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药潮,风口已至?

菇凉说未来 2025-04-16 03:47:26

港交所2018年年初曾发布《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询总结》及《新主板上市规则》,允许未有收入、利润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吸引大量优质国产创新药企赴港上市,港股创新药板块中也因此含有大量优质创新药标的。伴随核心产品商业化持续放量,多家企业扭亏节点临近,港股创新药投资机遇或正显现。

基本面:从“追赶叙事”到“平行竞争”,中国创新药迈入收获期

①中国迈入全球创新药首发第一梯队,转化加速。2015-2024年期间,全球获批上市创新药数量呈现显著增⻓,其中中国创新药研发效率提升,同时由于审评审批提速,实现了快速转化,从2015年仅占全球创新药⾸发4%的份额,到2024年接近38%。

②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全球竞争优势正在凸显,国际化市场拓展步伐加快。近年来,中国药企在海外市场的License-out交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展现出中国创新药研发的全球竞争力。国内创新药企经过多年研发积累和技术平台搭建整合,在全球 BD(商业拓展)中吸引力强劲,近年来对外授权持续提升,2024年达到新高峰,总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交易数量达94件。

随着创新品种上市放量以及海外授权里程碑付款密集确认,中国创新药逐步迈向商业化兑现期,头部企业或将率先实现扭亏为盈进入正反馈。

图1:2015-2024年全球首次获批的创新药数量及国家/地区分布

图2:2015-2024年中国药企License-out交易统计

政策面:政策及监管态度逐步转暖

一方面,创新药License-out的技术授权模式可部分“免疫”关税冲击。创新药License-out的核心盈利模式是“前期授权费+里程碑付款+销售分成”的三段式结构,由于技术授权属于知识产权交易而非实体商品流通,不涉及HS编码下的关税问题,不直接受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

另一方面 ,国内政策态度拐点愈发明确。①集采规则不断优化:政策趋势上,未来有望逐步推动“不唯低价论”,将药品生产质量、企业生产供应实力的因素加入考量。②医疗反腐常态化与纠偏:监管部门强调“精准反腐”,明确合规学术推广的合法性,医院采购逐步恢复正常节奏。③创新药支持政策加码:例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国家医保局计划于2025年推出首版丙类药品目录,通过“基本医保+商保”协同模式,为高值创新药提供补充支付路径等。

图3:2024/03-2025/03相关创新药政策梳理

数据来源:富国基金整理,截至2025/03/31

业绩/估值:港股创新药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

一方面,头部港股创新药公司受益于License-out放量,营收和利润正稳步增长。以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为例(987018),指数前十大权重成份股中,80%成份股实现营收和扣非归母同比正增长(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14),即多家创新药企业开始实现扭亏为盈或亏损收窄。

另一方面,港股医药板块估值仍有一定安全边际。经历年初以来科技股放量大涨后,港股医药板块相比于其他成长行业,估值处于相对安全区间。以wind香港二级行业划分,医药生物板块/医疗设备与服务板块当前市净率为2.1/1.2倍,处于市净率近5年以来26.7%/16.3%分位数,低于其他主要成长板块,仍具备中长期布局价值。

图4: 医药板块相比于其他成长行业,估值处于相对安全的区间

数据来源:wind,图中为wind港股二级行业,截至2025/4/14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0 阅读:0

菇凉说未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