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喜欢讲体面,不论是身居高位,还是在底层挣扎,体面,是每个人都在努力维护的东西。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体面呢?
体面不是往身上堆钱,而是花时间和精力,塑造自己最宽阔的个人界面;体面不是炫耀,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体面,不是金钱的堆砌
关于体面,很多人都有着非常肤浅的判断:
首先,挣钱一定要多;其次,着装要高档,最好配上名包名表,珠光宝气;出行就香车宝马,就餐必须高档餐厅,诸如此类。
但是,没有这些外在的浮华就不是体面人了吗?
其实,真正的体面,跟钱财多寡和地位的高低并无多大关系。
一个善良、真诚、节制的人,在困境中也能不失其乐,但贪婪、妒忌、卑劣的人就算坐拥万千财富,也无法心满意足。

《红楼梦》中,贾家可以算是世人眼中体面至极的象征:门口两旁气派的石狮,满门的轿马,挺胸叠肚的看门人。
后来,落得白茫茫一片真干净,再也见不到那些挺胸叠肚的门人。
那位嘴角犀利、打扮高贵的凤姐已不再雍容华贵,而变为“骨瘦如柴、精神恍惚”。
贾家的落魄,证实了物质丰厚的体面,是经不起时间冲刷的。
谁也无法预见下一秒的兴衰荣辱,最终金钱堆砌出来的体面,更像所谓的泡沫。
无论何时何地,永远不要让金钱和处境剥落你的体面。
你可以变得富有,也可以变得贫穷,但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真诚、有趣和干净,这才是一个人永不失落的体面。

体面,要正视人生的艰难
杨绛在百岁感言中说: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真正的体面,源于自己内心的强大,而不是命运的垂青。
只有自己内心强大,敢于面对艰难的人生,才能无惧生活粗糙的磨砺,活得体面。
杨绛女士,一生波折,苦难迭频。20世纪末,女儿钱瑗和丈夫钱锺书相继去世。
白发人送黑发人,杨绛女士孤身一人独对青灯古书,以强大而丰盈的内心,战胜了巨大的悲恸,20个年头,活得结结实实、体体面面。
遭受了倾轧、折磨、打击和种种不堪之后,还能以丰富、强大内心,掩映人生最深重的寂寞,唯有一颗丰盈的内心,才能独对。

那些权倾一方、一掷千金的人不一定活得体面,他们生活优渥,却常常蹙眉紧锁、面目阴沉、满腹惆怅,保持着高度警惕和防备之心。
他们的体面,在欲望的指引下,沦陷成黑夜里的辗转反侧和白昼里的坐卧不宁。
让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
一个真正体面的人,从不惧怕生活的苦难,靠自己的双手和强大的内心,认真且体面地活着。
即使陷入生命的泥淖之中,也敢于抬头仰望灿烂星空。

体面,源自内心的丰盈与绚烂
一个精神丰富的人,即使是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也能沉浸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自得其乐,活的体面。
对于一个内心贫乏,精神麻木的人,即使接连不断地聚会、出游、消遣,也无法驱散生活的无聊与乏味。
《浮生六记》书中的芸娘和丈夫沈复,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两人一生相濡以沫,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心灵手巧的芸娘,更是真正的生活美学家。即便在窘迫的日子里,仍善作趣艺,懂得情致。
书中有很多地方也提到她是生活能手:
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瓷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盖视之,如菜装于花瓣中。
还有那活花屏、活花盒、旧竹帘重用,这些在她手里一翻玩,便是满室的花香、虫鸣与适趣,贫而不庸,倒腾出生活的美好与质感来。

如果一个人能够享内心丰盈所带来的乐趣,那么,对他来说,普通人所追求的大部分乐趣,都纯属多余的,甚至只是烦恼和累赘。
也许他们拥有的衣物不多,也不是牌子,但却整洁得体;也许他们只栖息于几尺之地,但床头有几本好书陪伴,生活亦是充实饱满。
体面的生活,来自于内心的丰盈与绚烂,即使是在平淡和清冷中,也能活得体面。

活得体面,是成年人最高级的修养。
顺风顺水时不得意忘形,逆境或平淡时节熬得住清冷,真正把手头上的事当做一种修行,不怨艾,更不怨毒,如此方称得上体面。
体面的人,有通透的人生哲学,熟络的生活技巧,旷达而超然的心境,总能让生活免于匮乏、避开绝望,从而让世界枝繁叶茂、阳光四溢、清水明媚、山风浩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