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十多年的拼杀后,网约车行业终于来到了下半场,只是这入场方式多少有些残酷。
放眼望去,这么多年以来,多少家平台为了拿到下半场的入场券,招数迭出,但是大部分都做了顶层平台的收割机。
就连一向牛逼轰轰的滴滴也不例外,砸钱砸了十多年,刚要出点成果,就被自己给作死了,这么无辜地成了T3出行、一喂出行等第二梯队平台的垫脚石。
有道说,佛渡有缘人,这么多互联网巨头、传统车企一头扎进网约车市场,足以说明这个行业有利可图。
然而,很多平台还缓不过神来:原先的打法不能用了,下半场的较量,到底该采用什么样的手法?
在被安全审查之后,市场上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出现滴滴的身影了,这让很多平台都产生了一定的放松心理,潜意识觉得滴滴长久的市场流失,必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小的生机。
可是真的是这样么?滴滴被下架不假,但是最近的退市消息,也直接表明了滴滴想要回归的决心。不只是口号,还有接下来一系列的行动,比如针对双证司机和无证司机的分层设置,还有新版口碑值的设定。
这些手段,在网约车这个棋盘上,每一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对司机来说,当平台不再把目光着眼于是否上市、什么时候融资之后,才是司机真正得利的开始。谁都知道,网约车司机和乘客,是平台赖以生存的根本。
但是很多平台早就忘记了初心,一心扑在利润率上,千方百计想早日把司机拿掉,他们想得很美,只要司机不在了,那么乘客打车付的钱,百分百都要进平台的口袋。
这似乎也是T3出行接下来努力的方向。
近来有消息传言说,T3出行即将拿到50亿的融资,真假未可知,但是这个消息放出来,足以证明一点:网约车行业还有不小的发展空间。起码还能够T3出行、一喂顺风车、如祺出行等平台喝一壶。
至于这传言的50亿到底会用在哪里,有很多业内大佬都在猜测纷纷,或许T3出行会接过滴滴的这把旗,悄咪咪把无人驾驶和自动驾驶发扬光大。
这虽然是猜测或者是传言,但是表露出来的网约车行业未来整体的发展规划却不假。
对平台来说,减少成本支出、扩大利润率永远是王道,至于这需要多久才能实现,这就不得而知了。
谁都弄不死谁!只能是苦了司机,
政策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