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不是ATM机!单方面付出的感情能撑多久?

大嫚谈谈 2025-02-15 19:12:37

前几天跟发小撸串,他猛灌两瓶啤酒突然红了眼眶:"我可能要离婚了。"

原来他媳妇自从生了孩子就辞职在家,现在孩子上幼儿园了还是天天追剧打麻将,家里房贷车贷全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我每天加班到十点回家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上个月感冒发烧39度还得自己点外卖..."

这种婚姻困局简直不要太常见!

我表姐就是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当年仗着长得漂亮非要找个"成功人士",结果嫁了个开公司的老板后天天在朋友圈晒爱马仕。

去年疫情公司倒闭,她老公直接人间蒸发,现在34岁带着孩子回娘家蹭饭,连水电费都得找老父亲要。

说白了,婚姻就像合伙开公司,光想当甩手掌柜迟早要倒闭。

我同事老张两口子就是模范案例,两口子都是程序员,谁加班晚了另一个肯定留灯热饭。

去年女方想创业做跨境电商,老张二话不说扛起全部家务,

现在老婆公司月入十几万,周末两口子带着孩子自驾游,朋友圈里全是幸福九宫格。

现在相亲市场上怪相频出,

上次听婚介所阿姨说有个海归男开口就要找"温柔贤惠的全职太太",

还有个95后姑娘直接问男方"婚后能不能给我妈买套养老房"。

您细品,这哪是找对象?分明是搞风险投资呢!

心理学教授李玫瑾说过:"健康的亲密关系里,付出感不能超过40%。"

那些总盘算着"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或者"娶妻娶妻伺候起居"的人,本质上就是把婚姻当成长期饭票。

可现实是现在年轻人压力山大,北上广深随便一套房就压得人喘不过气,谁有本事当一辈子救世主?

我观察过身边那些过得幸福的夫妻,没一对是单方面付出的。

楼下开便利店的小夫妻,丈夫进货理货,妻子收银带娃,晚上收摊后手牵手去江边散步。

对门退休的老教师夫妇,老爷子买菜做饭,老太太收拾屋子浇花,结婚纪念日还互送手写卡片。

婚姻这场马拉松,靠的是两个人的能量补给。

那些总想着躺赢的人,迟早会被现实打脸。

就像我那个非要嫁富二代的大学室友,婚礼上司仪问"无论贫穷疾病都不离不弃"时,

新郎居然犹豫了3秒——敢情人家早防着这手呢!

所以说,找对象千万别端着架子待价而沽。

民政局数据摆在那儿:2024年结婚登记中,双方共同还贷的比例同比上涨27%,AA制婚姻接受度突破60%。

这届年轻人精着呢,谁也不想当冤大头。

最后说句扎心的大实话:

你在算计房子加名的时候,对方可能在评估你的基因价值;

你在挑剔彩礼数额的时候,人家可能在考量你的育儿能力。

婚姻市场早就是双向选择,没有谁活该当供养者。

那些总想着空手套白狼的,最后套住的往往是自己的人生。

0 阅读:3

大嫚谈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