,就算真有人想搞,那些国家也没那么害怕了。
结果,不少位于美国势力范围的拉美国家,渐渐壮起胆子,不再一味顺着美国的意愿,转而选择和中国进行合作了。
就拿最近新开的那个钱凯港来说吧。
钱海港离秘鲁的首都利马特别近,就80公里的路程。它和中国呢,就像是海的两边,隔着大洋遥遥相望。
位置相当好,水深足足有17.8米,是个天生的深水好港口。这里能停得下1.8万标准箱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对远洋运输来说,条件简直太棒了。
瞧瞧拉美那片地儿的地形,东边大都是平平的,西边呢就比较陡。正因为这样,大港口基本都扎堆在东海岸那边。
那问题就来了,西边的这些国家要是想给中国卖东西,他们该怎么做呢?
可以选择走高速公路,把货物拉到东边的港口,在东港装上船,接着穿过巴拿马运河,最终运到中国。
可以从西边的小码头装上货,走海路绕过南美最南边,到东边的大港口再换上大船,接着通过巴拿马运河,一路开到中国。
这里头有个问题需要咱们考虑一下。
首先,这时间真的太久了,一般都会耗上个十天左右。
再者,费用实在太大。
先不说把货物运到东部港口要花多少钱,光是船只要过一次巴拿马运河,费用就得50到200万美元不等。
另外,巴拿马运河每天最多只能让36艘船通过,所以你得在这儿排多久的队,谁心里也没底。
要是你急不可耐,想往前挤一挤,那就得另外付个加急费。
这些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最后都得算到船上运的那些货物头上,这样一来,拉美那边的东西在竞争上可就吃了亏了。
钱凯港正式启用后咋样了?
由于水深足够,所以能直接开通到中国的航线。
拉美西边到中间那块儿的货物,能直接拉到钱凯港,装上船就发往中国了,这样一来,海上运输的时间可就省了不少。
从秘鲁到中国现在只要23天就能到,比以前快了大约12到17天,这给南美洲做外贸带来了新机遇。
现在,钱凯港的年度设计处理量能达到100万个标准集装箱,而且以后还有可能增加到150万个标准集装箱,它将会成为拉美地区最大的港口。
说实话,钱凯港最重要的地方,可不是帮你省下那点时间和路费那么简单。它真正的重大意义,是“推动拉美的发展与进步”。
咱们琢磨琢磨,为啥大家老说“拉美就像是美国自家后花园”呢?想想看,这说法背后的意思,不就是说拉美跟美国关系紧密嘛。就好像邻居家的院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事儿多,关联也深。但话说回来,这“后院”可不是说拉美就归美国管了,就是形容两者之间的互动挺频繁,挺重要的。所以,为啥会有这种说法呢?说到底,历史、地理、文化,还有好多因素搅和在一起,就让人们有了这么个印象。拉美和美国,确实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事儿不单是因为距离远,主要是拉美国家的经济太依靠美国了。
好多年前,美国靠着自己在经济上对拉美国家很大的影响力,往拉美送了很多美元。
美国主导的多边金融机构扩大了对拉美国家的贷款力度,加上美联储采取的猛烈加息措施,让那些已经对美元产生严重依赖的拉美国家,一下子就被债务问题给困住了。
随后,美国成功获取了众多拉美国家的大批资产与国有企业控制权。
这么一来,拉美经济差不多就被美国拿捏住了,拉美地区变成了美国获取原材料的地方,还有他们倾销商品的市场。
在这段时间里,即使左翼政党成功上台掌权,他们在经济上也无法从根本上扭转这个局面。
因此,拉美地区老是像钟摆一样,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来回摇摆不定。
要是能给拉美地区找个不靠美国的新出路,咋样?
