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的杀父仇人到底是谁?黄祖说,反正不是我

末学后进乐 2025-04-12 21:30:45

前段时间,写了一篇关于黄祖的文章,我认为就小说里的表现来看,黄祖挺无能,基本上屡战屡败。结果发现评论区有好些替黄祖鸣不平的朋友,他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历史为依据,说罗贯中黑黄祖黑的太厉害;另一种和我一样,就小说论小说,认为黄祖能杀了号称江东猛虎的孙坚,怎么能是弱鸡呢?

黄祖是冤枉的

暂且抛开历史,咱们只谈小说,孙坚是黄祖杀的吗?不是。

那为什么有些读者非要把这个锅摁到黄祖身上呢,我觉得问题大概是出在小说38回的题目上,这一回的题目是“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报仇过程如下:

孙权为报父仇,攻打江夏。战斗中,甘宁射死黄祖,砍下他的脑袋。孙权大胜,班师回了东吴,用黄祖的人头祭奠了父亲的亡灵,你完事儿!好像这样就算是报仇了。

据此,好多人都误以为孙坚是黄祖杀的,其实根本不是。

凶手是吕公

孙坚之死在《三国演义》第七回,起因也是报仇。孙坚要报当年他揣着玉玺回江东时,刘表半路劫杀他的仇,他的目标是杀刘表,夺荆州。

坚得书曰:“叵耐刘表,昔日断吾归路,今不乘时报恨,更得何年!”

刘表派黄祖为前部,阻击孙坚,结果黄祖连吃败仗,接连丢了樊城、邓城,退进襄阳,蔡瑁自告奋勇出城迎敌,又被孙坚打败。随后,孙坚军包围襄阳,不停攻打。

情急之下,刘表派吕公出城向袁绍求援。孙坚发现有敌人突围,只带了三十多个骑兵前去追赶,结果在岘山中了吕公的埋伏,惨死于箭石之下。

坚方欲上山,忽然一声锣响,山上石子乱下,林中乱箭齐发。坚体中石、箭,脑浆迸流,人马皆死于岘山之内,寿止三十七岁。

孙坚一死,军心大乱。荆州人马趁机冲出襄阳,反败为胜,杀退孙坚军。

如此看来,杀死孙坚的凶手应该是吕公,但吕公很快就在之后的乱战中,被程普杀死。

主谋另有其人

吕公只是刘表手下比较勇敢的一名普通将领,在岘山设伏并不是他的主意,而是出自襄阳第一谋士蒯良之手。

蒯良绝对是个高人,他夜观天象,看到有一将星欲坠,而此星所在的天空区域,正好对应着江东,所以,他知道孙坚命不久矣。于是,他顺应天意,告诉吕公,多带弓箭手,突围后往岘山方向跑,不必急着去求援,先在岘山埋伏下弓箭手,等孙坚来追赶时,将其引到设伏之处,如果拿下孙坚,就发信号,城里的人马上出去接应。

果然如蒯良所料,孙坚中计身亡。

结尾

回顾孙坚之死,凶手是吕公,主谋是蒯良,如果按照曹操的思维方式,孙权的杀父仇人应该是吕公和蒯良共同的老板刘表,但无论如何,都扯不到黄祖头上。

实际上,黄祖还是孙权的恩人,如果没有黄祖出力,孙坚的尸体能回到江东吗?孙权心里就没点数儿?换成孙策,攻占江夏后,绝对会一鼓作气,进攻襄阳杀刘表,而不是把黄祖的脑袋摆在孙坚的牌位前做做样子。

(参考三国演义,图片均来自网络)

1 阅读:2

末学后进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