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很多骚人墨客与茶结缘,留下不少妙趣横生的茶诗、茶联,遍及神州名山大川、茶楼、茶馆、茶社和茶亭。
清人郑板桥能诗、会画,又懂茶趣、喜品茗,他在一生中曾写过许多茶联,堪称中国古代茶联艺术的代表。在镇江焦山别峰庵求学时,就曾写过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纸”,将名茶好水,青山美景融入茶联。在家乡,郑板桥用方言俚语写过茶联,使乡亲们读来感到格外亲切。其中有一茶联写道:“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这种粗茶、菜根的清淡生活,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写照,使人看了,既感到贴切,又富含情趣。
郑板桥一生与墨有缘,但又与茶有交,为此,将茶与墨融进茶联:“墨兰数枝宣德纸,苦茗一杯成化窑。”联中将“文房四宝”与茶和茶具联在一起,活脱脱地再现了作者爱墨喜茶的心情。郑板桥还写过一首宣传越州(今浙江绍兴)旧铸茶的茶联:“雷文古泉八九个,日铸新茶三两瓯。”另外,郑板桥还为茶馆写过茶联,如:“山光四面因潮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在我国,以茶为题材的楹联,数量很多,内容广泛,意韵深长。摘编部分如下: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美酒千杯难成知己,清茶一盏也能醉人。
茗外风清赏月影,壶边夜静听松涛。
为爱清香请人座,欣同知己细谈心。
兰芽雀舌今之贵,凤饼龙团古所珍。
扁乎?不扁,不扁亦扁!
圆耶?是圆,是圆非圆!
菜在街头摊卖,茶在壶中吐香。
龙井云雾毛尖瓜片碧螺春,银针毛峰猴魁甘露紫笋茶。
兀兀醉翁情,欲借斗杓共酌杯;田田诗客句,闲倾荷露试烹茶。
疑成云雾顶,茗出晨露香。
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香飘屋内外,味醇一杯中。
蒙顶山上茶,扬子江心水。
摆开八仙桌,招徕十六方。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
秀萃明湖游目客来过溪处,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四海咸来不速客,一堂相聚知音人。
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浓酽有浓情。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