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双旗镇客栈 (我们在这个尘世上的时日不多,不值得浪费时间去取悦那些庸俗卑劣的流氓!)
纪元:初级职称二十六年,中级职称元年。
我所身处的河南大地,果然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我还没有忘怀在疫情期间,一些官方认定为“网课爆破手”所为,但在我看来却只能是未成年人组织和实施的“网课爆破”,用无底线的辱骂,让一名工作了几十年的女教师不是因为疫情原因而倒在了疫情里,直到几天之后,因为无人按时上网课,一些人登门拜访,进而强行破门进入之后,这名女教师才被发现!

这样的事儿没有发生在你们身上,所以你们不能感同身受!似乎你们没有父母、没有子女、没有配偶!
可是,我还记得这名教师的女儿愤怒成了什么样子!这一辈子,我想,这名教师的女儿应该认识到了“人性本恶,其善者伪”这句来自于荀子的经典判断,也会生出强烈的“厌童症”吧?——不是她天生讨厌未成年人,而是生活血淋淋地用残忍方式让她产生了“厌童症”,不是吗?

我作为一名工作了二十七年的一线教师,我在事发当时就强烈谴责这种行为。因为我知道当下的教育生态是一个什么熊样子!
当下的教育生态,学生和学生家长们已经全然变成了弱肉强食丛林禽兽法则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的拥趸,他们总是以自己孩子的野蛮和暴戾沾沾自喜、引以为傲;他们虽然满口仁义道德,但他们喜闻乐见自己孩子辱骂和霸凌教师群体,当然也喜欢看到自己孩子辱骂和霸凌自己的同学!
如果这个风气不加以刹车,我不认为我们不会走入到一个甲子之前的轮回里,重蹈覆辙!每个底层生活的人们,利益都终将受损,但那个时候我们泥足深陷,不可回头!

可是,这个教育生态怎么可能因为我这等些微小民而产生丝毫改变?这不,就在日前,我们大河南的焦作,一名学生家长又在河南电视台的民生频道《小莉帮忙》栏目中,以一种表面谦卑,实则倨傲的外恭内倨气势控诉教师,声称自己孩子只不过在朋友圈里面骂了教师,然后自己孩子写了八份检讨书,自己还带着礼物上门道歉(这是一种阳谋),教师也不允许自己孩子在停课三天之后去学校里面上学。



镜头里,我看不出她有什么悲愤之感,我只看到她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霸气!
可是,这名学生家长没有说的一点是:自己这名宝贝孩子不是第一次辱骂教师,而是无数次辱骂教师。
这名学生家长孩子曾经说过,自己就是辱骂教师一百次,也不会有什么处理结果,因为这个社会的所谓公平正义首先就站在了未成年人一边——天杀的贼人,你怎么能够剥夺未成年人的受教育的权?!他是国之栋梁,他是民族骄傲,他是人类未来!
受教育权,成了未成年人的遮羞布,也成了成年人手中那一瓶类似于当年意欲置伊拉克于死地的洗衣粉——光明正大、无懈可击!
这名学生和学生家长不会讲那些不利于自己的细节,他们的讲述里面都是圣光环绕、前途无限的学生和晦暗阴冷、毫无人性的教师群体形象!


这不是什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而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教育阶段!
我们应该可以想象,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这名学生该有多么张狂,他的父母又该有多么强烈支持自己孩子的所作所为——如果及早打掉这个孩子身上的兽性,何至于走到今天的地步?
更何况,在这件事中,涉事学校只不过让这名学生在家反省了三天,这名学生家长就急吼吼地找到了急于寻找新闻对象惹得起的新闻素材的电视台,意图利用乌合之众的舆论力量牺牲掉教师的权利和名节;但所有人应该知道,根据教育部颁定的相关惩戒办法,校方有权利让这名学生在家反思5天!——这么着急砍掉灵吉菩萨的头颅吗?

处理任何一件事情,都要看是否脱离了当时的现实情况来讨论对错,应该看一看这件事的处理对彼时的社会风气起到了净化还是荼毒的作用;也要看这件事的处理,是否从根本上摧毁了不应该摧毁的东西,也就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或者说,这也牵涉到哈佛大学课堂上曾经提出过的一个火车悖论:一列在铁道上正常运行的火车忽然之间发现前方的道路上有五名行人时,已经无法在短距离之内刹住车;而此时此刻,火车司机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将火车开向一条岔道,岔道上只有一名行人可能成为牺牲品,火车司机该怎么做?


或者,我们可以将这个哈佛火车悖论的数字放大一些:撞死一个人,还是撞死千百万人?如果你是一名火车司机,你该如何选择?
好吧,冷静思考之后,我想,你一定可以给出一个自己的答案,不是吗?
那么,我们其实就可以在最近发生的一起轻师贱教事件面前带入这个理论——无条件支持其中的涉事教师,我们绝对不允许那些辱骂了教师、甚至于经常辱骂教师、以辱骂教师为乐的学生和学生家长成为胜利者,从而无意识让教育的列车碾压向无数本应该朴直善良的未成年人,不应该让教育的列车碾压向我们的道德良知!

我们需要知道:如果我们允许那名辱骂教师的学生和学生家长胜出,风轻云淡地胜出,那么,今后会有无数个这种以轻师贱教,从而让我们民族走向一个世纪前蛮荒、无序轮回的未成年人出现,并且还表现出沾沾自喜、洋洋自得!
2022年的辱骂教师事件有惨烈的一面,但却没有人需要负刑责;2025年的辱骂教师事件当然是2022年辱骂教师事件的翻版。
在这个翻版里面,没有具体而微的教师个体死去,但如果我们执意要谈论教师群体在这件事上做得正确与否,其实我们教师群体的名誉已经死了,不是吗?

为什么不开学前签协议,愿接受传统教导分一起,愿快乐教育的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