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全网维权,侵者必究)
口述:关海莲
整理:水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01
2013年我陪读儿子三年考取大学完毕,大大松了口气,自由自在窝在家休息了一阵子。
只不过两个月,我就开始闲的发慌,老公说:
如果实在待不住,就去小区门口租个门面做点小生意吧。
我感觉这主意不错,说干就干,花了几万元,开了一个小面馆,雇了一个年轻妇女打下手。
我是苏州人,做苏式盖浇面拿手,面馆就以此为主。
老公做市政工程,反正也不指望我这点钱养家,我主要是打发时间,顺便捞点金。
一段时间下来,面馆生意还不错,一天也能弄个二三百,倒是出乎我的意料。
某一个晚上,外面下着蒙蒙细雨,眼看顾客稀少,我就准备收拾收拾回家。
突然门帘被挑开,进来了一位四十岁不到的男人。
他脱下水淋淋的雨具,露出一张黝黑憨厚的脸,对我说:
大姐,你能不能下一碗大排面给我?
来者便是客,我点头答应。
面条下好,他又请求:
大姐,能不能替我打包一下?我要带回去。
我纳闷,面条这东西,要煮好就吃才美味,放的时间一长,变坨了就不好吃了。
看我疑惑,男人解释:
不是我要吃,是我妈想吃,她生病了起不来床,今天下雨,她嚷嚷着想吃老家的那种面条,可我不会下啊。
我妈老家是苏州的,我看你家招牌是苏式面馆,所以我就进来了。
我听后恍然大悟。
他说的没错,我娘家也是苏州,当年跟我老公是自由恋爱,遂义无反顾嫁来了遥远的山东枣庄。
我的面馆之所以生意好,可能跟我弄的各种美味盖浇有关。
我二话没说,赶紧快速替他打包好,还多放了一块排骨在里面。
男人付了钱,道了一声谢离开。
第二天晚上,他又来了,告诉我说:
我妈昨晚哭了,她说你的面条是正宗的苏式面,吃着你下的面,就让她想起来老家……。
我问:
既然你妈那么想家,为什么不回去呢?
男人叹息一声:
回不去了,我妈当年是知青下放,我外公外婆老早去世,我大舅与舅妈看不起我们,两家早就断了来往。
我听了,虽然事不关己,却也感觉心里不得劲,一下子不知道说什么话才能安慰到他?
我只能默默的下着面条,默默的打包好,递给了他。

02
一连半个月,男人每天都来,且都是我要打烊的时候来,混的熟了,我便问他:
你怎么总是在这个时间段来啊?
男人回答:
我在工地上干活,每天6:00收工,回家带我妈去小医院打点滴,把她安顿好了,我再来你这儿买了面条喂她吃。
我问:
你家里难道没有别的人了吗?
男人脸色一黯:
没了,我们是农村来的,我母亲得的是癌症,前两年做手术,花了20多万,我老婆一生气就跟我离了婚……。
随着他的叙述,我了解了事情的大概经过,听后让我感慨万千。
原来,他母亲是苏州大城市的人,60年代末,她响应号召,下放来到了枣庄某农村。
19岁的她,长得皮肤白嫩身段苗条,引来全村小伙子爱慕的目光。
两年后,村支书的儿子捷足先登,把她追求到手迎娶进家门。
可是,结婚十年,她没有生育,并且也错过了回城的机会,这让她受到很重打击,天天以泪洗脸。
她老公对她还不错,并没有嫌弃她,还对她满怀愧疚,认为是自己拖了她回城的后腿。
为了让她转移注意力,她老公去孤儿院抱回来一个三岁的男孩子,也就是我上面所说的男人,取名叫唐俊生。
自从这个小男孩到家,家里开始有了生气。
小孩子天真浪漫的笑声,还有那糯糯奶甜喊妈妈的声音,彻底融化了她的心,冲淡了她的思乡之情。
一家三口过起了平凡而温馨的日子。
好景不长,在唐俊生十岁时,她男人为了一块宅基地,跟她大伯子反目成仇。
兄弟俩在一次打斗中,她大伯子用力一推,他男人仰面跌倒,后脑勺正好磕在一块尖锐的大石头上,拖到医院没抢救过来,就这么撇下她娘儿两个走了。
生性柔弱的她,失去了强有力的依靠,抱着儿子痛不欲生。
她想带着儿子回苏州老家,可她父母早就不在人世,她的哥嫂根本不认她。
万般无奈下,她只好仍然在农村生活。
她辛苦拉扯大唐俊生,并且盖了三间瓦房,替他娶妻生子。
她以为从此之后就能过上安稳日子,谁知,厄运并没有放过她。

