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经典诵读古诗《内宴奉诏作》

智慧山丘无限 2025-04-11 16:37:22

​​

内宴奉诏作[宋]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

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

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

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

羞睹盘花旧战袍。

作者简介

曹翰是宋初名将,曾随太祖赵匡胤攻伐西蜀、太原等地,屡立战功,官至右千牛卫上将军。

字词注释

六韬:古代兵书名,传说是周初姜尚(姜太公)所作,实是汉人假托。全书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部分,故称六韬。

时髦:一时的杰出人才。

阵云:战场上的风云变幻。

盘花:战袍上的圆形花纹。

诗词译文

三十年前我就熟悉《六韬》兵书,我的英名也常常在当代俊杰中显露。

曾经因为国家面临危难而披上战甲奔赴战场,即便家中贫困也从未想过卖掉我的宝刀。

如今我手臂依然强健,还嫌弓弦的力量太软;目光依旧敏锐,依旧能识别高远的战云。

昨天夜里庭院前秋风刮起,看见那件盘花的旧战袍,我不禁感到无比羞愧。

特色赏析

一员武将为什么写诗?诗题说“奉诏作”,是奉皇帝命令写的。皇帝为什么让武将写诗?赵匡胤是行伍出身,利用“陈桥兵变”登上皇帝宝座,所以特别提防武将拥兵自重。建国之初就“杯酒释兵权”,以后也实行重文抑武政策,经常与文人学士聚宴赋诗,即诗题所说“内宴”,这是文人侍臣成为宋初诗坛活跃分子的原因之一。曹翰是武将,不能参加这种内宴而内心不服。据《青箱杂记》载,有一天,曹翰向太祖要求参加内宴,说自己也会写诗。太祖大笑,但没有拒绝他的要求。宴会上,太祖让曹翰以“刀”为韵写一首诗,于是他写了上面这首诗。

武夫的诗就有武夫味道,直来直去,显示了赳赳武夫的豪爽。首联是自我评价:熟悉兵法,一代英豪。二联追述戎马生涯:大半辈子披甲厮杀,对国家忠心耿耿,即使家贫也随时准备挥刀上阵。三联夸耀自己的才干:论武艺能拉弓射箭,论韬略能辨别敌情。尾联寄情,感慨万千。秋风起,吹动诗人心中复杂情绪。看到旧战袍,“羞”字道尽他的心境。一方面,可能因久未征战,抱负未展而羞愧;另一方面,时光流逝,自己壮志仍在,却不知何时再有机会驰骋疆场,流露出对岁月无情、英雄迟暮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以诗人的经历与情感为主线,从回忆往昔的才华抱负,到表达忠义与壮志,再到如今面对时光与未竟之志的感慨,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塑造出一位渴望报国、壮心不已的老将形象。

0 阅读:0

智慧山丘无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