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张德生接见“老红军”,问了几个问题后说:此人是冒牌货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25 10:20:33

春风和煦的清晨,省委书记张德生办公室内气氛紧张。对面坐着一位穿老式军装、戴熠熠生辉勋章的男子,自称“老红军”。

李万铭,刚释狱,自称抗美援朝英雄,屡获战功。他来求张德生安排高职,但张德生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疑虑。

【初出茅庐:李万铭的野心和计划】

1951年,李万铭出狱,眼神中透露着野心。他未选择平凡生活,而是计划利用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实施一场大规模诈骗。

他深知这是迅速获取社会地位与权力的唯一方法。李万铭计划顺利启动,先着手伪造“二野军大”组织部及政委印章,简陋租屋内桌上摆满了刻章工具与材料。

他精心雕刻,追求细节与真品无异。完成后,他仔细比对印章与参考资料,确保每笔都完美无瑕。

随后,李万铭着手伪造关键文件,利用旧打字机和相似纸张仔细打印介绍信、残废军人证、党员证明及鉴定表,每按一次键都极为谨慎,以免出错。

他签名时模仿官员笔迹,使文件逼真。李万铭又谎称是老红军,购旧军装并修改老化,让其看似战争遗物。

墙上挂着他伪造的勋章奖章,在灯光下闪耀金属光泽,皆为赝品。李万铭精心准备背景故事,查阅抗美援朝资料,记下战役日期与英雄姓名。

他将信息融入虚构经历,以备不时之需,提升可信度。拥有伪造身份和荣誉后,李万铭身着旧军装,佩戴闪亮勋章,步入各社交场合。

他展示证明文件,讲述战场英勇事迹,言谈举止自信威严,令人难疑其身份。李万铭在社交场合结识众人,讲述传奇过往,听众皆被吸引。

他谈及往昔战役,慷慨激昂,仿佛亲历激战。这些谎言,在听众眼中,竟成了英雄事迹。

李万铭利用精心伪造的虚假身份,在社会上逐渐获得认可与尊重。他旨在不仅骗取财物,更欲借此在社会中攀得更高地位。

【建立联系:梁得柱的误判】

李万铭诈骗计划付诸行动,身着整洁军装,佩戴闪亮勋章,赴国科学院西北分院。他旨在寻办公室主任梁得柱,意图借此接近陕西省委书记张德生,步入办公室时面带微笑,自信满满。

梁得柱见李万铭,即刻起身相迎。他对这位自称“战斗英雄”的来客极为尊敬,握手言欢:“英雄光临,倍感荣幸。”

李万铭回应梁主任:“我此次来访,意在与张书记会面,商议要事。”他语气平静且坚定,表现出确有重要使命的样子。

梁得柱答应:“我会尽快安排您与张书记见面。您请先休息,我这就去联系张书记。”他对李万铭深信不疑,未对其身份产生丝毫怀疑。

李万铭坐在梁得柱办公室,环顾四周,见墙上挂满证书照片,书架摆满专业书。梁得柱正认真打电话联系张德生,显然将李万铭的请求视为重要事务。

挂断电话,梁得柱告知李万铭:“张书记行程紧凑,但闻您要见,会尽快安排。”梁得柱面露尊重。李万铭点头:“理解张书记繁忙,我等他安排。”言语间尽显尊敬。

数日内,李万铭频访国科学院西北分院,或与梁得柱议要事,或候张德生信。其现总引办公室众人瞩目,私下热议这位“战斗英雄”的身份背景。

梁得柱与李万铭近期建立了友谊,常共餐并讨论国家军事。梁得柱深信李万铭的故事,开始在朋友圈提及这位特别的朋友。

【揭露真相:张德生的审视】

时间推移,梁得柱对李万铭行为生疑。李万铭自信满满,但战争细节描述不准,引起梁得柱注意。他决定请张德生来,借助其经验和智慧辨别李万铭真伪。

张德生,资深官员,对此类事务洞察敏锐。与李万铭会面时,他表面友好尊敬,内心却满怀疑虑,开始提出看似随意实则深入的军事与战争问题。

张德生笑问李万铭服役部队,李答在东北某部。张追问番号,李犹豫后给出一个,却与之前提及的部队番号不符。

张德生点头续问:“紧急军事会议具体何时举行?”李万铭紧张答了一日期,却与张德生所知不符。深入提问下,李万铭的回答渐露矛盾和破绽。

他语速加快,眼神闪烁。张德生察觉此变化,疑虑渐深。提问毕,张德生礼貌结束对话,称将速安排与省委书记会面。李万铭道谢后离去。

张德生离去后,私下寻得梁得柱,二人在静室内交谈。张德生低声告知:“此人不可信,其诸多答复与事实相悖。”

梁得柱闻后震惊,未料自诩英雄的李万铭竟是冒牌货。他意识到事态严重,当即决定采取行动。

张德生为验证李万铭身份,通过军方渠道调查其军事履历。他提交李万铭的部队信息及资料,经核查,军方档案中无此人记录,证实了张德生的疑虑。

【法律的审判:李万铭的结局】

1955年1月11日清晨,公安部门揭露李万铭诈骗行为,数名公安人员身着制服至其暂住地,敲门并出示逮捕令。李万铭被戴上手铐,面露惊慌,未做抵抗。

数月后,李万铭遭正式起诉,移送至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检察官详述其诈骗行径:伪造文件、假冒军人,企图借此获取社会地位及经济利益。

面对法庭,李万铭异常平静。法官问其是否承认诈骗,他沉默片刻后缓缓点头,语气无激动亦无辩解,简单承认了罪行。

庭审时,法庭展示了李万铭伪造的文件、印章及其虚夸战功的录音。这些证据凸显其诈骗行为,旁听者对此深感愤怒与不齿。

法庭审理数日后,宣布对李万铭的判决: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法官指出,其行为违法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与道德规范,须受惩罚。

李万铭离庭时面无表情,其判决既惩个人之罪,又显新中国打击政治诈骗之决心。此案当时广受瞩目,成政治诈骗重要节点,亦是对李万铭贪婪行为的法律严惩。

此案件影响深远,揭露了社会对英雄崇拜的滥用,并体现了法律对犯罪行为的严厉打击。李万铭案警示人们应警惕诈骗,共同维护社会正义与秩序。

【参考资料:】

丁东在《国家人文历史》2013年第9期中提及李万铭,其通过伪造档案的手段升官。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