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城楼[唐]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
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
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鹤雏竟未休。

字词注释
安定:故址在今甘肃泾川县,王茂元当时在那里做官。
迢递:形容高峻。
汀洲:水边绿地。
贾生:贾谊。贾谊年轻时,曾上书汉文帝论当时政治,有“可为痛苦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等语,得到汉文帝重用,后又被贬。“虚垂涕”指此事,空为国事而流泪。
王粲:汉末“建安七子”之一,代表作品是《登楼赋》。他很有才气,但不得曹操重用,到荆州依附荆州刺史刘表,即所谓“更远游”。
归白发、入扁舟:指春秋时范蠢功成身退,驾小舟入五湖隐居。
欲回天地:指建立功业、重整天地。
腐鼠、鸿雏:《庄子·秋水》载,庄子到梁国去,有人对相国惠子说,庄子要来取代你的相位。惠子害怕了,派人到处搜捕庄子。庄子听说后,主动去见惠子并给他讲了个故事,说南方有鸟名鸿雏(凤凰类),非梧桐不宿,非甘泉不饮,非竹实不食。鹤雏飞往北方,途中遇一鸱(chì)鸟(鹰类)正在路边吃一只死老鼠,鹅鸟见鹤雏飞来便害怕地说:“啊,你想抢我的老鼠吗?”这个故事,庄子自比鹤雏,将惠子比鸱鸟,将相位比腐鼠。

诗词译文
登上高高的百尺城楼,见杨柳成荫一片绿洲。贾谊有胆识空自垂泪,王粲有才学远走荆州。常想着白发后功成身退,像范蠡驾扁舟隐居五湖。谁知道死老鼠竟成美味,美鹤雏被丑鸱猜疑不休。
特色赏析
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朝廷上以牛僧孺为首的牛党与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相互倾轧。李商隐先是投奔令狐楚,令狐楚属牛党;后来李商隐娶王茂元女儿为妻,王茂元属李党。这使两党都不信任他,李商隐夹在两党间受夹板气。李商隐到长安参加考试,牛党因为他是王茂元的女婿不予录取。落第后,李商隐回到安定,写这首诗发泄心中的郁闷。
读这首诗需从两点入手:第一,八句诗引用了四个典故,弄清典故含义诗就好懂了。第二,头两句写景,其余六句都是议论,要理解写景与议论的关系

诗题是《安定城楼》,全诗写登安定城楼的所见所想。首联写景,写的是登安定城楼所见:城墙峻拔,楼高百尺,何等壮伟;登楼远眺,绿杨水汀,何等俊美。如果一个春风得意之士在此临风凭眺,必定心旷神怡、壮思逸飞,但此时的李商隐刚刚落第归来,心怀落第的惆怅登上城楼会想些什么呢?二联用两个典故自比贾谊、王粲,虽然有胆识、有才学却遭人排挤,像贾谊那样“虚垂涕”,像王粲那样“更远游”到甘肃老丈人家来了,这是借古人自叹。三联再用典说自己不如范蠡,做不到远离官场隐居江湖,这里有自责也有不甘心。尾联引庄子见惠子的典故,说官场就像一只死老鼠,自己无心去抢却遭别人猜疑,这一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从引用的四个典故看,李商隐内心很憋屈,与头两句所写的景色情调不一致。这表明诗人年纪尚轻,初遇磨难虽有激愤之词并无衰颓之意,这首诗虽写于失意之时,但对前途仍满怀信心。有人说这是“以沉雄之笔,写宏远之怀。”
用典是诗人的常用手法,李商隐尤其喜欢用典。用典的好处是,可以用很少的话代替冗长的叙述,比如庄子见惠子的典故,“腐鼠”“鹤雏”四字蕴含着丰富的内涵,用在这里喻义深远,既贴切又形象,可以说起到以一当十的作用。用典的弊病是,如果读者不知道典故的出处就会坠入五里云雾中,不知道诗人在说些什么了。
整首诗前两句写景,后面6句都是借景抒情,并大量用典。将诗人的怀才不遇、高远志向以及对世俗小人的批判融为一体,情感沉郁顿挫,意境开阔,充分展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