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

司马看事 2025-03-06 05:28:04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位,太阳到达黄经345°,在公历3月5日—6日交节。今年进入惊蛰节气时间为3月5日16时7分。

“惊”指“惊醒”,“蛰”,指“藏伏”。民间有谚语:“春雷响,万物长” “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此时,大雁开始飞回北方。

冬天,天气寒冷,很多飞虫包括鸟兽就会“蛰伏”起来越冬。“春雷惊百虫”,到了“惊蛰”时节,天上的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越冬的蛰虫。

当然,中国地域非常辽阔,跨纬度很大,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有早有迟、各不相同。“惊蛰始雷”的说法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气候规律比较吻合。

“惊蛰”在历史上也曾被称为“启蛰”,相传是因为汉朝时期第六代皇帝汉景帝的讳为“启”,为了避讳而将“启”改为了意思相近的“惊”字。日本现在仍然使用“启蛰”这个名称。

惊蛰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到了惊蛰,正值“九九”艳阳天,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有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说明随着惊蛰的到来,农事活动开始进入高峰期。

惊蛰时节,中国民间有许多传统习俗。吃梨,寓意“远离疾病”,梨还有润肺功效,对应对干燥气候有好处;祭白虎,用纸虎象征化解口舌是非,以猪血、生肉祭拜;打小人,源于驱虫避秽,后演变为拍打纸人祛霉运。还有一些其他趣味活动,像是蒙鼓皮(顺应雷神击鼓)、炒黄豆(象征除虫)、山东烙饼(祈丰收)等习俗。

从饮食来看,惊蛰时节饮食可以适当清淡一些,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菠菜、芦荟、芹菜、油菜、山药、莲子等。

当然,无论是民俗,还是养生,许多内容都是人们依据天时更迭、顺应大自然变化的方式,隐含着人们的生活智慧和美好愿望。

0 阅读:1

司马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