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经典诵读古诗词,李白《月下独酌》

智慧山丘无限 2025-04-01 16:46:39

​​​​​

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字词注释

无相亲:没有亲近的朋友。

成三人:指我、影、月。

不解饮:不会饮酒。

徒:白白地。

伴月将影:陪伴月亮,领着影子。

将:领着,带着。

无情:忘情,尽情。

相期:相约。

邈:高远。

云汉:银河。

诗词译文

我在花丛中摆下一壶美酒,没有朋友作陪我独自酌饮。举杯邀请明月,我、影、月正好三人。月亮本来就不懂饮酒,影子徒然在身前身后。暂且以明月与影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我唱歌月亮徘徊不定,我起舞影子忽前忽后。清醒时我们共同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但愿能永远在茫茫银河中尽情傲游。

特色赏析

李白嗜酒,独酌是经常的事,而这次是月下独酌,自然“月”就成了描写对象。题目是“独酌”,应是一个人喝闷酒,气氛冷清,心情索寞。结果举杯邀月,变成我、月、影“三人”的对饮,又歌又舞,气氛热闹,心情欢畅。李白的诗,构思方式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也是浪漫主义的:构思方式——奇特的想象,本来是一人独酌,虚拟成“三人”对饮;表现手法——强烈的反差,本来是一人喝闷酒的冷清索寞气氛,变成“三人”同饮、同歌、同舞的热闹欢畅场面。化无生命的自然物为有生命的有情人,而且形影相随、和谐无间,这是浪漫主义;用虚拟的热闹场面反衬内心的孤寂索寞,这也是浪漫主义。但李白知道,虚拟不等于现实,浪漫主义要建立在现实主义基础上。所以他又说“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最后真实存在着的还是诗人孑然一人。这是诗人的现实处境,但他不气馁、不消极,又想象出“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还是浪漫主义。

用浪漫主义情怀对待这个昏暗的世界,是李白的潇洒自信;世间无友,与月为伴,是李白的孤傲清高;“相期邈云汉”是李白的狂放不羁。这个现实世界要约束他,他就冲破这种约束到银河去遨游,李白整个人都浪漫主义化了。“行乐须及春”流露了灰色情绪,这是李白对现实不满的变态反抗,也属于浪漫主义范畴吧,不过有些消极。这首诗也许真的是醉中所写,读后给人以醉态蹒跚的感觉。醉中的李白方显李白本色,陈毅元帅有诗曰:“吾读李白诗,喜有浪漫味。大不满现实,遂为游仙醉。”可谓深知李白。

《月下独酌》是李白的经典诗作,写于其在长安官场失意之时。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全诗笔触细腻,构思奇特,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体现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在失意中依然旷达乐观、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豪放个性。

0 阅读:1

智慧山丘无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