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痛风痛风石,痰瘀入里脾肾阳虚?中医验方:温阳化毒,破结开瘀

志邦的备忘录 2025-03-05 13:28:56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829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有粉丝问自己属于老痛风且有痛风石该怎么治疗?要回复这个问题就必须说到痛风后期慢性期痛风石性痛风的正虚为主浊毒顽邪的治疗思路。

痛风到了慢性期阶段,久病入络,湿热痰瘀浊毒诸邪已经深入里,结聚成块。人体的络脉、经脉是气血濡养的末端,本就运行缓慢,容易藏伏邪毒。尿酸高,尿酸盐对于老痛风来说这么多年,尿酸盐也会沉积在经络二脉。

西医的相关研究表明,尿酸沉积和析出除了受浓度影响外,还会收到温迪的影响,容易沉积在温度较低且肢体远端暴露在外的关节手足耳廓等温度比较低的小关节。

痛风日久痰瘀互结结聚成块,且毒邪入里成顽痰痼瘀,深入骨髓肌肉,让清除更加艰难。

老痛风,痛风石,再顽固也不是没有办法,按照这思路,中医效果很突出

对于老痛风,痛风石,毒邪结聚成块,难解难化的顽固痛风,结合阳虚邪恋的核心病机,可施以温通化气方法,能促进结聚之毒浊消融,让阳气鼓动气血运行,符合中医“阳化气,阴成形”的理论。

温阳化毒,可用这些中药:桂枝、细心、通草、萆薢等来通阳化气,这么做犹如给阴天雾霾来拨云见日,体内未结之毒因此遁形,已经结聚之浊毒逐渐消融消散。

痛风日久,尿酸控制不好,湿热痰瘀结聚成块,可形成痛风石或痛风性结石,再通阳化气原则下可加土元、炮山甲、露蜂房、蜣螂、白芥子、白附子、皂角、胆南星等破结开瘀之品,来化顽痰、软坚散结,让浊毒凝涩部位的气血得以恢复流通,则痛风石可慢慢化解。

基于此就形成下面的这个调理方,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桂枝、细心、白芍、通草、萆薢、白芥子、皂角刺、土元、蜣螂、露蜂房、黄芪、白术、鸡血藤,炙甘草。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几句心里话,关于痛风的治疗,与其等到出现痛风石,尿酸高已经损坏关节筋骨,乃至脏腑组织、经络的时候才想起来系统且有效治疗,这样做一则效果难以出现,治疗周期长,且费用也确实不菲,远不如在刚刚痛风的一两年,坚决改善生活饮食不良习惯,通过有氧运动、饮食控制、多喝水、碱化尿液,调整作息规律,不加班熬夜,调畅情志...这些行之有效的非药物方法,同时结合调节代谢、清热祛湿的中药方剂或代茶饮来稳定尿酸,恢复身体机能,彻底逆转痛风。

而且痛风初期的花销,可能仅仅是痛风后期的五分之一乃至十分之一。

孰轻孰重,可自行研判。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19年第4期《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徐兆辉等文章《从辨毒探讨痛风发病特点及解毒攻毒治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