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来袭,不少行业都惨遭剧烈打击。
市场上口罩需求量井喷式增长,也让很多行业的人都察觉到了这个必将火爆的生意。
来自广东的"口罩猎人",32岁的年轻小伙,林栋,正是牢牢抓住"口罩机遇"的人。
但当时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个机遇,那为什么偏偏林栋成了其中的大赢家?

2020年初,林栋的人生正处于最低谷。
作为一个出身医药世家的"富二代",他不走寻常路,大学选择了广告专业,毕业后还尝试做了两年摄影师。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摄影这条路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期中的成就。
2011年,他决定重回医疗行业,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医院公司。
但创业之路根本没想的那么简单。

九年间,公司经历了无数次起起落落,始终未能找到盈利的突破口。
到了2020年初,公司已是命悬一线,银行账户仅剩50元人民币,连给员工发工资都成了困难。

就在林栋几乎对未来绝望之际,新冠疫情爆发了。
作为医药世家出身的他,比普通人更清楚口罩在疫情中的重要性。
凭借着多年在医疗行业积累的人脉,他东拼西凑筹集资金,采购了首批1500只口罩。

这批口罩很快售罄,给了他莫大的信心。但国内口罩产能严重不足,供应链几乎被大企业垄断,想要在国内寻找货源难于登天。
经过深思熟虑,林栋决定把目光投向国外。

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得知土耳其有不少口罩生产商,而且当地防疫物资管控没有那么严格。
带着最后的希望,他订了张机票,只身飞往这个陌生的国度。"在国内已经走投无路了,与其等死,不如放手一搏。"

为了确保安全,他雇佣了当地的保镖。
在土耳其,他选择了一家五星级酒店住下,每晚房费高达5万元人民币。
这看似奢侈的行为其实是他精心设计的"曝光战术"——在当地商界,高调出手往往更容易获得关注和信任。

果然,很快就有当地的供应商主动找上门来洽谈合作。
通过近一个月的不懈努力,林栋终于建立起了稳定的供应渠道。
虽然期间也遇到过假货、延迟交货等问题,但相比起后来的收益,这些都是值得的代价。

在土耳其站稳脚跟后,林栋很快发现了新的难题。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口罩生产的核心原料——熔喷布成为了各国争抢的战略物资。
原本几元一米的熔喷布,价格在短短几周内暴涨到三百多元。更要命的是,就算有钱也买不到货。

为了打开供应链的突破口,林栋不得不铤而走险,通过黑市渠道高价收购熔喷布。
那段时间简直是在刀尖上跳舞,每一笔交易都像在赌博,不知道对方给的货到底是真是假。
担心不是多余的,第一批从黑市购入的熔喷布质量参差不齐,其中相当一部分根本达不到医用标准。

正当林栋为这批滞销的熔喷布发愁时,国外疫情突然爆发。
欧美各国对防疫物资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早已布局海外市场的林栋抓住机会,迅速将熔喷布转售到了急需的国家。
这一手神来之笔不仅化解了危机,还为他赚取了第一桶金。

有了资金支持,林栋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生产线。
他心知肚明,光靠倒卖原料的模式无法持续,必须要掌握核心生产能力。
经过三个月的筹备,他在广东建立了第一条口罩生产线,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严格把控每一个生产环节。

"质量就是生命,"这是林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他给工厂定下了铁律:所有不合格的产品必须销毁,绝不允许以次充好。
这种近乎偏执的品控标准让工厂在初期就损失了不少订单,但也正是这种坚持,为后来打入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

随着欧美疫情的持续恶化,林栋的工厂开始接到越来越多的订单。
但靠着早期就建立了良好的供应链关系,加上过硬的产品质量,他的工厂很快成为了各国采购商竞相追逐的对象。

2021年初,一份价值60亿元人民币的大单找上门来,这让林栋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中国口罩供应商之一。
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创业者,到年营收超60亿的企业掌门人,林栋只用了短短一年时间。
这期间,他亲自飞往二十多个国家,走访了上百家工厂,建立起了一个横跨欧亚的供应链网络。

当口罩生意达到顶峰时,林栋却开始思考转型。
在生意场上,最危险的就是沉醉于一时的成功。
他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步控制,口罩市场必将降温,企业必须找到新的增长点。

2021年底,林栋开始将目光投向医疗设备研发领域。
他斥资近两亿元建立研发中心,从欧美挖来了一批顶尖的医疗器械专家。
林栋决定不能永远做别人的代工厂,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转型的过程并不轻松。
由于缺乏研发经验,前期投入的大量资金都付诸东流。
但林栋并没有因此却步,还不信邪地加大了投入。

他与多家医学院建立合作关系,投资扶持有潜力的医疗科技项目。
其中的一款智能呼吸机的研发特别突出,这款设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自动调节供氧量。

在业务转型的同时,林栋也没有忘记承担社会责任。
他成立了"栋梁医疗基金",专门为偏远地区的医院捐赠医疗设备。
赚钱不是目的,能为社会做点事才有意义。林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诚意。

任何显赫的商业成功都难免招致争议,林栋也不例外。
在他事业达到顶峰时,"发国难财"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有人指责他靠疫情牟利,也有人质疑他的产品质量。面对这些争议,林栋选择了沉默以对,用行动说话。

2023年,他的公司推出了首款自主研发的便携式呼吸机,该产品很快获得了欧盟CE认证。
这个成功让他看到了企业转型的希望。
除了医疗设备研发,林栋的公司还在积极布局智慧医疗领域。
他们开发的远程诊疗系统,已经在多个偏远地区投入使用,帮助当地居民享受到了优质的医疗资源。

这些项目虽然投入巨大,回报有限,但林栋坚持认为这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现在的林栋,已经很少公开露面。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新产品研发和团队建设上。
做医疗器械和做口罩完全是两回事,这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更长期的投入,但他相信这条路是对的。

四年过去,曾经的"口罩猎人"已经蜕变成了一个务实的产业人。
在这个快速变迁的时代,或许只有不断求变、勇于创新,才能走得更远。
那么,在座的各位觉得,他是奸商呢,还是一个心系国家的大好人呢?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