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6日的晚,莫斯科红场代表苏联的红旗缓缓落下,曾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轰然倒塌。
苏联为什么解体?关于这点各种说法层出不穷,有人说是制度问题。有人说经济问题。
但,最直接的因素就是戈尔巴乔夫,苏联就是在他手里垮台的。
任职期间,戈尔巴乔夫的“公开性”、”改革新思维”对苏联社会主义思想冲击很大。

国家有信仰,人民才有力量,“戈总统”对苏联都没了信心,可想而知国家坍塌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有一个人比戈尔巴乔夫的危害更大,他就是“狗头军师”雅科夫列夫。
这个人是谁?究竟做了什么?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聊一聊。
01
雅科夫列夫全名叫做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雅科夫列夫,1923年出生在苏联亚罗夫拉夫尔州。
苏联初期经济落后、物资匮乏,亚罗夫拉夫尔州更是如此,当地百姓生活贫困,除了一亩三分地没别的经济来源。
怎么来说呢?沙文主义农奴制度虽然被废除了,但普通农民与农奴活的没啥区别。
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换来的却只是微薄的口腔,养家糊口都不够。
雅科夫列夫的父母便是如此,像他们这类家庭很难翻身,唯一的出路就是马革裹尸战场立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希特勒与斯大林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结果“小胡子”却不讲武德,单方面撕毁协议突袭苏联,以至于大量苏联国土丢失。
苏德战争刚刚开始,苏联就被迫打开“卫国战争模式”,斯大林全国征兵奔赴战场。

这个时候的雅科夫列夫还没黑化,是一个不错的小伙子,受国家召唤奔赴前线保家卫国。
战场是残酷的,德国武器还优于苏联,作战环境可谓是雪上加霜。
没过多久,雅科夫列夫的腿在战场上就被打残,不得不遗憾结束军旅生涯。
好在苏联对退役老兵的安排还不错,雅列夫科夫也算是其中的幸运儿,居然被安排进入大学学习。
这个时候的苏联还处于发展期,文化人数量并不多,稍微识点字、懂点文化,未来都有不错的出路。
以雅科夫列夫的身份背景,原本是不可能有这样机会的,从这个方面看来是因祸得了福。
雅列夫科夫很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一边学习书本知识,一边锻炼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时不时还搞一搞演讲。
有卫国战争的经历,理论知识学习的也好,实践能力也很强,这简直就是全才。

苏联缺少的就是这种人,很快他就被高层领导人看重,受到学校、组织的重点栽培,毕业后直接进入中央任职。
雅列夫科夫也赶上了好风口,苏德战争导致苏联人才极度缺乏,靠着优秀的表现地位呼呼向上升。
丘吉尔1946年发表铁幕演说,但冷战真正开始时在50年代中后期,北约和华约相继成立后。
即便北约、华约对峙,美苏之间也并非视同水火,局部代理战争、太空竞赛、军备竞赛大部分发生在七八十年代。
五六十年代,双方之间多少还是有往来的,雅科夫列夫在此期间还获得去美国留学的机会。
30多岁的他正值奋斗的年龄,在苏联主要负责宣传工作,思维想法很活跃。
在美国大学留学期间,雅科夫列夫究竟发了什么,知道的人屈指可数。
但,再次回到苏联之后他就变了,尤其是国家意识形态方面,有时候还会出现一些离经叛道的新奇想法。

70年代初期美苏关系陷入冰点,雅科夫列夫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引起轩然大波。
文章题目为《反对反历史主义》,主要内容是批评民族爱国主义分子的思想意识。
这是什么意思?简单而言,就是在苏联境内搞意识形态斗争,往大了说这是在搞思想文化分裂。
这还不算完,随后他又在中央书记处和政治局讨论该问题,结果被克格勃调查,之后派往加拿大担任大使。
说是苏联驻加拿大大使,其实就是变相发配,这一走就是十年。
02
十年后戈尔巴乔夫出使加拿大,雅科夫列夫鞍前马后,安排的明明白白、妥妥帖帖,不久便被调回国内研究院工作。
此后两年消停了一段时间,毕竟是搞研究工作的嘛,没办法接触文化宣传。
一直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雅科夫列夫直接被提拔为苏共中央宣传部部长。
从此之后,开始积极筹划各种文化宣传工作,导向十分尖锐。