03
2010年下半年,唐俊生母亲觉得自己右胸隐隐作痛,去医院一检查,诊断是乳腺癌中期。
原本就清贫的家,哪里经得起病魔的袭击?一家子全傻了眼。
唐俊生夫妻都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没什么手艺,平时就靠种田为生,农闲时打点零工,手里根本没多少积蓄。
唐俊生母亲不肯手术,要求保守治疗。
可是唐俊生是个大孝子,哪里肯答应?
为了替母亲做手术,他借遍了亲朋好友,并且还想办法贷了一笔款。
本来就不富裕的家,现在更是一个大窟窿没法补,他老婆眼看生活无望,遂提出来离婚。
唐俊生也不想拖累老婆孩子,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家里所有的债务他一人承担了下来。
他拖着简单的行李,带着母亲去枣庄人民医院做手术,幸亏手术还比较成功,这让他大大松了一口气。
出院后,唐俊生没有选择回家,而是租了一间房安顿下母亲,自己到处找工作挣钱。
他知道城里的机会比农村多,也知道只要肯出力,就能挣到钱,就能早点把那些债还清。
两年了,他什么事情都干,帮人砸墙,替人扛水泥黄沙上楼,大夏天的各个楼层送桶装水,去工地上打小工……。
总之,只要能挣钱的活,他都拼命去干。
亲友的债务,母亲的医疗费,儿子的抚养费,这三座大山,每天压的他透不过气来。
母亲的病时好时坏,好的时候自己也能做顿饭吃,身体虚弱的时候,只能躺在床上静养。
听罢唐俊生的述说,我的心沉重起来,感觉这对母子的命运太苦了。
看我眉头皱起,唐俊生不好意思道:
大姐,我真不该对你说这些,惹得你心情跟着不好。
我勉强笑着安慰:
没事的,没事的,我倒是佩服你对你母亲的孝顺,佩服你对她的不离不弃。
唐俊生说: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本来是个孤儿,是我妈和我爸给了我一个家,给了我人间的温暖。

04
当天晚上我回到家里,忍不住对老公说起了这件事,他听了也是声声叹息。
人活在世上,真是有太多的无奈啊。
突然我灵机一动说:
你能不能帮帮唐俊生?他这样到处打零工也不是长久之计,你可以在工地上替他安排一个工作,最好让他学一门技术。
老公沉思良久:
他也没什么文化,能学什么技术呢?如果你真想帮他,还不如你把那个面馆给他经营。
这样一来, 他既可以挣到钱,也可以全天候照顾到他的母亲,这不是挺好吗?
再说了,他母亲本来就是苏州人,对味道有独特研究,开苏式面馆再适合不过。
我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面馆的收入的确高过卖苦力。
至于我,我可以重新找一件事情去打发时间。
说干就干。
等唐俊生再来面馆,我说出来我的打算,我说:
这个面馆给你开吧,你把你母亲带过来,楼上住人,楼下做生意,挺方便的。
唐俊生惊问:
大姐,你面馆开好好的,为什么要转给我?
我笑着说:
我有别的事要做,没空经营面馆了,这个店生意很好,我关门觉得可惜,还不如让给你呢。
唐俊生一听,双眼放光,连连道谢。
我花了十天功夫教会了他做盖浇面的方法,正式把面馆给了他。
那天,他把他的母亲带来店里,我一看,老太太虽然面黄肌瘦的,但是一看上去一脸和善。
她对我千恩万谢。
由于同是苏州人,我亲切的喊她唐阿姨,一有空就来她店里坐坐,指点着唐俊生的生意。
唐俊生是勤快人,一段时间后,他把面馆打理的井井有条,比我有过之而无不及。
如今十年过去,唐俊生的面馆早就扩大了规模,他把店面开到了最热闹的美食街,还开出了名气,一说到俊生面馆,没有人不知晓的。
他的债务早已还清,并且还有了在市里买房子的打算。
他老婆儿子也回到了他的身边,一家三口恢复了以前的温馨和美。
阿姨由于心情变好,身体越来越硬朗,病情一次也没复发。
每到逢年过节,唐俊生就会带着妻子儿子来我家送礼。
我不肯收,他就着急,说:
大姐,你要不收下的话,我回去我妈肯定会揍我。
当年若不是你和姐夫出手相帮,我怎么可能有如今的好日子?你们可是我的大恩人啊。
我笑着说:
如果要感谢的话,你应该感谢自己才对,是你的善良孝顺打动了我们,你对老母亲不离不弃的行为,真令人感动。
我说这话的时候,唐俊生的老婆不好意思了,她红着脸道:
姐,你说的对,俊生是个好男人,当初是我鬼迷心窍,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离开了他。
以后我再也不会了,我会带着孩子跟他好好过,无论贫穷富贵,我再也不会甩下他不管。
是啊,夫妻之间,既然约定了一生一世,无论贫富贵贱,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就应该一起携手面对,而不是半路逃跑。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