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网传猿辅导武汉公司一员工猝死。
有网友拍到猿辅导武汉公司楼下,出现救护车、警车和殡仪馆的车,并表示「猿辅导今日放假」。
据《正在新闻》,从武汉公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分局工作人员处得知,(猝死)确有发生。
目前,劳动监察部门已介入调查工亡认定。
中午,该事件冲上微博热搜第一,话题量9000万+,目前,猿辅导暂时还没做出回应。
但也需要注意,正在新闻在该条微博上有标注:新闻和配图存在失实,更多信息以警方调查结果为主。
事实究竟是怎么样,我们还需要等一等。
但教培行业的卷,一直是心照不宣的。
今年3月,郑州高途公司的课程顾问,李某某于6日凌晨,在不足8平米的房间内去世,手边是工作手机和写满客户信息的笔记本。
此前,封面新闻也曾报道,离职员工举报猿辅导加班严重的新闻。
“单日加班超6小时”、“上厕所需报备”、“不在工位立即开除”等,制度严苛。更有离职员工透露,续报期工作强度堪比“地狱模式”。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凌晨仍需处理家长消息,绩效未达标者被公开羞辱。
作业帮员工,因不接受单双休,被“三堂会审”,最后辞退。
教培巨头,难道靠压榨人力存活?
回顾教培行业的发展,攻城略地,往往是肉搏战。
资本驱动下,扩张的焦虑充斥着行业巨头们。在“双减”政策冲击下,学科培训市场萎缩,企业被迫转型硬件赛道,试图通过智能学习平板等产品续命。
数据显示,猿辅导被迫收缩K12业务,转向教育硬件:如小猿学练机。
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从学习机2024年线上线下全渠道市场的表现来看,作业帮、科大讯飞、学而思,在整体市场上排名销量前三。
而从线上市场来看,教培企业作业帮、学而思和小猿,包揽学习机线上市场销量前三名,小袁排名较落后。
此外,硬件研发不仅需要巨额资金,高成本与低毛利的痛,对企业来说压力巨大。
为维持扩张速度,企业选择最“高效”的成本压缩方式,难道降本增效只能压榨人力?
据封面新闻此前采访,猿辅导离职人员小杨称:公司还有各种处罚措施,比如没完成工作量、没挽留客户下单,都要扣绩效甚至开除;人不在工位会开除,向客户答疑的会被开除。
小杨的前同事匿名向封面新闻记者提供了一些内部资料。
其中一份内部处罚通报显示,某员工因拖延处理客户退课,触犯管理红线,当月绩效为0,辞退并永不录用。另外两名员工未完成本职工作、沟通中未按要求挽留客户,触犯管理黄线,月绩效系数-0.5,累计2次视作触犯红线处理。另外还有两人因沟通不当,违反公司价值观,被开除。
小杨称,公司的管理非常严苛,类似的纪录和处罚也有很多,扣除0.5绩效就是扣除1500元基础工资,“比如不让你离开工位,上厕所、吃饭都要跟组长报备。动辄扣罚,大家后来都成了无条件服从的机器。”
这种将人,异化为“数据生产机器”的管理模式,本质是资本对劳动法的系统性规避,更是对人的健康和生命的轻视。
尽管《劳动法》第41条明确规定:每月加班不得超过36小时,但教培行业许多巨头,还是长期通过“自愿加班协议”、“弹性工作时间”等话术逃避责任,长期压榨员工,以求得获利。
在这种市场紧缩下,疯狂营销带来的灾祸,既要转嫁给教师,又要给到家长。
精密的人性操控术和退款迷宫
培训行业的培训手册里,从“恐吓话术”,例如再不报名孩子就输在基因线;再到饥饿营销,凌晨抢课优惠。每个环节,都经过心理学专家设计。
猿辅导的营销电话轰炸,也在被家长们频繁投诉,即使明确拒绝仍持续推销。前员工透露公司规定:电话不被拉黑就继续拨打,导致用户体验极差。
2021年,猿辅导因在其网站谎称“班主任1对1同步辅导”、“微信1对1辅导”、“您的4名好友已抢购成功……点我抢报”,虚构教师任教经历等不实内容,被处以250万元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而疯狂营销背后的售后服务,却不太乐观。2024年12月,江西的吴女士为的孩子报名了海豚AI学的自习课。直至今年9月,吴女士发现课程对孩子学习帮助不大,于是申请退课。但课程原价8299元,优惠价为5699元。申请退费后,她发现扣除已使用课程费用,是按照8299元的原价来计算。
退费遭遇霸王条款,纠纷也让家长们苦恼不堪。
数据显示,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收到关于猿辅导品牌的投诉,共计919条,其中涉及退款流程繁琐、拖延退款、强制扣费等问题。
让教育回归照亮人心的本质
当“教育顾问”变成“销售机器”,教育初心早已异化。教培行业,只顾着向“钱”看,又何谈教育?
更讽刺的是:当企业把续费率、人效比奉为神明时,每个员工都成了祭坛上的羔羊。
教育不该沾染鲜血。
家长在接到课程推销电话时,不妨问一句:"电话那端的年轻人,今天休息够了吗?"
让教育回归照亮人心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