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智能汽车市场,智能驾驶芯片领域长期呈现"外资主导、国产替代突围"的格局。
在高端智驾领域,英伟达Orin芯片几乎形成垄断之势。从小鹏G9到理想L9,从蔚来ET7到小米SU7,这些新势力旗舰车型,其智能驾驶系统无不依赖Orin方案。
单颗Orin-X芯片算力达254TOPS,部分车型通过搭载双Orin实现508TOPS的算力储备,支撑起城市领航辅助、自动泊车等各种智驾的复杂功能。
面对这种技术依赖,国内芯片产业近年展开突围。地平线"征程"系列芯片已获多家车企定点,黑芝麻智能的华山二号A1000芯片进入量产阶段。
也有部分车企选择自研路径,比如小鹏的图灵AI芯片,还有蔚来则更早布局自研芯片体系,早在2023年就有透露神玑NX9031。
而这种转变背后,既有供应链安全的考量,更折射出中国车企对核心技术自主掌控的迫切需求。
而近日,蔚来的5nm芯片"神玑NX9031",也随着蔚来ET9开启交付正式量产上车了。
这款芯片从2023年蔚来技术日首次披露,到2024年流片成功,最终实现装车,经历了2年多的时间,这中间展现了中国车企在高端芯片领域的突破能力。
官方数据显示,该芯片集成超过500亿颗晶体管,整体算力突破1000TOPS,单颗性能即达到四颗Orin-X的算力总和。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体系化创新。神玑NX9031采用5nm先进制程,支持32核CPU。在功耗控制、散热设计、NPU架构优化等方面取得平衡,此外,神玑NX9031 可搭配天枢全域操作系统使用。
其异构计算架构可同时处理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多摄像头视觉信息以及毫米波雷达信号,支持更高阶的城市全场景智驾功能。特别在复杂路况决策中,凭借算力优势可实现更精准的实时建图与路径规划,将响应速度提升至毫秒级。
这款芯片的量产具有标志性意义。它证明中国车企不仅具备高端芯片的研发能力,更能打通从设计到量产的全流程。
这几年国产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但是国内的智能汽车芯片市场呈现"高端依赖进口、中端国产替代"的分层格局,就像当年高通制霸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一样,这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蔚来这款芯片的诞生,算是给其它车企打了个样。接下来会有更多的车企选择"性能更优、供应更安全"的国产替代方案。
同时,不依赖国外的芯片,特别是自研芯片时,也相当于车企掌握核心算力载体,不仅能定制化开发智驾算法,更能推动软件定义汽车理念的落地,其迭代速度不再受制于第三方芯片厂商的适配节奏,这就类似于华为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一样,这种深度协同,将成为中国车企参与全球竞争的关键筹码。
希望接下来越来越多的车企,能够加入自研阵营,突破"缺芯"困境,因为这种突破不仅关乎技术自主性,更能将算力心脏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中,跑出属于自己的加速度。
[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蔚来有什么证据说明自研芯片比人家英伟达的芯片牛逼4倍?靠的是吹牛逼意淫吗?
完了,电车界,现在这世道,不让吹智能驾驶,现在又开始吹车机芯片来了,都当消费者是傻子,说得越高挡车价越越高,不管如何吹,消费者大多麻木了,房贷压垮了百分之七十的年轻人,大多也设闲钱超前消费了,失业的失业,降薪的降薪,吹吧
理想一年能买多少车?能用几个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