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关于“铜山区的张集镇划入云龙区”的声音为何长期存在?

永卓看这个趣事 2025-04-01 05:54:50

行政区划调整是一个在网络上极其常见的话题,大到“地地级市的合并或撤销”、中到“撤县设区”、小到“乡镇合并或从甲划入乙”等一系列的设想、猜想、探讨屡见不鲜。

在江苏,徐州是行政区划调整力度相对“保守”的城市之一,迄今最近的一次大型区划调整仍是2010年的撤销九里区、铜山撤县设区;距离最近的小型区划调整是铜山区的拾屯街道(原属九里区)于2021年划入鼓楼区。(徐庄镇划入徐州经开区代管、淮海港务区的设立与被托管均不是行政区划调整)

虽然区划调整的实质性动作相对很少,但关于各种调整的声音并不缺少,大方面的“撤县设区”暂且不提,单就铜山区的部分乡镇划入徐州中心城区的声音就不少见,其中就包括了“张集镇划入云龙区”的言论。

例如“张集镇要划入云龙区了吗”、“建议将张集镇划入云龙区”、“张集镇何时划入云龙区”之类的声音从未间断。

关于“张集镇划入云龙区”的声音为什么会长期存在?

一、张集镇与云龙区相邻,且镇区、张集工业园被纳入了徐州中心城区的开发边界内

作为铜山区东南部的乡镇之一,张集镇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堪称最佳,不仅位置上直接与云龙区相邻,而且连霍高速、淮徐高速在境内的林东枢纽交汇、国道104更是从镇区穿过。

相比于铜山区其他几座与徐州中心城区相邻的镇而言,张集镇在近些年的变化算是相对最大的,仅方特方特乐园的运营就为当地注入了不少的市场活力。

而在徐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张集镇的镇区、张集工业园被纳入了中心城区的开发边界内,这也意味着镇区、工业园未来的空间布局已与市本级高度关联。

而放眼铜山区所有的乡镇中(不含被托管的徐庄镇、柳新镇),也只有张集镇有部分区域被纳入。而像棠张、汉王、大彭、茅村等近郊镇均无一被纳入。

二、云龙区的空间范围太小,发展腹地不足

在长期以来的发展进程中,尽管徐州中心城区已经陆续实现了扩容,但中心三区(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实管范围相对太小的局面依然存在。例如最小的鼓楼区在剔除由徐州经开区代管的东环街道、金山桥街道后只有80.8平方公里,不仅是徐州面积最小的区县成员,也是江苏省面积后10位的成员。

而云龙区120平方公里的空间范围虽比鼓楼区略显充足,但放眼全市来看也仅仅大于鼓楼区。

120平方公里有多小?

小到不及一座张集镇的行政区划面积,因为仅张集镇自身的面积就达到了165平方公里。

这就意味着云龙区哪怕只获得张集镇这一座乡镇的加入,就能实现实管面积的翻番,这对于面积小、人口密度高的云龙区而言是利好,毕竟拥有了能继续向东南发展的空间;

对于张集镇而言仍是利好,虽然耕地红线、基本农田的限制决定了镇域内不能被全部开发,但起码更靠近云龙区的张集工业园、张集镇区那一带能成为云龙区向东南发展的重要腹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医疗教育资源无疑会得到补强。

在能实现“双赢”局面的情况下,张集划入云龙区的声音自然不会缺席。

三、铜山区陆续有乡镇被划入徐州中心城区所带来的影响

铜山是徐州城区的附廓县,所以徐州城区的扩张过程也是铜山“缩水”的过程。

相对久远的调整暂且不提,单就近20年的情况来看,铜山就有多座乡镇被行政区划调整至中心城区,或行政区划不变但由中心城区的成员代管。

比如大庙、大黄山在2005年就被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虽然目前的行政区划挂靠在贾汪区,但徐州经开区自成一体,属于徐州主城区成员),如今两地不仅摇身一变成为街道,而且是徐州经开区向东发展的主阵地,城市化建设、产业发展、医疗教育资源已不是张集镇能比。

徐庄镇、柳新镇、垞城街道虽然行政区划仍在铜山区,但分别由徐州经开区、泉山区代管,社会事务、经济事务等正在融入徐州主城区。至于拾屯街道则是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划入鼓楼区,方方面面皆为中心城区的一员。

眼看曾经同为“近郊镇”的大庙、大黄山、柳新陆续进入主城区,与云龙区交界且距市政府不足20公里的张集镇怎能不被人们反复提起?

0 阅读:9

永卓看这个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