中国手里有钱,建设能力也强,而且需要大批物资,跟拉美地区简直是天作之合。
拉美地区资源相当充裕,锂、铁、铜这些矿产储量都很大,而且还有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和海货,它们都急需找到更好的销售渠道。
中国在当地热销的商品有不少,比如消费电子玩意儿、布艺产品、轻便的建筑机械,还有汽车以及它们的零件,这些都卖得特别好。
这样看来,拉美经济将会迎来大变化,不再只是美国一家说了算,而是中国和美国并驾齐驱,说不定中国还会后来居上,远超美国。
这表示,拉美有机会不再受美国“经济控制”。
日子久了,你还真觉得拉丁美洲会一直乖乖地做美国的小跟班吗?
钱凯港算是中国在推进某个大战略时迈出的头一脚。
钱凯港因为和泛美公路连上了,所以能跟那些国家的公路网络串起来,这让拉美地区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了。
啊?你问要是没公路该怎么办?
这正好体现了咱们中国的厉害之处吧?你问对人啰!
因此,等钱凯港真正成为拉美地区的新枢纽后,它的作用能延伸到智利、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哥伦比亚等好几个国家。
要让拉美地区真正加入“太平洋经济圈”,不必再受美国的控制。咱们得努力让拉美地区完全融入“太平洋经济圈”,这样他们就不用再被美国牵着鼻子走了。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拉美国家能更加自主地发展经济,不再过分依赖美国。这样一来,整个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独立性都会大大增强。
拉丁美洲这块地方,长期以来都有着深厚的社会主义风气根基。
如今有了社会主义伙伴的助力,加上大众普遍对美国的不满,钱凯港整合后,拉美地区无疑将成为中国打破美国封锁、实现反击的重要一步。
这就能说明白,为啥中国建了钱凯港以后,美国会那么慌张了。中国一动手建这个港,美国那边儿就显得特别紧张,原因就在这里。中国有了钱凯港,情况就变了,美国心里头自然就犯嘀咕了。所以说,中国建这个港口,美国紧张也是有原因的。
2019年那会儿,特朗普身边有个叫埃里克·贝瑟尔的人,他跳出来说了这么句话,算是给大伙提了个醒:
钱凯港的崛起,不光是对秘鲁、巴西这两个地方有影响,很可能会让整个南美大陆都变个样,这事儿真的值得咱们每个人都好好盯着。
美国以前管南方那片地方的司令,劳拉·理查德森,在她不干了之前,给钱凯港安了个“既能军用又能民用”的名头,说是怕中国的军舰会跑到拉美那边,靠这个港。
真感谢你,要不是你提个醒,我完全都没想起来!
因此,美国一方面用外交方式跟秘鲁政府说了他们的担忧,另一方面呢,就利用媒体还有一些民间团体在当地搞舆论。
挑起了老百姓对中国投资项目的不乐意,甚至还整出了一出诉讼的荒唐戏码,目的就是要剥夺中国对钱凯港的独家管理权。
不过,秘鲁总统博鲁阿尔特立场很硬气,完全没把美国的恐吓当回事儿,他死死守着原来的合同,连打官司的事儿都给压下来了。
为啥这么说呢?秘鲁心里明镜似的,知道美国不过是外强中干,就算真跟美国唱反调,美国又能拿它咋办呢?
可以动武侵犯吗?能搞起政治颠覆活动吗?
即便采取这样的方式,中国依然能通过增加投资和创造就业岗位,来应对和稳定那些所谓的颜色革命带来的局势。
说到底,谁不盼着过好生活呢?瞅瞅那些世界上闹过颜色革命的国家,有几个是真把日子过舒坦了的?
因此,美国搞颜色革命那套本事不行了,会有更多国家壮起胆子,加入到改变老旧国际规矩的行列里。
中国搞的一带一路、金砖国家合作还有上合组织这些,主要都是经济上的联手合作。这些新路子,其实就是要打破以前的旧规矩,开始建立新的秩序。
西方长期以来靠武力吓唬人、经济剥削他国,还搞“颜色革命”想推翻别国的老一套,现在碰到中国提倡的平等、大家都有好处、大力合作的新路子,已经是束手无策,没法抵挡了。
当一艘艘货船满满当当装上玉米、大豆、牛羊肉、车厘子,还有锂矿石,趁着夕阳启航的时候,这世界东升西落的趋势已经是板上钉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