以前雅科夫列夫势单力薄,现在克格勃想动他?没门,人家上面站着的可是总统。
戈尔巴乔夫也很护着他,似乎也早就对苏联现在的社会制度不满。
雅科夫列夫本就长了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如今又手握大权,苏联的意识形态被他一把抓。
今天在这里发表发表文章,明天去哪里做做报告,宣传所谓的“民主化”和“公开性”,还美其名曰这是“革新社会主义的保证”。
如果把雅科夫列夫的思想总结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点:
其一鼓动人们攻击社会主义制度,全盘否定社会主义成果,甚至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
其二打着反对教条主义的名义,来否定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所谓的“多元论”也不过是想动摇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地位。
其三打着全面认识过去的名义,从而全面否定过去,否定苏联人民的历史道路和取得的伟大成就。

其四他所提倡的革新社会主义并不是改革,说白了就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否定苏联的国家意识形态。
总结起来也就一句话,你看看人家西方世界多美好,尤其是美国,我们苏联不行,赶快向人家学习。
雅科夫列夫利用上述四种观点,不断搞乱苏联人民的思想,动摇他们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
如此便会不自主地怀疑过去、否定过去,认为苏联走的路是错的,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苏联取得的成就。
其实,不单单是苏联人民有这样的思想,大量的高层领导人也受到影响。
戈尔巴乔夫为何会支持雅科夫列夫?甚至还在对方的帮助下提出“公开性”、“民主化”的改革。
这些不过是为蛊惑性言论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为否定马克思主义,否定苏联多年来取得的成就,所找的借口而已。
还记得叶利钦吗?此人多少也受到雅科夫列夫思想的影响,执政期间频频向美西方示好,无疑也是在变相否定苏联的意识形态。
八九十年代的苏联,经济发展陷入泥潭,人民生活陷入困顿。

正值迷茫之际,突然出现这样一种“新奇”的思想,使得他们的认知遭到冲击。
趁此机会,美西方国家的主流媒体开始涌入,大肆宣传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优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逐渐占据主流,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遭到打压,结果可想而知。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曾说过,苏联并不是毁在军备竞赛上,也不是毁在国外的压力下,而是毁在自己人手里,尤其是思想文化方面。
如开篇所提到的那样,国家有信仰,人民才有力量。
当苏联人民开始否定自己的信仰、否定自己的成就,这样的苏联怎可能还有未来,垮塌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03
雅科夫列夫是一个苏联人?为何会否定自己国家的优越,而去鼓吹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
这还得回到他在美国大学留学时。
1993年,这个时候苏联早已经不在,《苏维埃俄罗斯报》发表了一篇文章,前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的回忆录《灾难的使者》的片段。

克留奇科夫说,雅科夫列夫在美国进修期间就已经被收买了,他还把证据交给了戈尔巴乔夫,但后者置若罔闻,也未采取任何措施。
1995年,《俄罗斯真理报》上发表了一篇致雅科夫列夫的文章,文章称“握有雅科夫列夫进行叛国活动的可靠证据”。
由此观之,说雅科夫列夫被说成是美国间谍,并完全是捕风捉影。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回到苏联后,所做的一切就可以理解了,目的就是为了从内部瓦解苏联。
真刀真枪干容易被发现,也不容易成功,思想文化、意识形态则是一个软刀子,关键时候可以致命。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苏联就有很多卫国英雄被宣传,人们的激情得以调动。

雅科夫列夫惯用的手法之一,就是抹黑这些为国英雄,比如大名鼎鼎的英雄卓娅和舒拉。
榜样没了,人民信仰立足的基础也就没了。
更可怕的是,突然发现自己以往的坚持是错的,那该是何等绝望,绝望后便是否定过去所做的一切,甚至否定苏联本身。
除了亚佐夫之外,苏联还有很多学者与作家都说:
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覆灭,不是由于制度本身内部的原因,而是被相互勾结在一起的国内外敌对势力人为地破坏。
有时候,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并不是最可怕的,看不见的硝烟才最致命。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30岁的雅科夫列夫意气风发来到美国学习,最初还坚守着爱国原则。
然而,看着美国的高楼大厦,看着哪里纸醉金迷的生活,再加上美国高官金钱的冲击,他变了。
什么所谓的“民主”、“自由”,不过是嫌弃自己祖国的幌子,不过是被资本主义思想攻陷后,所找的一种借口罢了。
现实生活中,不仅仅只有苏联存在这样的人,许多国家都有“雅科夫列夫”。

都说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可雅科夫列夫这种人,看别人哪哪都是好的,月亮都比自己国家圆。
堡垒就是这样从内部被攻破的。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欢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